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今试就各家之文以说明之。夫文学所以表达心之所见,虽为艺术而颇与哲学有关。古人之学说,各有独到之处,故其发为文学,或缘题生意,以题为主,以己为客;或言在文先,以己为主,以题为客。于是唯心唯物遂区以别焉。《史记》虽为记事之书,而一切人物皆由己意发挥。如《游侠》、《刺客》二传,所以反映当时之人不如郭解、荆轲;《货殖列传》,所以针对《平准书》,以见取民之法犹甚于贸易,与纪表之惟存古制并无深意者迥不相同。至于《封禅书》所以与《礼书》分立者,一以抒己意,一以存古制而已。此外如世家首《泰伯》,列传首《伯夷》,而列传之题或以姓标,或以名标,或以字标,或以官标,虽并记事实而各有进退。可知《史记》之文主观固不减于客观也。后世文学所以不及《史记》者,以其题在意先,就题为文,属于唯物的文学;《史记》则意在题先,借题发挥,属于唯心的文学。唯心能归纳,唯物只能演绎。《史记》八《书》,皆先定主意,而后借古今事实以行文。以视《汉书》八《志》,体裁虽同,而作法则殊。盖《汉书》为存一代之掌故,以记事渊茂,叙述得法为主。故记五行即就五行立言,记天文即依天文为说。《史记》欲借事立言,以发挥意见为主。如《礼书》本于荀卿《礼论》,《乐书》出自《礼记·乐记》,明其对于礼、乐之意见,与《荀子》《礼记》相同也。《汉书》以下,客观益多,降及六朝,史自史而我自我,等于官书,毫无主观之致矣。

各体文学,亦有主观客观之殊。如《三都》、《两京》固属客观之赋,而《思玄》、《幽通》则以发挥己意为归。屈原《离骚》,体属唯心,而荀卿《蚕赋》,则宜隶唯物。溯源竟流,亦犹王粲《登楼》与蔡邕《短人》之异耳。吊文哀词贵抒己悲,墓志碑铭重在死者,主客异致,心物攸分。蔡中郎擅长碑铭,故客观之文学多。至于唐宋八家之文,作墓志而附加己意,未免乖体。议论之文亦非尽主观,如顾欢《夷夏论》等,专以实在之事理为主,不悉以己意为凭,殆属客观文学。惟道家者流,历论古今成败,以证己心之观念,则纯为主观文学。太史公之学说出于黄老,故能以心驭事,非如后世之心为事役也。两汉之时,儒家盛行,学术统一,除太史公书兼采儒、道、纵横外,其余各家皆内观少而外观多,舍唯心而趋唯物。降至正始,嵇、阮倡为道家之文,校练名理,辨析玄微,唯心之风,又复转炽。如阮嗣宗《乐论》非述乐之沿革,《易论》亦异《易》之注疏,惟以己意贯串,故与堆积事实者不同。又如嵇叔夜之《养生论》,句句出于己心;《声无哀乐论》亦能发前人所未发。以此上较东汉之文,如刘梁《辨和同》之敷衍成篇,班彪《王命论》之但就史实判断者,显然主观与客观不侔矣。陆士衡亦长于唯物文学,与蔡中郎相近,而平实盖犹过之。观其《文赋》专写为文之甘苦,其诗亦无一句不实。若《五等论》之类,就题为文,丝毫不遗,殆与《三都》、《两京》之作法相同,亦由归纳之处少而演绎之处多耳。潘安仁之诔文,纯表心中之哀思,以空灵胜,情文相生,非客观所能有,故能独步当时,见称后代也。由上所论,可知文章各体虽非尽属主观,而如情文相生之哀吊,校练名理之论辨,援事抒意之传记,固应以唯心为尚也。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