• 别名:字勋臣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河北省玉田人
  • 出生日期:1768

王清任(1768~1831年),清代医学家。字勋臣,河北省玉田人。曾为武庠生,纳粟得千总御,性磊落,精岐黄术,名噪京师。他廿岁左右接触医学,后在北京城内行医,开设药铺名“知一堂”。主要活动于滦州 (今河北唐山一带)、奉天(今沈阳)等地。他强调“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对古书关于脏腑的记述持怀疑态度,故力图亲见人体脏腑。三十岁时,滦州稻地镇得有机会亲自观察疫死小儿尸体三十余具; 后又三次去刑场,观察刑余犯人尸体,并用动物解剖,加以参证。为弄清“膈膜”一物,还走访曾镇守哈密的领兵恒某。先后历42年,终将所了解到的人体内脏绘成图形,连同其它有关论述,一并写成《医林改错》一书。王清任通过自己的观察,确有一些新的发现,如关于主要动静脉的位置、形状和分布,包括左右颈动脉、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肾动脉、锁骨下动脉、下腔静脉等等。但限于条件,他的记述也有些错误,如认为“卫总管”(动脉)含气,心无血等等。王清任在医学理论和临床方面的特点是强调和重视气血,关于“血瘀”,则认为与气虚密切相关,所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他依据气有虚实,血有亏瘀的理论,结合临证经验,总结出60种气虚症,50种血瘀症。在治疗方面主张补气与活血逐瘀相结合。自创了许多补气、逐瘀方。补气方中,多重用黄芪,配以活血之药。并根据瘀血的部位创制了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逐瘀方剂。他倡用的补气活血逐瘀的原则,为后世医家沿用和化裁,确有疗效。王清任的独创精神,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如对脑的功能的论述,主张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认为耳、目、鼻、舌等的功能,都与脑有关,并援引了李时珍、金正希、汪庵等关于脑的论述。他还否定了前人所倡之天花系胎毒所致,“胎在子宫,分经轮养”等说法。王清任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具有实践和独创精神的医家。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知识上的限制,他的论述和实践都不免有片面和误谬之处。因之,历来对他的评价不尽一致,可称毁誉不同。例如,梁启超认为王清任“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论者”,而近人程祖培等则认为“《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王清任作品

医林改错 [ 王清任 ]

全书2卷,清·王清任撰。河北玉田人,曾做过清代武庠生,并获得过千总的头衔。后来,他专心钻研医术,并到北京城开设药铺,医术甚高明,在京城一带,颇有名气。后来,他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人体脏腑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他发现古书上,包括《黄帝内经》在内,对脏腑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他决心加以改正。他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因而决心对人体内脏进行实地观察,以纠正古书中之错误。后来适遇当时瘟疫病流行,死伤甚多,穷人无力埋尸而弃之荒野,他借此认真实践和观察,并绘出内脏图,最后著成《医林改错》一书。书中纠正了古人在人体解剖学上的不少错误,其中如对肺脏及气管的描述,相当精彩、准确;还提到卫总管(实指大动脉)在胸部、背部与诸器官相连的情况,对于胃肠的解剖构造、腹内器官包括肝、胆、胰等脏器的描述,都比较正确,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他在对待古人错误的态度上,大胆改革,不因循守旧,受到人们的称赞。但也因为限于条件,书中还有一些错误存在。此外,书中对疾病强调瘀血的病因病理,并提出补气行气、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自拟一些方剂。这些见解有自己的创见,其方剂经现代研究,对某些病证效果甚好。现有铅印本存世。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