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著。成书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在《答黎季忱》中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原本依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与传相分,共十二卷,上下经各一卷,十翼自为十卷,卷首载有《九图》,卷末有《周易五赞》和《筮仪》。后人董楷等将原书割裂,重组成四卷,卷一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而将《彖传》、《象传》、《文言传》分附于各条经文之下,故有十二卷与四卷本之别。清《四库全书》收录原本《周易本义》为十二卷,系南宋咸淳间吴革刊本。《四库全书》另收录四卷本《周易本义》,系董楷等割裂本义以附程传的经传参合本。在原本《周易本义》里,朱熹着重依据《周易》的经传体例来探究《易》的卜筮之义,同时也阐发义理,主张通过象数去讲义理。该书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查看详情>>
题“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编,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据《吴中人物说》,黄、金皆元时人。抱一子三峰老人,亦称刘先生。其称王嚞为祖师,盖金元之际全真徒。述内丹鬼仙小成法和天仙大成法,包括图,诀,诗。书中认为,修炼应性命双修,并且认为性命还有真假,如“真性命者出阳神也。阳神者,此天仙大成之法也。假性命者出阴神也。阴神者,鬼仙小成之法也。” 查看详情>>
一卷。元朱震亨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 (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药主治范围也有夸大之处,方中药物配伍也多于制方之法不合,而且多重用温补燥热之剂,失之过偏,因而根据该书中所存的重要问题列举三十一条,并逐一进行论述、解答,反对泥守旧说,提倡养阴、戒燥热的观点。指出 “病者一身血气有深浅,体段有上下,脏腑有内外,时月有久近,形态有苦乐,肌肤有厚薄,能毒有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某药治某病,某经用某药,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使,合是数者,计较分毫,议方治疗,贵在适中”。必须辨证施治。其所论述,多结合其学术见解及临床治验案例加以发挥,着重阐发了作者主张滋阴降火法则的具体运用,是丹溪学派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颇著。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京师医局修补江阴朱元震刻本重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思印气诀法,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篇言用印方术。首为「印封山川河海江湖」。其法先叩齿思神,捻诀禹步,吸气嘘印。然后念咒用印。谓「印山山崩,印邪邪消,印鬼鬼死,印叛叛亡即还;印盗贼、刀兵、毒疫及诸山贼,尽皆摧折」,书中又有封门断疫法、封符庙法、印五酉送鬼法、封恶人逆吏中伤之法、封门户断鬼法、为道民祈福解灾法。以及治冢墓不安、蚕不收、火灾水淹等法。 查看详情>>
《幼科概论》医学专著,明代佚名著。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 查看详情>>
四卷。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此书综论易理,各自成篇。一卷、二卷发明上经、下经大旨。三卷和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首为 《易本》、《易教》二篇,其次论卦爻、象、彖、时位、德应、河图、洛书、占筮、挂扐、正变,环互等问题,无不逐条分析其意,并推敲阐明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说是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书中论复、无妄、中孚、离四卦为圣贤的心学,亦全以消息盈虚观察天道整修人事,与慈湖《易传》以心谈易大为不同。李光地作《大学古本说·序》,称于易之卜筮灼然无疑。大概宗旨已明,卮言便不能混淆是非。其学一传为杨名时,有《周易札记》二卷。再传为夏宗澜,有《易义随笔》八卷,《易卦札记》二卷。虽递相祖述,但是宏大深邃却均不如李光地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榕村全书》,有道光间贵阳刊本。 查看详情>>
综合性医书。4卷。清吴迈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书共收46种病症,以内科疾患为主,旁及妇科、五官科等。每病有论有方,其论多撷取《内经》、仲景及金元诸家之说。病机论述旁及经旨,并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作者推崇河间、东垣、丹溪等先贤之论,但又不盲从,宜于发古通今或提出异议。每效法前贤,均斟酌通变,因证设方,不拘成法。对后人学习中医有一定启迪、参考作用。现存清刻本。 查看详情>>
一卷。不着撰人姓氏。旧本题作晋郭璞撰、张颙注。但《晋书》郭璞本传不言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下诸家书目皆不着录,故决非郭璞之书。考其正文与注,如出一手,极可能是张颙依托郭璞之名而为此书。张颙其人不详。本书为星命家着作,大抵论述年仪、月仪、六害、三奇、三交、四象之类,以言吉凶应验。书中以曲说穿凿,牵强附会,且文句亦不雅驯,多无可采。但于命理却颇有阐发,由中可见星命家理论之一斑。原书久佚,修订四库时由《永乐大典》中录出,今有《四库全书》本存世。 查看详情>>
诊断学著作。2卷。清·周学海撰于1894年(光绪20年)。本书以望诊为重点,兼谈问诊、闻诊。周氏首先将《内经》有关望、闻、问三诊的原文予以编录,并将《难经》以下有关论著,选其切于实用和重要的内容加以补充后综合整理而成。上卷专谈“望形”,首叙“形诊总义”,包括身形内应脏腑部位及其病症;次述“生形”(生理的)、“病形”(病理的)以及络脉形色等,作者系统引证《内经》论述,有不少个人的见解和发挥。下卷以“望色”为主,先谈“面色总义”,包括面部内应脏腑、外应肢节,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说明等;次述面色,分析面色吉凶情况,并介绍伤寒、温病、杂病的面色见证等;又次为目色、舌色及外诊杂法类等。其中“目色”介绍目部内应脏腑部位,目胞、目睛的形色见证等;“舌色”以论述舌苔和舌质为主,并辨伤寒、温病、杂病的舌苔所见。外诊杂法包括诊毛发、鼻、人中、唇、齿、耳、爪(指甲)等,并介绍按、溴、闻、问四法。全书内容丰富,反映了周氏钻研“形色外诊”具有一定的深度,对临床辨证颇有参考价值。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等。 查看详情>>
南宋蔡渊撰。一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蔡氏此书,既有师承朱熹之学,阐说《周易》义理;亦有家传其父蔡元定之说,兼述《易》数。《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渊,蔡元定之子,而从学于朱子。故是书阐发名理,多本师传;然兼数而言,则又西山之家学也。其中惟不废互体,与朱子之学颇异。考互体之法,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也。’是周官太卜,旧有是法矣。顾炎武《日知录》曰:“朱子《本义》不取互体之说,惟《大壮》六五云卦体似兑,有羊象焉。不言互而言似,此又创先儒所未有,不如言互体矣。”然则朱子特不以互体为主,亦未尝竟谓无是理也。渊於师说可谓通其变而酌其平矣。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渊《周易经传训解》外又有《卦爻辞旨》,论六十四卦大义,《易象意言》,杂论卦爻十翼,《象数馀论》,杂论《易》大义,并成於开禧乙丑。今悉散佚,故朱彝尊《经义考》仅列其书名而不能举其卷数。惟此书载《永乐大典》中,尚首尾完具,犹当时秘府旧本。今录而传之,俾论《易》者知蔡氏之学不徒以术数见,而朱子之徒亦未尝全弃古义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