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 [ 朱本中 ]

任脉起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贯中升上,从空入脑而住,脉至龈交而止(即下齿缝中),属阴脉之海也。督脉起下极之腧,从脊里,上升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气至此贯中,从空入喉而降,脉至龈交而止(即上齿缝中),属阳脉之海也。
查看详情>>

服气精义论 [ 司马承祯 ]

道教修炼著作。唐代司马承桢撰。收入《云笈七签》。共九篇:《五牙论》言服食五牙之法,五牙即五方五行之生气,其法以思神、服气、诵咒为要诀,认为服食五牙可通润五脏,滋养精气;《服气论》详细介绍辟谷服气之法,认为气乃胎形之本元,本元充实,可以延命,故保全元气为摄生之要;《导引论》言行气导引之法;《符水论》言吞符诵咒治病益气之法;《服药论》言服食草药以安和脏腑、治润气液之法;《慎忌论》言养生禁忌,认为人的饮食起居应该符合阴阳气运;《五脏论》言宣行经脉,安和脏腑,保养精气之法;《服气疗病论》言气功治病之法;《病候论》言据精神气色之症候诊断内病之法。全书多根据《黄帝内经》等医书的理论,论述养生延年之道,教以祛病治病之法,为道教养生的重要作品。今《道藏》本将此书一分为二。序文及前二篇为《服气精义论》,收入洞神部方法类;后七篇为《修真精义杂论》,收入洞真部众术类。 查看详情>>

金丹大旨图 [ 陆西星 ]

古仙丹法,载之丹经,无下千帙。读之则愈烦愈难,悟之则惟简惟易。大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则二者其尽之矣。一阴一阳,配合以两者,天之道也;日月运行,昼夜交光者,天之行也。《契》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谓离坎是也。圣人知其如此,故尝准之以作丹法。是故以乾坤为鼎器,以乌免为药材。而其中消息盈虚之数,则又准之以为火候阴符。 查看详情>>

醒世歌 [ 德清 ]

《醒世歌》,七言排律,作者是明代高僧德清。全文讲述的是憨山德清大师经历曲折坎坷,进而成为著作成就丰富的大德高僧。该诗广为流传,情文并茂,说理深刻透彻,发人深省。 查看详情>>

费闲歌 [ 德清 ]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查看详情>>

明道篇 [ 王惟一 ]

道家著作。1卷,元·王惟一撰,成书于元代。书中阐述:“要在至心诚意,格物致和,去人欲之私,存无理之公,自然见心中无限药材,身中无限火符,药愈探而不穷,火愈炼而不息矣。”等习炼气功的重要问题。 查看详情>>

女丹十则 [ 陈撄宁 ]

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查看详情>>

云光集 [ 王处一 ]

道教书,4卷。金王处一著。因其在荣成铁槎山云光洞修道9年,故名。该书辑其所作诗歌赋600余首。主张脱尘离俗,清静无为,修心养性,悟真返本;保气全神,修炼内丹,以求长生不老。认为“心是道,道是心”。通过修炼,能使心道合一。 查看详情>>

太古集 [ 郝大通 ]

内丹学著作。金代郝大通撰。据卷首自序(撰于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本书原为十五卷,分三帙,今仅存四卷。卷首另有金翰林学士冯壁、浑水刘祁、郝氏门人范圆曦序。书分三部分。一为《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系四言偈颂,逐句自註。略谓《易》之道以虚静为体,应动为用。 查看详情>>

翠虚篇 [ 陈楠 ]

宋陈楠撰。道教经书。一卷。《修真十书》卷十七所收题泥丸先生陈朴传。陈楠为“南五祖”之一,人号陈泥丸,字南木,号翠虚,以其为书名。内容有《紫庭经》、《丹基归一论》、《罗浮翠虚吟》、《金丹诗诀》等四篇,另附词三首。论内丹之法。《修真十书》所载《翠虚篇》收《九转金丹秘诀》,谓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三转养阳,四转养阴,五转换骨,六转换肉,七转换五脏六腑,八转育火,九转飞升。每转所载金丹秘诀之后有注解。为研究道教内丹学的文献材料。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