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五术

伊尹汤液经 [ 伊尹 ]

《伊尹汤液经》是原题商代伊尹著、汉代张机广论、杨绍伊考次、刘复(刘民叔)补修的一本伤寒金匮类中医文献;六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附录一卷;成书年代未详。
查看详情>>

温热暑疫全书 [ 周扬俊 ]

温病类著作。清周扬俊撰。四卷。扬俊字禹载,江苏苏州人。少攻举子业,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始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而成清初名医。康熙十年 (1671) 至京师,为王公所重。尚撰有 《伤寒论三注》、《金匮玉函径二注》 等书。是书成于康熙十八年 (1679) 时温病学派尚未形成。卷一温病,卷二热病,卷三暑病,卷四疫病。选辑《伤寒论》、《温疫论》 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诸贤所论,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及其治法,于暑病论述尤详,内容精当,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完善,颇有影响。有康熙十八年庸德堂刊本,乾隆十九年 (1754) 吴门蒋氏刻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 佚名 ]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撰人不详,系节录《赤书玉诀》改编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书写策文真文及佩符诵咒以求仙禳灾。 查看详情>>

全真清规 [ 陆道和 ]

全真清规,元朝全真道通玄子陆道和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辑录全真道部分戒规、礼仪和杂文,分作十二篇:〈指蒙规式〉、〈簪披次序》二篇,言童蒙出家规矩和初出家者簪冠披衣仪式。 〈游方礼师〉、〈堂门戒腊〉二篇,言游方道人礼师、住庵之礼仪规矩。 〈坐钵规式〉、《钵室赋》二篇,言道士静坐习定之义理和规式。 〈三不起身〉、〈全真体用〉二篇,言修道理论和教法,规定打坐、诵经、赴斋时须专心致志,不得起身。 〈教皇重阳帝君责罚榜〉,列举祖师王重阳所订十条教规,违者责罚。 〈了真子升堂文〉简述全真教开创及教门兴旺始未,劝诫同门道人共修道果,俱列仙班。 〈长春真人规榜〉列举丘处机所订教规,规定住庵者应清虚寂寥,见性为体,养命为用,柔弱谦和,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可贪求,不起嗔心,不泥于声色等等。 〈朗然子家书〉,言出家者当断贪嗔,绝爱欲。此为北宋朗然子弃家修道时遗留妻儿之家书。 查看详情>>

月谈赋 [ 佚名 ]

《月谈赋》出自《穷通宝鉴》一书,作者姓名不详,但书中不少命例记载明朝名人宰辅,可能出于明朝年间,开始只是手抄本,沈孝瞻著,余星先生鉴定刊刻,《穷通宝鉴》一书方才问世。《月谈赋》是书中总纲,该赋江湖术士视为必读之篇,也是命理学家职业批命、断命的必修课题。 查看详情>>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 [ 佚名 ]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南宋朱宋卿编撰。《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二卷,收入正一部。本书记述北宋末著名道士徐神翁生平事迹。由编者根据民间流传的《徐神翁语录》、《徐神翁行化状》,并参考其它史料增删编次而成,书成于淳熙丁来年(1187)。书中记载徐神翁事迹一百七十余条,大致按年代编次。据称徐神翁本名徐守信,十九岁入泰州海陵天庆观充洒扫之役,后遇至人授以占卜之术,言人祸福无不灵验。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赐号曰「虚靖冲和先生」,卒于大观二二年(1108),寿七十六岁。 查看详情>>

针灸逢源 [ 李学川 ]

清代李学川编撰。刊于1822年。6卷。卷一、卷二,选集《内经》中有关针灸的条文;卷三,收集历代各家的针灸论述和歌赋;卷四,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腧穴及经外奇穴的考证,载经穴三百六十一,奇穴九十六;卷五、卷六,为各科疾病的针灸取穴,还包括一些诊法、推拿内容;卷六论述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药物治疗,附有验方,反映了作者针药并施的治疗思想。 查看详情>>

周易传义附录 [ 董楷 ]

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将程颐《周易程氏传》和朱熹《周易本义》合为一帙,并采辑程、朱论《易》之说别见他书者作为附录,故题曰《传义附录》。《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董楷之学“出于陈器之,器之出于朱子,故其说《易》惟以洛、闽为宗。是编成于咸淳丙辰,合程子《传》、朱子《本义》为一书,而采二子之遗说附录其下,意在理数兼通。又引程、朱之语以羽翼程、朱,亦愈于逞臆凿空,务求奇于旧说之外者。成书于咸淳丙寅(1266年)。合程颐《易传》与朱熹《易本义》为一书,而次第依程书为准,割裂朱书附其次第。其说主数、理兼通。 查看详情>>

黄帝阴符经集注 [ 佚名 ]

黄帝阴符经集注,原题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等七家注。约成书于唐代。唐张果《阴符经注》已引伊尹、太公、诸葛亮、李筌诸家之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是书一卷,题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洽、李鉴、李悦、杨晟等十一家注。宋代公私书目着录是书,或作十一家,或改作六家或七家。今《正统道藏》本当源于宋本,收入洞真部玉诀类。是书经文据四百余字本,不分篇章,注文略采诸家之说以释经义。其中采李筌之注最多,亦较为可信,其余各家之注不过寥寥数语,间亦有不标名之注。案伊尹、太公等人皆为古之富于治国用兵谋略者,故是书注经颇取兵家之言,着重阐发圣人如何观天之道,执机达变,以求长生成仙、富国安民、强兵战胜之术。唐宋以来,此书流传甚广。除《正统道藏》本外,另有《说郛》本、《汉魏丛书》本、《墨海金壶》本、《子书百家》本、《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刘完素 ]

医经研究著作。又名《宣明论方》15卷。金·刘完素(守真)撰于1172年。本书将《素问》一书的病名和症候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总分为18门。卷1~2诸证门,列述煎厥、薄厥、飱泄、臌胀、风消等证;卷3风门;卷4热门;卷5~6伤寒门;卷7积聚门;卷8水湿门;卷9痰饮门、劳门;卷10燥门、泄痢门; 卷11人门;卷12补养门;卷13诸病门,介绍疮疡、瘰疬、疔疮、疥癣、跌打损伤、牙疳、口疮等症证的证治。全书内容系将《素问》所述若干病证予以阐发,并补以方治。刘氏所拟订之方剂,宗张仲景制方之旨,尤多取法于《金匮要略》,但较多地运用寒凉药,如双解表里之防风通圣散、双解散;清热解毒之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流派和制方的一大特点。当前流通的15卷本,系后人重予整理者,其中掺入了一些元、明以后的方剂和治法,病证的种类也在《素问》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又从文字来分析,第2卷之菊叶法、薄荷白檀汤; 第4卷之妙功藏用丸; 12卷之荜澄茄丸、初中丸、楮实子丸等,均注“新增”二字,说明当前的流行本已非刘氏的原著面貌。刘氏全面分析《素问》所记载的多种病证,并为之制订了治疗方剂,这种结合临床治疗的方法,为《内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书现存最早为元刻7卷本(题作校正素问精要宣明论方),又有《刘河间伤寒三书》、《刘河间医学六书》、《医统正脉》等多种刊本,是刘氏著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