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著作。元戴起宗撰。二卷。起宗字同父,金陵(南京) 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 《五运六气撰要》。此书上卷论寸关尺、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脉象主病。下卷载内、妇、儿科诸病脉证与治疗。戴氏认为高阳生所撰 《脉诀》 内容虽较通俗,便于记诵,流传甚广,但语意不明,立义偏异,故以 《内经》和《难经》为理论根据,并参照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历代名医有关论述对《脉诀》 予以考订、辨妄,以正本源。明代医家徐春甫说: 戴氏“刊 《脉诀》 之误,辟邪说,正本源,诚有功于医旨也”。《四库全书总目》 说:“是书乃考证旧文,句句为辨原书伪妄,殆抉摘无遗,于脉学殊为有裨。”明汪机又取诸家脉书补其缺,正其讹,撰 《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崇祯六年(1633)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诊法著作。清李延昰撰。十卷。延昰字期权,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清代著名医家李中梓之侄,多闻博识,以医名于世,尤长脉学。撰有《药品化义》、《医学口诀》、《痘疹全书》等。李氏认为当时广为流传的高阳生《脉诀》谬误颇多,遂汇集七十余种脉学文献,结合其家学和个人体会,于康熙三年(1664)撰成此书。全书十四万二千字。卷一为论著,论述脉诊应比类以析其似,对举以明相反,辨其兼至,以明相互之脉,察平脉以定其常,准时令以见四时之变状,察真脏以明不治之脉。卷二至卷六,论述浮、沉、迟、数、滑、涩等二十八种脉象。卷七言望、闻、问三诊以示四诊合参之意。卷八论述运气与脉法的关系。卷九选录李中梓治验五十七则,以脉参证,以示脉诊在临床上的应用。卷十为经络,论述与脉学有关的经络脏象。论理有源,辨证有据,切于实际,颇具参考价值,为重要的脉学著作。有康熙五年(1666)李氏自刊本,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一九六三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诊法著作。原题鬼真君撰。不分卷,共五篇。陈士铎序言“鬼真君,名臾区,云中逸老弟子”。故疑为陈氏假托之作,撰年不详。第一篇为鬼臾区脉诀,包括急、弦、紧、缓、微、数、滑、涩、洪、大、沉、迟、小、细、浮、伏、芤、实、弱、濡、长、短、代、革、结、促、动、静、毛、石、软、坚、钩、躁、搏、散、绝、平等三十八种脉主病和脉象。第二篇为辨兼现之脉,以浮、沉、迟、数、涩、滑为纲,先辨主脉,后辨兼脉。第三篇分述寸、关、尺三部脉象,辨脏腑病。第四篇为决生死脉。第五篇为妇人、小儿脉诀。本书是将高阳生 《脉诀》一书进一步精炼而成脉学专著,论述较详,分类较细,便于记诵,后收入 《辨证录》 中。有一九六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又名《马培之外科医案》。清马文植撰。一卷。文植名征,字培之,另有《纪恩录》已著录。此医案撰成于光绪十八年(1892)。约万六千言。按证分类,记载疔毒、骨槽风、瘰疬、石疽、肝痈、马刀疬、少腹痛、流注、鹤膝风、麻风等共四十二种外科病证的治疗方案。每证载若干案例,叙述简明扼要。对个别证治如骨槽风、失荣、鹤膝风等证,分析了病因、病机、病变及辨证等内容,对肝痈和麻风病证论治尤详。所载外科证治以内服方药为主,个别亦有外敷者。马氏善用补、散、发、清等多种治疗方法,马氏临证经验丰富,继承前人的外科成就且有所发展。是书于外科临证很有参考价值。有一九二三年《三三医书》本,一九三九年四明慈竹草堂印本,一九四○——一九五五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查看详情>>
成书于元祐元年(1086年)。宋代董汲撰,木刻单行本。方书。为旅行者“道途有病,治疗有归”而编,所收“经效奇方”证详而法略,使览之者晓然可用,故名。原书共载医方百余首,于明代失传。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神仙紫雪、小半夏汤、半夏化痰丸等46方,收载有30余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如五灵脂“微炒”,槟榔“烧灰存性”,附子“炮去皮”,白附子、天南星、蝎尾、诃子皮“炮”,腻粉、牵牛子“炒”,麻子、麝香、乳香、朱砂、牛黄、马牙硝“研”,黄连“入生姜同杵,炒令紫色”,豮猪血“腊月内以新瓷罐盛,挂于房东上,阴干为末”等炮制方法。 查看详情>>
《侣山堂类辩 》是张志聪集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数十人, 在侣山堂讲学, 探讨医理, 讲论方药, 钻研中医学术之专题论文集。书中充分反映了张志聪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张志聪主张:先难后易,苦志力学,主张反循序渐进法,以苦志力学为前提,先难其所难,后易其所易;辩异知同,举一反三,主张治学不为表面异同所迷感,要得其纲领,一以贯十,十以贯百,而后举一反三以引申之;共同研究,集思广益,十分重视发挥集体智慧,常集诸家一得之见,后人谓之开集体创作之先河;维护旧论,师不泥古,认为《伤寒论》未遭秦火之劫,虽经王叔和编次,但其义理首尾相贯,如神龙出没,为张仲景原旨。 查看详情>>
养生著作。1卷。清·马齐著。成书于雍正四年(1726)。内容含气功导引和养生调摄两方面。书中的气功导引之法,实脱胎于《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中的导引却病歌诀,另外又补充了猿臂、熊经和摩涌泉法,并在彭呵法中增添了“搅辘轳”的内容。养生调摄方面,提倡节饮食、避风寒、惜精气。主张饮食应清淡, 勿过醉、过饱、多食生冷,要饥时勿忍,饱时勿强,勿贪肥浓。起居要谨慎,坐卧之处尤须谨避风邪,头上不宜太暖,房事宜节制。现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不夜山房校刊本等。 查看详情>>
成书于1594年。又名《鲁府秘方》。明代龚廷贤编,世界书局印行。该书是一部方书,约67 000字,共4卷。因以鲁王府所藏秘方为主,并由鲁王府刊行,故名。卷1分中风、伤寒、瘟疫等32类;卷2分臌胀、水肿、积聚等35类;卷3分妇人、小儿等23类;卷4分痈疽、疔疮、急救等26类。各科病证共计116类。书中涉及药物的炮制方法较多,如浸润药材有酒浸、童便浸、米泔浸、乳浸等;炒制药材有酒炒、姜汁炒、醋炒、麸炒、蜜炒、米泔炒等;煨法有面包裹煨、麸包裹煨及火煨等。有些药物的炮制均有独特的制法。如法制陈皮:“广陈皮一斤,青盐、五味子、甘草各四两、山茱萸去核,乌梅去核各二两。将陈皮在温水浸一宿取出,将内白刮去晒干,将青盐等五味,置砂锅底,陈皮在上,水可满陈皮,用文武火烧干止用陈皮、任意嚼下。清气化痰。”又如大怀生地黄的炮制:用好酒拌炒,锅内蒸熟取出再用砂仁一两、茯苓二两,二味用绢袋包藏在地黄内,用酒浸平,慢火煮干,去砂茯不用,竹刀切碎晒干。另外,由于妇科、外科的需要,制炭的药物也不少见,如血余炭、大蓟炭、鹿角炭、乌梅炭、蒲黄炭、栀子炭、当归炭等。总之,该书不仅可供临症参考,而且对后世炮制方法和炮制原理的研究颇具实用性。 查看详情>>
温病类著作。清陆廷珍撰。三卷。廷珍字子贤,清崇明 (今属上海) 人。学识渊博,精于医学,临症数十年,积验甚丰。陆氏融汇前贤学说,潜心研讨,参以己见,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分门逐条论述温病之治,故名 《六因条辨》。成书于同治七年(1868)。上卷载春温、暑热、中热诸病,中卷载伏暑、秋燥、冬温、温毒诸病,下卷载湿病、风病、斑疹、痧胀及阴症等病。全书列叙论十二篇,方症条辨一百七十一条。每论与条的正文之后,另有释文。是书古今融贯,理法详备,既能师法于前人,而又不为前人之说所囿。其立法、选方、用药,一免浮泛,简赅切当,扼要明了,论理透彻。所论虽及六因,但仍以温热暑湿为主,为温病学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颇著。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一九八二年山东科技出版社校点本。 查看详情>>
五卷,南北朝时期医家龚庆宣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该书序文称此书是南北朝时的刘涓子从神仙那里得来的,故题名为《刘涓子鬼遗方》,其实可能是由刘涓子收集草创,经龚庆宣整理成书。全书共五卷,扼要地总结了治疗金疮、痈疽、疮疖及其他皮肤病的经验。第一卷总论痈疽的鉴别,诊断。其他四卷则论述外伤、痈疽、疮疖、湿疹、疥癣等外科及皮肤病的病证及治疗,收录各种处方一百四十馀篇。在外伤治疗方面,着重运用止血、收敛、止痛、镇静和解毒等方法。在治疗外痈疽方面,正确运用各种杀菌药物如黄连、黄芩、雄黄、水银、丹砂等,并配合使用软膏及膏药。该书所载用水银治疗皮肤病,在医学上是最早的记录,比国外使用水银软膏要早六百年。关于以白纸引流排脓办法,是中医用药捻的最早记载。书中论述内服大黄汤治疗肠痈时,指出:“脉数浓成不可服此方”,这对防止穿孔很有意义。该书的丰富内容,反映了在公元五世纪以前我国外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有研究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读画斋丛书》辛集本、《三三医书》第二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