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元胡震著。其书将成,胡震去世,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排列次序为乾、坤二卦卦辞下接以《彖传》,继以释《彖》的《文言》,后为《大象》,再次是爻辞,接以《小象》,继为释爻的《文言》,又置《杂卦》于《序卦》之前。于经文训释,多引史事以发明。《四库全书》本。据书前胡氏《自序》及其子胡光大《识语》,胡氏撰此书将近完稿而卒,后由其子纂集成编。其书经传次序颇多混乱。衍释经旨颇引史事以为证,然论说《易》义则尚平正。《四库全书提要》指出:“书中于《乾》、《坤》二卦卦辞下接《彖传》,继以释彖之《文言》,次《大象》,次爻辞,下接《小象》,继以释爻之《文言》;又置《杂卦》于《序卦》之前,序次颇多颠倒。 查看详情>>
十六卷,宋项世安著。书成于嘉泰二年(1202年)。本书专门阐释《周易》象辞。南宋庆元年间,项安世谪居江陵,杜门不出,专攻四书五经,写成《周易玩辞》一书。此书不沿旧说,独辟蹊径,专门从《周易》的象与辞入手解释《易》旨。自序以为,《周易》之道四,其实只有二,即象与辞,变是象之进退,占为辞之吉凶。不谈象,就不能知变;不通辞,就不能知吉凶。故自述以得于程颐《易传》者著为此书,却不仅以义理,而兼谈象数。马端临、虞集曾作序,盛推此书。 查看详情>>
清查慎行撰。10卷。查慎行受业于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谓河图洛书与《易》无关。经文次序用注疏本,乾卦之末有注,其说明白笃实。收入《四库全书》、《昭代丛书己集》。此书训解《易》义,用孔颖达《周易正义》本;卷首论《易》图等事,颇为笃实可取。《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慎行受业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卷首《河图说》二篇,一谓河图之数圣人非因之以作《易》,乃因之以用蓍,自汉、唐以下未有列于经之前者;一谓河图出于谶纬,而附以朱子亦用河图生蓍之证。 查看详情>>
元赵采撰。三十三卷。《四库全书》本。此书用孔颖达《周易正义》之本,节录程颐《周易程氏传》及朱熹《周易本义》之说,并增列程、朱《语录》有关《易》说于前,而各以己意附说于后,谓之“折衷”。全书大旨,虽以宋代义理之学为宗,但亦颇取汉魏以来之象数《易》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此书“所注仅上下经,殆以程子所传不及《系辞》以下欤?前有采《自序》,称:‘其康节邵子推明羲、文之卦画而象数之学著,有伊川程子推衍夫子之意而卦画之理明。洎武夷朱文公作《本义》,厘正上下经、《十翼》而还其旧;作《启蒙》,本邵子而发先天。虽《本义》专主卜筮,然于门人问答又以《易》中先儒旧说皆不可废。但互体、飞伏、纳甲之类,未及致思耳。故愚以为今时学者之读《易》,当由邵、程、朱三先生之说泝而上之。’云云。故其书虽以宋学为宗,而兼及于象数变互,尚颇存古义,非竟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也。顾炎武《日知录》谓‘割裂《本义》以入《程传》,始于胡广之修《大全》’。然董楷已用程子之本而附以《本义》,采又因之,则其来有渐矣。炎武专责胡广,殆未见二书欤?” 查看详情>>
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撰。是编为读《易》时随笔札记,故不全载经文。考辨疑义,言实义切,力排汉晋易学玄虚附会之弊病,较前说《易》之家,此最有根据者。有《王船山遗书》本、《续经解》本。是书每条祇举经文中数字及标目,不全载经文。凡有疑义,则爲考辨,不逐卦逐爻解说。大旨不信宋陈搏之学、汉京房之术、宋邵雍之数,力排先天诸图、纬书杂说。认爲“《易》列八卦,分为八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三圣立教昭然,从未有五行之说。五行始于《洪范》,乃言天之所以协民居而爲民用之所需者,人君当修治之,以厚民生而利其用,与变化鬼神之道,全无干涉。”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查看详情>>
南宋郑刚中撰。十五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以程颐《易》学主“义理”,朱震《易》学主“象数”,遂参取两家,阐发其所未尽之义。《自序》称:“《伊川易传》、《汉上易传》二书,颇弥缝于象义之间,但《易》道广大,有可窥之余,吾则窥之。”故名其书曰《窥余》。书中《乾》、《坤》二卦及《系辞传》以下原缺不解。其本罕传,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唯《永乐大典》尚存其文,但缺《豫》、《随》、《大畜》、《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四库全书云:“其七卦为原本所缺者,但录经文。” 查看详情>>
注释书。元胡炳文撰。12卷,书前有延祐丙辰(1316)自序。此书据朱熹《周易本义》,折衷是正,并采诸家《易》解,互相发明,初名《精义》,后删繁去冗改称《通释》。收入《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通志堂经解》本。此书据朱熹《周易本义》,折衷是正,并采录诸家《易》说,相互发明。《自序》称,其书初名《周易本义精义》,后病其繁冗,删而约之,改名《通释》。《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胡氏“所著《云峰集》中,有《与吴澄书》曰:‘《本义通释》,郭文卿守浮梁时为刊其半,出之太早,今悔之无及也。刊本今以呈似,中有谬戾,阁下削之绳之,幸甚。’云云。 查看详情>>
元熊良辅撰。12卷。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生平不详。此书主要辅翼朱熹《周易本义》,但也有不少地方与朱意不同。收入《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通志堂经解》本。此书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兼采旧说,以释《周易》经传之旨。其中立说亦颇有与《本义》不同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前有良辅《自序》,称‘丁巳以《易》贡,同志信其僭说,闵其久勤,出工费锓梓’。丁巳即延祐四年。元举乡试始于延祐甲寅,是科其第二举也。 查看详情>>
九卷,清任启运著。卷首备列各图,自宋朱熹至清李光地等所作各图都予采入,并以己意推广。主张读《易》应先观图象。但又不尽从图象生解, 对经义的解释,多发前人所未发,时有精义。文句异同,多从马融、郑玄、王弼、王肃本,或有不从,必注某本作某字,以存古义。《四库全书》本。此书罗列《易》图颇多,然其训解经传大义,则多有创见。《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编大旨,谓读《易》者当先观图象。故首卷备列诸图,自朱子、邵子而外,如国朝李光地、胡煦所作诸图,皆为采入,而又以己见推广之,端绪颇为繁赜。 查看详情>>
四卷,清潘恩榘著。有弟子林光迪跋,叙其师大意,以彖多言象,而变在其中;爻多言变,而象在其中。爻无所不包,旧说一概进入身心政治上去,而遗却许多道理,不如就其浅处说,深处亦自可通。名为《浅释》意即取此。其书皆即卦变之法求象,进而借象明理。《四库全书》本。此书系潘氏未完之稿,只释《屯》至《未济》六十二卦,《乾》、《坤》两卦及《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均缺。其说注重卦变,以变推象而阐明义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皆即卦变之法以求象,而即象以明理,每卦皆注自某卦来,谓之‘时来’。盖《易》道广大,无所不该,其中阴阳变化,宛转关生,亦具有相通之理。故汉学如虞翻诸家,皆有是说。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