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

徐季海云:张伯英忙则为楷,谓匆匆不暇草书。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衣帛必书而后练,斯称草圣。

锺丞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

唐太宗军中马上把烛学兰亭不释手。

永禅师登楼不下四十年馀,有秃笔头十瓮,瓮皆数石,后瘗之,号笔冢,乃著能名。

怀素种蕉叶万株以供挥洒,号其居曰绿天庵。漆盘二方,两版皆穿。

郑虔闻慈恩寺贮柿叶数屋,往寄寓,岁久隶书殆遍。

东坡云:留意于物,往往成趣。昔人好草书,夜梦则见蛟蛇纠结,数年后或昼日皆若见之。

黄鲁直云:张古书于壁间,观之入神,乃可下笔。

赵子昂学书,十年不下楼。

巙子山平章,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方进膳。

俗云:字无百日工。以此观之,殆悠谬之谈也。

临书

笔势论云:始临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其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笔下不滑,两行一度仍临。惟须笔滑,不可计其遍数。

唐太宗云:吾少时观阵,即知强弱。今临古人书,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写,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名。

张怀瓘云:为书之妙,不必应文按本,妙在应变无方,遇事从宜,决之度内者也。

虞安吉云:未得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转自取拙耳。

姜尧章云:下笔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

摹书

姜尧章云:摹书最易。唐太宗云:卧王濛于纸上,坐徐偃于笔下,可以嗤萧子云。惟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运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

其次双钩蜡本,须精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

双钩之法,须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虽然,犹贵乎瘦。使工人刻之,又从而刮治之,则瘦亦肥矣。或云:双钩之时,必倒置之,则无容私意于其间。诚使下本明,上纸薄,倒钩何害。若下本晦,上纸厚,却须能书者为之,发其笔意可也。夫锋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抵双钩多失之,此又须朱其背时稍致意焉。

书丹

笔得墨则瘦,得朱则肥,故书丹尤以瘦为奇。而圆熟美润常有馀,燥劲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欲刻者不失真,未有若书丹者,第书时盘礴,不无少劳。若锺繇、李邕必自刻之,可谓癖矣。

辨惑

阳冰云:孔壁遗文,汲冢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李斯将束为宋,蔡邕以豊同豐,鱼鲁一惑,泾渭同流。

章俊卿云:有妄改而误者:罚字古从刀,元命刀改作寸。对字古从口,汉文改口从士。叠字古从晶,新室改三田。洛字古从水,世祖改从隹。有私说而误者:陆氏释文以国风为曰风,男女为女子,名誉为毁誉。李祭酒涪说以传人为嘉期,仅得为远近,平生为外甥。郭氏佩觿集以涂泥为道涂,党与为取与,胄子为甲胄。有忌讳而误者:罪字《尔雅》、《周礼》皆从辠,祖龙以与皇字相肖,以四下作非代之。騧字宋明帝忌与祸字相类,以马旁作瓜代之。有穿凿而误者:班史以龟兹音丘慈,范史以龟兹音屈沮。审氏名食其音异基,赵氏名食其音食其。

古今人表以君畴为尹寿,孟僖本传以箕子为荄兹。有音韵而误者:汉书注河朔谓毛曰无,佩觿集巴蜀谓北曰卜,西京记以下马为虾蟆,搜神记以琵琶为婆娑。不辨六书音训,则帝虎亥豕莫别矣。

赵氏曰:篆籀废而分隶兴,分隶废而字学昧。分隶有匕无,有无又,有禾无尗,渐至支攴同书,殳{刀又}并作矣。

先后

下笔有先后,不可紊也。惟草书多变,往往难拘。楷书则有一定之序。不明偏旁,遂致颠倒,略序一二,以俟悟者旁通焉。

書 先次丨次曰

長先丨次次

將先丨次次

肅先肀次次丿丨

鼎先目次爿次片

聚先丁次次乑

畞先十次田次乆

歐先次次欠

無先次次灬

馬先丨次次灬

龜先次

右先丿次(有布同法)

與先次次

僶先□次□次□

毋先次女飛

先□次□次飞

臣先丨次□

匡先主次

烏先□次□

必先□次□或先□次心

門先丨次□次□次□

齋先□次□次示次□

鼠先臼次□次□次

误写

此世俗相传,误书点画者,袭谬已久,是当改正。

美從大從火非

博從十從忄非

倏從攸從犬從大非

陜陜西從入從人非

彞從糸從分非

諌從柬從東非

解從刀牛從羊非

糾赳従丩從斗非

覓從爪從不非

輩從非從北非

歛聚斂從文從欠非

觀從□従□非

利器

韦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笔、得纸、得墨三者具,而复得手,然后可逞寻丈之势,方寸千言。

右军云:纸刚用软笔,纸柔用硬笔。纯刚如锥画石,纯柔如泥洗泥,既不圆畅,神格亡矣。书石同纸刚例,盖相得也。又云: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深浸则毫弱无力。

欧阳询云: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又滞锋毫。

米芾云:作字需要得笔。苟得笔,则细若丝发亦佳;不得笔,虽大逾寻丈终无骨气。

东坡云:使人作字,不知有笔,亦是一快。又云:制墨之妙,正在和胶。今之造佳墨者,非不择精烟,而不佳绝者,胶法谬也。又云:研细而不退墨,纸滑而字易燥,皆尤物也。

又云:研之发墨者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研也。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放,草书苦无法。姜尧章云:作楷墨欲干,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得,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墨燥则笔枯。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挥洒,劲则有力,圆则妍美。长而不劲,不如勿长;劲而不圆,不如勿劲。

书谱云: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干研墨,湿点笔;湿研墨,干点笔。又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远行近折。浓则滞,淡则薄,粗则多,累积则不匀。又云:研池宽面细,每夕一洗,则水墨调匀,骨肉得所。端石取细润停水,歙石唯取填涩发墨,兼之斯为美矣。又云:初学须用佳纸,令后不怯;用恶笔,令后不择笔。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木强,是大忌也。磨墨不得用研池中水,令墨滞笔沍,须以注汲新水,临时斟酌之。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