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孟浩然选集》:本书精选王维诗121首、文2篇以及孟浩然诗111首,逐篇注释、评点,既呈现以山水田园为主要素材的特点,亦顾及反映创作的多样性和阶段性,以使读者获得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附录2篇,详细介绍王、孟的生平和创作,以及他们的异同和贡献。 查看详情>>
诗别集,六卷,唐李咸用撰。咸用字号不详,陇西(甘肃省陇西县一带)人。大约唐懿宗咸通前后在世。李氏古体多为乐府旧题模拟之作;近体则多为应酬之作,存诗二百余首,绝大多数水平不高。模拟之作生硬,缺少现实内容;应酬之作浮泛。古体如《短歌行》:“一樽绿酒绿于染,拍手高歌天地险。上得青云下不难,下在黄埃上须惭。”思想格调之卑下,造句之笨拙可见一斑。《春宫词》中的“风和气淑宫殿春,感阳体解思君恩。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女当为妾男当臣,男力百岁在,女色片时新,用不用,惟一人……”如此肉麻地歌颂皇帝(特别是对于晚唐皇帝)在唐诗中还不多见,而且用意也极为鄙俗。其近体虽缺乏社会内容,但却时有佳句可取,如“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宿隐者居》);“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遗兴》);“烟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冬夕喜友生至》);“春雨在五色,酒来花旋成”(《红薇》)……比他的古体诗轻灵一些,但亦只限于句,其完篇甚少。此集为其八世孙李兼(南宋人)所传,有杨万里序,现存有南宋临安陈氏书棚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据此影印。 查看详情>>
辞赋名篇。唐代李华作,《文苑英华》、《全唐文》、《唐文粹》见载。李华唐开元年间(713—741)为谴责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政策而写的一篇赋。作者由古战场的凄凉景象写到秦汉以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其间充满着他对历代士兵悲惨遭遇的同情,抒发了厌恶战争、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文章着重反对秦汉以来的开边战争。唐玄宗时,大举进行开边战争,人民深受其害。作者最后提出制止战争的办法是:施行仁政,安定四境。因此,本文在当时是有针对性的。文章采用了“铺采摛文,体物言志”的写法,极力铺陈夸张描写,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语言流畅,音韵和谐,读来毫不拗口。对后世影响较大。 查看详情>>
《全唐五代词(上下)》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唐五代词(上下)》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副编主要所录;一、属诗属词,唐宋人有争议之作品;二、明清人词选集、总集、词谱、词话等词籍所载录而可考原为诗后被度入声律演唱并赋予词名之作品,以及可考原为乐府或绝句而被明清人改加词调之作品;三、明清词籍所载录而未见于唐宋词籍且与唐宋人其它同调长短句体相*之齐言体作品;四、调名字数句式同正编所收词作而唐宋词籍未载录、属诗属词难以判定之作品。 查看详情>>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12月。诗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对它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从作者的构思看,旨在讽谕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玄宗为戒,不要因“重色”而荒淫误国,造成“长恨”。全诗分为两大部分。从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1部分。写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和贵妃,着意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2部分写“长恨”本身;着意表现他们的相思。前一部分重在写实,后一部分重在虚构,二者紧密结合。全诗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流畅,抒情气氛浓厚,具有和谐美,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后代戏曲《梧桐雨》和《长生殿》等皆受其影响。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查看详情>>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她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底层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故事情节完整,抒情意味浓厚,诗人善于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又善于把对现实的感受和炽烈的情怀,倾注于景物、环境的描写中,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比喻新颖精妙,声情并茂,极为后人推崇。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查看详情>>
诗集。唐人罗隐(833—909)撰。十卷,补遗一卷。隐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登(今浙江桐庐)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屡试不第,更名“隐”。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著作颇多。此集所收,俱五七言诗。由于作者生活穷困,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故于冷静观察之中对社会多有深刻认识。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音调悠扬。写个人哀世感伤,亦真切动人。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四部丛刊》影宋刻本。 查看详情>>
诗别集。二卷。唐卢仝撰。宋代韩盈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作《玉川子诗外集序》云:“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近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又得集外一十五首……以编附旧本。”是在北宋时,已有诗集行世。又《永乐大典》九○六诸家诗目中有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刊本,集中之《月蚀》一诗曾经胡伯和考订注释,钩玄探秘,一句一字,必详其所出。然宋之庆历、嘉熙旧本皆不见传,后人所著录者多为影宋抄本,且多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录的正集二卷、外集一卷。丁丙藏明抄宋本有无名氏题云:“予家藏宋刻本,最为完善,因寿之梓”,则明人不仅曾见宋本,且曾据以梓行。涵芬楼藏旧抄本于此题记后有一行“后学徐献忠跋”,可见《四部丛刊初集》影旧抄本亦源出宋刊。瞿镛于其《藏书目录》中说,明时吴郡陆涓曾以家藏旧宋本翻雕。给卢仝诗作注的除胡伯和外,还有清孙之騄;其所著《玉川子诗集注》,据《全唐诗》增诗二十二首,又误增入《栉铭》、《月》二首。之騄嗜奇,特注仝集,对理解奇谲诗颇有助益,然其注多有枝蔓、割裂之处。有《晴川八识》本及1923年卢永祥刻本。 查看详情>>
诗集。唐人曹松撰。二卷。松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学贾岛。深入幽境。尝避乱洪都西山。后依李频无所获。光化四年(901)年七十余,与王希羽、刘象等五人登进士弟,时号五老榜。以校书郎卒。原为三卷。今传本为清人所辑。收诗一百三十九首。松生于唐末动乱之时,故其诗多写行旅生活或酬答送人,抒发忧国忧民及思乡心情,风格淡雅。如《岳阳晚泊》、《乱后入洪都西山》、《岭南道中》等。对唐末军镇割据亦有抨击,《已亥岁二首》诗云:“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渔。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笔锋犀利。有《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查看详情>>
十卷。唐姚合撰。姚合,陕州陕石(今河南)人。宰相姚崇之曾孙。登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又为富平、万年二县尉。宝应中历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为荆、杭二州刺史。后为户、刑二部郎中,谏议大夫,陕、虢观察史。开成末,终于秘书少监。姚合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著有诗集十卷。编有《极玄集》。据《崇文总目》载姚集一卷,而《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均载作十卷。此集为毛晋所刻。分类编次,按送别、寄赠、闲适、时序、风月、题味、游览、宴集、和答、酬谢、花木、鸟兽、器用、哀挽、杂咏等内容分为十卷。但唐人无此例,盖宋人所编。据毛晋跋称“此为浙本,尚有川本,编次小异”。又称“得宋治平四年(1067)王颐石刻《武功县诗》三十首,其次序字句皆有不同。”知非唐时旧本。其诗多写个人生活与自然景色,诗风清丽典雅,善作五言诗。故诗家称其为“姚武功”,其诗体亦称“武功体”。自晚唐起即有人学习他的诗,宋末江湖派,明代竞陵派诗人亦多效其诗风。本书传世者有《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另有《唐六名家集》本,题为《姚少监诗》亦为十卷。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