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东平(今属山东)人

张寿卿,名不祥,东平(今属山东)人。天一阁本《录鬼簿》于其略传后附贾仲明挽词云:“浙江省掾祖东平,蕴藉风流张寿卿。《红梨花》一段文笔盛,花三婆独自胜。论才情压倒群英,敲金句,击玉声,振动神京。”由此论,知张氏祖籍东平。东平是蒙元时期元曲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张寿卿大概在自己故乡,早已受到元曲的影响,才使他以自己的盛笔才情,金句玉声,进行杂剧创作。张氏仅存《红梨花》一剧,却能以高超的文笔才情,压倒曲坛群英,名振神京,使得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连声赞叹:“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且将其归入英杰之“杰作”之中。张寿卿和大多元曲家一样,崇尚“蕴藉风流”的浪子情调,故而只能做下层小官,仅官“浙江省掾吏”而已。

张寿卿作品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 [ 张寿卿 ]

元杂剧剧本。简名《诗酒红梨花》或《红梨花》。张寿卿撰。旦本。剧叙赵汝州慕洛阳名妓谢金莲,先寄书与同窗洛阳太守刘公弼,意欲与金莲一晤。后至洛阳,刘以金莲嫁人相告。赵本想辞归,刘强留宿于后园。夜间,有王同知之女至,与赵幽会,饮酒赋诗,并以红梨花相赠。不料被女之嬷嬷撞见,未尽欢而散。有卖花婆至后园采花,赵以红梨花炫示。卖花婆见后大惊,道:此物乃王同知之女墓上独有之物,王女已死,作鬼迷恋少年,其子李秀才因此而死。所言女子容貌,与赵所见无异。赵知遇鬼,不辞而去。赵赴京城,一举而中榜魁,授洛阳县令。刘公弼设宴相待,出谢金莲侑酒。赵大呼有鬼。刘以实告:恐赵迷花恋酒,不肯赴试,故使金莲等人设局说鬼,激其上进。当堂使赵谢结为百年之好。此剧正旦前为谢金莲,后为卖花婆,异于杂剧常格。本事见《情史》中的《赵汝州传》,而略有异同。明人徐复祚《红梨记》传奇亦本此剧。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明刊《红梨记》(董氏影印)附录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