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公元1585~公元1664),字嘉言。清代医家。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年又自号西昌老人。喻氏自幼天资聪颖,生性洒脱,喜好游历。成年后习儒,攻举子业,精力过人,博览群书,自命不凡。虽才高志远,但仕途上并不得意。崇祯年间,他以副榜贡生入京就读,在京三年,郁郁不得志,只好扫兴而归。不久,即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出家期间,苦读《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历代中医名著,为以后成为一代名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一带,较多的时间是在靖安,足迹遍历赣、浙、苏、皖,公元1644年,应钱谦益先生之邀,终于结庐定居于江苏常熟县城北门外的虞山脚下。喻氏所到之处,皆以善医闻名。喻氏治病不分贫富;审证用药反复推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深为当时同道敬佩。顺治年间,清朝也下诏征聘,但他早已绝意仕途,力辞不就。晚年的喻嘉言,不满足于其显赫的临诊医名,他说:“吾执方以疗人,功在一时;吾著书以教人,功在万里。”为此,著书立说,广带生徒,先后撰写和刊出了《寓意草》《尚论篇》和《医门法律》三部书,这三部书集中地体现了喻氏的学术思想,也确立了他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喻氏还著有《尚论后篇》《喻选古方试验》。在《伤寒论》研究史上,喻氏被认为是错简重订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喻氏认为《伤寒论》为四时感证诊治全书,提倡伤寒太阳病三纲说,发展了方有执的认识;对《伤寒论》重加编次,这些皆是喻氏在《伤寒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其弟子徐彬、陈骥等均以医知名。喻氏生平善弈,据《常熟县志》记载:公元1664(清·康熙甲辰年),80岁高龄的喻嘉言与围棋国手李兆远对弈,时达三昼夜,局终收子时,溘然逝世。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 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太阳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细绎有关条文。其余《伤寒论》原文,则六经各自为篇。将合病、并病、坏病、疾病四类,附于三阳经末;将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等附于三阴经末。全书提纲挈领,条理比较清楚。本书于1763年江西黎川陈氏重刊时并为四卷,而别刻喻昌《尚论后篇》四卷,论述温证、伤寒、真中风,小儿诸症以及太阳阳明方、阳明少阳方、三阴及各证方等,与《尚论篇》合为八卷。现存20多种清刻本等。 查看详情>>
综合类著作。清喻昌撰。六卷。昌有《尚论篇》 已著录。喻氏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于顺治十五年(1658) 始撰是书。所谓“法”,即辨证论治的法则; 所谓“律”,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提示禁例,故以“法律”为名。全书二十三万余字。卷一,叙述四诊之法及《内经》、《伤寒论》证治法则,卷二至卷六,以风、寒、暑、湿、燥、火及杂证分门论述各类疾病的证治。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理及其演变,次为“法”,再次为“律”。全书纲目清楚,论理透彻,特别是《大气论》、《秋燥论》论理更有见地。认为人体生理活动,及生长壮老过程,均与人身大气有关。大气即胸中阳气,乃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强调治病不能误伤大气。对秋燥的形成、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有独到见解,在医林中颇受重视。《四库提要》 评曰:“盖古来医书,惟著病源治法,而多不及施治之失。即有辨明舛误者,亦仅偶然附论,而不能条条备摘以咎,昌此书乃专为庸医误人而作。”是书为后人所重。对后世医家影响颇著。有顺治十五年(1658)刊本,《四库全书》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医案医论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撰。书成于明崇祯癸未(1643年)。书名含义是指该书寄寓了喻氏对医学的某些初步的见解。全书共记有喻氏医论、医案64则(一作66则)。除开首两则为医论之外,余62则为医案,共记所治患者70余人次,所治病证多为伤寒危证和内科疑难重症,治多奇中,议论纵横。开篇即倡导“定议病式”和“先议病后用药”,详列病历各项内容,突出了临床辨证要点,先议病后用药这一主张,强调识证辨证的重要性。同时,喻氏在书中的立法处方案例表明,他时时注意据理立法,并顾及用药前后的病机转归。书中对肿胀治法,立下培养(补益元气)、招纳(升纳阳气)、解散(开鬼门、洁净府)三法。治痢7案,治法各异,尤以“逆流挽舟法”治痢尤为后世乐道陈修园称此法“可补《金匮》之未逮”。此外,书中运用麦冬、阿胶、生地、人参、梨汁、竹沥之类的生津养阴药,对后世温病学派用药也有一定的影响。该书现存有明崇祯原刊本,此后的单行本和合刊本尚存有50余种左右。建国后上海卫生出版社曾予铅印(1958年)。清代光绪年间谢甘澍撰《寓意草注释》,对喻氏之说有不少阐释。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