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洁古
  • 性别:
  • 朝代:金代
  • 出生地:易州(今河北易县)人
  • 出生日期:1131

张元素(1131~1234年),金代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人称易水先生。张氏二十七岁考进士落第,因而发愤学医。据记载当时名医刘河间病伤寒八日不愈,元素为之诊治而愈,从此成名。张氏医学思想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他受《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也应该向前发展,不应泥古不化,倡导“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见解,主张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等情况灵活用药,以适应临证实际需要,并善于化裁古方,自制新方。他这一主张,对金元医学学术的革新与争鸣产生深刻的影响。其著作有《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药注难经》等。其中以《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为代表作。张氏毕生致力于药学的研究,他受《中藏经》的影响,以脏腑经络辨证为基础,进行药物归经的探讨,对药物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作出较大的贡献。这一理论根据脏腑经络的标本寒热虚实之理,研究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其归经的运用,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效能。李时珍赞扬张元素曰:“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大扬医理,《灵》(灵枢)《素》(素问)之下,一人而已。”张氏的学生有李杲(东垣)、王好古,都是当代名医。尤其是李东垣继承了张元素的脏腑辨证用药学说,而创立脾胃学说;在药物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名方。其子张璧,继父业,著名于时。

张元素作品

病机气宜保命集 [ 张元素 ]

三卷。金张元素撰。又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医经类著作。张元素,字洁古,易州 (今属河北)人。八岁应童子试,二十七岁应进士试,因犯庙讳落第,乃去而学医,遂精通医术。为易水学派开山,因抒医学所得,便撰成此书。此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得其本刊行,而题为河间刘完素所著。明初宁王权重刊,又伪撰刘完素序文词调于卷首。所以一说认为此书为刘完素撰。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得已纠误,定为出于元素之手。张氏医术造诣深邃,自成一家。据李濂《医史》中载,刘完素曾患伤寒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十分沉重,元素诊视,为其开方,完素服其药遂愈,遂深服其医术。此书上卷介绍养生、诊法、伤寒、本草等,探讨风、暑、燥、湿、寒等病邪、病机、运气等共九篇。中、下卷论述内科杂病、妇科、儿科等多种常见病病原、证候与治疗方法,共二十三篇,七万余字。张氏于医理精蕴阐发极为深至,其书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 (1186)。有明宣德六年 (1431)怀德堂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9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张元素 ]

又称《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脏腑标本药式》。本草类著作。金张元素(1151—1234)撰。一卷。元素字洁古,易州 (河北易县) 人。另有 《医学启源》 已著录。作者受《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影响,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见解,结合临床经验制订,“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以脏腑为纲,以病证为目,对脏腑辨证用药按温凉补泻整理归纳,示其规律。如以肺脏为例,其证型分实证、虚证、热证、寒证,根据证型提出治疗原则和方药,成为脏腑证用药一种通用程式,对后世医家深有影响。有 《周氏医学丛书》 本。 查看详情>>

医学启源 [ 张元素 ]

综合类著作。金张元素撰。三卷。元素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幼攻读四书五经,后弃科举,专心医学,与刘完素同时而年辈略晚,曾因治愈刘完素伤寒病而医名日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反对拘泥于古方,提出“古今医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学术见解。在脏腑辨证、制方遣药等方面有其独到见解。撰有《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等。继承其学者有张璧、李杲、王好古、罗天益诸家。张氏为教其弟子,以《内经》为理论根据,兼采各家学说,结合其临床体会撰成此书。约十余万字。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上卷为天地六位脏象图、手足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三才治法、三感之病、四因之病、五郁之病、六气主治要法、主治心法;中卷为《内经》主治备要、六气方治;下卷为用药备旨。据范声山《杂著》云:“张元素并无著书,所有《内经类编》、《难经注》、《医学启源》诸书,乃其弟子李明之承师说而笔之者。”光绪二十年重修《广平府志》称该书为金代医家李庆嗣撰。然兰泉张吉甫于卷首序曰称元素“暇日辑《素问》五运六气,《内经》治要,《本草》药性,名曰《医学启源》”。可证本书为张氏所著,并为其代表作。书中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证治以及对药性的认识和运用,发展了脏腑寒热虚实辨证说,并对药性气味、归经、补泻以及养胃气等理论方面均有所建树,对后世医学有一定影响。书中间杂迷信之语,为其不足。有元刻本,明正德刊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