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铁仙,一字悔盦
  • 性别:
  • 朝代:清代
  • 民族族群:满族

文康,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盦,别署燕北闲人。满族。满洲镶红旗。约生于乾隆末至嘉庆初,卒于同治四年(1865)前。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曾祖以军功起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祖父勒保以笔帖式出身,历官山西巡抚、陕甘、云贵、湖广、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并两次受封侯爵,且为嘉庆帝皇四子瑞亲王之岳丈。其他祖、父辈及同辈中亦多达官显宦。文康以贡生出身,初为理藩院员外郎,后升郎中,前后在理藩院供职达二十余年。此间曾于道光三年至五年(1823—1825)以郎中身份任续修《理藩院则例》提调官、总纂官;十九年至二十二年以郎中上行走再任续修《理藩院则例》提调官、总勘官。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迁直隶天津河间兵备道。咸丰元年至三年(1851—1853)调安徽凤阳府通判。其早年生活豪华,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甚至“垂白之年重遭穷饿”(马从善《儿女英雄传·序》),以著述自遣。其著作仅存《儿女英雄传》一种,颇负盛名。此外尚为其友史梅叔编有《史梅叔诗选》一二卷,并为之加评、作序。生平事迹见马从善《儿女英雄传·序》、李玄伯《〈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猛进》第二十二期)、孙楷第《关于〈儿女英雄传〉》(《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六期)、林薇《〈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家世、生平及著述考略》(《文史》第十八辑)、弥松颐《关于〈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生平及其他》(《文史》第二十四辑)。

文康作品

儿女英雄传 [ 文康 ]

长篇小说。全称《儿女英雄传评话》。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清末文康撰。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约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后。康,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自署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大学士勒宝次孙。历官理藩院员外郎、安徽徽州知府,后授驻藏大臣,以病未赴任。能诗文,晚年以著述自娱。书叙安骥和侠女十三妹(何玉凤)、张金凤的婚姻故事,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及官吏贪赃枉法等有所揭露,然基本思想倾向是宣扬封建道德。作者把“儿女”和“英雄”强揉在一起,把“忠孝节义”作为“儿女英雄”的标准,使“儿女真情”、“英雄至性”、“忠孝节义”合而为一。书中人物安骥、何玉凤、张金凤等都是“忠孝节义”概念化身,被写成既有“儿女之情”,又有“英雄至性”的“人中龙凤”。由于他们恪守封建道德,忠于封建统治,作出一番“儿女英雄”事业,结果安骥功成名就,位极人臣,金玉姊妹亦各生一子,子贵孙荣。表现出庸俗的封建理想。全书以纯熟北京口语写成,前半部十三妹形象刻画亦较生动,颇具侠义精神,较有艺术成就。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书局石印本、一九三五年文艺出版社铅印本。解放后有广西、西湖、上海等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侠女奇缘 [ 文康 ]

《侠女奇缘》是《儿女英雄传》、《续儿女英雄传》的合册, 《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 》、《 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约成书于清道光年间,原有五十三回,后因辗转散佚,到刊行时仅剩前四十回。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