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3幕话剧。老舍著。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4月初版,列入“建国文艺丛书”。1955年日本又新社出版太田辰夫、乌居义靖译注本。曾收入1948年12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版《老舍戏剧集》。1942年2月15日中华剧艺社在重庆首演。该剧写于1940年冬。是一出讽刺喜剧,辛辣地描绘出当时大后方机关中旧官僚的各种丑剧。所谓“世家出身,为官多年”的佟秘书,毕生事业就是争面子。为官20年,至今还是个秘书,为此耿耿于怀,牢骚满腹,科长于建峰则是奉承拍马,见风使舵。听说佟秘书将被免职,转身就变了面孔,工友赵勤,意外地继承了一笔遗产,一夜之间成为小财主,于科长立即对他百般殷勤。佟秘书的女儿已26岁,自称17岁,婚事未成,因面子问题,不敢轻易启齿,但又自作多情,弄巧成拙,洋相百出。一位方心正先生和他妻子单鸣琴,因想发财而破产,靠欺骗吹牛混日子,赖在佟家不走,打肿脸充胖子,自称在集资一千万元办一个实业公司,到处拉人入股。唯有医师秦剑超、护士欧阳雪、女仆徐嫂,不大懂面子,也不肯敷衍面子,便成为他们眼中钉。“《面子问题》是一个讽刺性的喜剧。那些小官僚们是那样爱惜面子,不顾一切地维持体面,是颇堪发噱的。”(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查看详情>>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收获》1959年第2期,作家出版社1959年8月初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11月出版修订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初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初版的《老舍文集》第十二卷中,都收有《全家福》。剧本写旧社会的运输工人王仁利为饥寒所迫,离开北京到外地谋生。一个铁路警察侵吞了王仁利托其捎往家中的钱财,并谎言王已客死外乡。王的妻子李珍桂闻讯后痛苦不堪,后因生活无着,改嫁他人;王的女儿被人拐卖到妓院,儿子流落入孤儿院。一家人流离失所,饱尝艰辛。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大跃进”时期,王仁利的女儿请求人民警察帮助她寻找失散多年的弟弟、母亲和父亲。终于经过人民警察的热心帮助、多方查找,王仁利一家又骨肉团聚了。剧本的主旨,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意在表明:“旧社会叫人民妻离子散,朝不保夕,新社会使人民不再含悲忍泪。” 查看详情>>
4幕6场话剧,又名《义和团》。写于1960年。初载1961年《剧本》2、3月号合刊。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1962年,此剧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次演出。剧本叙述了清末洋教士和官僚、恶霸相互勾结,欺压百姓,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被害得家破人亡的农民高永义毅然加入义和团,回乡设坛,扩大组织,烧教堂、除恶霸、打击洋人和贪官,后又来到北京,和各国帝国主义势力斗争。他们先受到清政府利用,后又被出卖。在八国联军入城之际,他们决心撤至城外,继续斗争。剧本歌颂了义和团舍生忘死的爱国反帝精神,也表现了他们盲目、迷信等局限,同时抨击了清政府的官僚们欺压百姓,而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奴才相。老舍父亲死于八国联军之役,自幼听母亲讲述过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罪行,又读到关于义和团的民间传说,认为“不管他们有多少缺点,他们的爱国、反帝的热情与胆量是极其可敬的”。因此写这个剧,是“吐了一口气,积压了几十年的那口气”(《〈神拳〉后记》)。 查看详情>>
4幕话剧。1943年2月联友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0卷。剧本主人公吴凤鸣为帮助弟弟凤羽逃出北平沦陷区去重庆参加抗战,自己留在北平刺杀日本军官和汉奸,最后以身殉国。他在牺牲前说,“还是我先到了重庆”在这里,重庆已成为抗战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颗心先到重庆,就是为抗战献身。 查看详情>>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人民文学》1956年第1期,连载于《陕西日报》1956年1月18日至3月25日。作家出版社1956年3月初版。群众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 二卷、人民文学出版1987年5月出版的《老舍文集》第十一卷中,均收有《西望长安》。剧本写一个政治骗子栗晚成,从1951年起。4年的时间内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进十几个重要部门,不但混进了国家机关成为高级干部,而且钻进了共产党内;不但冒充了战斗英雄,而且受到周围一部分人的崇敬和庇护。最终在西安落入了法网。作者自称《西望长安》是个“讽刺剧”,意在讽刺某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丧失革命警惕所造成的危害,“我只能讽刺这些缺点,而不能一笔抹杀他们的好处,更不能通过他们的某些错误而否定我们的社会制度”(《有关〈西望长安〉的两封信》)。刘仲平在《评〈西望长安〉》一文中,肯定了老舍的创作热情和讽刺分寸,同时也指出“整个剧本给人的回味却有点索然:仿佛一个会喝酒的人,指望慷慨的主人拿出一瓶上好的茅台来款待他,结果却只喝到一点掺了水的‘六十度’似的,令人感到不过瘾,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于1956年在北京首次演出。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