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李晄(1450年—1469年),即朝鲜睿宗(조선 예종),朝鲜王朝第八任君主(1468年—1469年在位),字平甫,又字明照,是朝鲜世祖李瑈次子,母为贞熹王后尹氏。初封海阳大君,天顺元年(1457年)其兄懿敬世子李暲(朝鲜德宗)亡故后被立为王世子,成化四年(1468年)继位,成化五年(1469年)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同年去世。死后庙号睿宗,明朝赐谥号襄悼,朝鲜加谥为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葬于昌陵。侄子李娎即位,是为成宗。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李瑈(1417年—1468年),即朝鲜世祖(조선 세조),字粹之,朝鲜王朝第七任君主(1455年—1468年在位)。他是朝鲜世宗李祹嫡次子,朝鲜文宗李珦之弟。其母为昭宪王后沈氏。李瑈生性豪迈,文武双全。世宗时相继受封晋平大君、咸平大君、晋阳大君、首阳大君。景泰三年(1452年)出使明朝,景泰四年(1453年)发动“癸酉靖难”,肃清胞弟安平大君及重臣金宗瑞等的势力,掌握实权。景泰六年(1455年)迫使侄子朝鲜端宗禅位,翌年获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即位初期,他镇压了“死六臣”及胞弟锦城大君等兴起的端宗复辟运动,巩固了统治。他对内加强专制王权及中央集权,修纂《经国大典》,完善典章制度,实行职田法,崇尚佛教,整顿武备;对外两次越境征伐女真,宣扬国威,并在“事大交邻”的原则下与明朝、日本、琉球保持友好关系。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初七日,李瑈传位于世子李晄,次日薨逝,享年五十二岁。庙号世祖,明朝赐谥号“惠庄”。朝鲜加谥曰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葬于光陵。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鲁山君日记]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鲁山君日记],鲁山君、燕山君、光海君王位被废黜,因此不称实录,称“日记”。李弘暐(1441年—1457年),即朝鲜端宗(조선 단종),朝鲜王朝第6任君主(1452年—1455年在位),朝鲜文宗李珦之子,生母显德王后权氏,出生后不久,生母显德王后去世。他于1448年被立为王世孙,1450年被立为王世子,1452年即位。李弘暐的叔父首阳大君李瑈在1453年发动癸酉靖难。1455年李弘暐被迫禅位于李瑈,他虽被尊为太上王,然而处境无异于软禁。1456年,成三问、朴彭年等六位大臣密谋使李弘暐复位,事败,处以极刑,是为死六臣事件。翌年,又有锦城大君图谋举兵推翻李瑈,亦失败,李弘暐也被废黜太上王之位,贬为鲁山君,流放江原道,不久后遇害。朝鲜肃宗年间复位,追上庙号“端宗”,谥号“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葬于江原道宁越郡的庄陵。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实录]。李珦(1414年—1452年),朝鲜王朝第五任君主(1450—1452年在位)。字辉之,是朝鲜世宗李裪嫡长子,朝鲜世祖李瑈同母兄,母昭宪王后沈氏,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月三日生于汉城,永乐二十年(1422年)十月册封为王世子。正统十年(1445年),因朝鲜世宗身体抱恙,开始协助处理政务。景泰元年(1450年),世宗薨于永膺大君李琰府邸,李珦继承王位。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十四日, 李珦薨于康宁殿。庙号文宗,谥号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葬于显陵。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李裪(1397年-1450年),即朝鲜世宗(조선 세종),字元正,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1418年-1450年在位),朝鲜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为元敬王后闵氏。李裪早年受封忠宁君,后进封忠宁大君。永乐十六年(1418年)被立为王世子,同年受禅继位。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颇多建树,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贡献就是创制了朝鲜民族文字——训民正音。在对外方面,与明朝保持了稳定的宗藩关系,与日本实现通商往来,在北方驱赶女真人,陆续设置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奠定了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的朝鲜版图。正统十年(1445年),李裪因病让王世子李珦摄政。景泰元年(1450年)薨逝于永膺大君府邸,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朝鲜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葬于英陵。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李芳远(1367年6月13日-1422年5月30日),即朝鲜太宗(조선 태종),字遗德,朝鲜王朝第三代君主(1400年—1418年在位),也是第一位受中国册封的朝鲜国王。朝鲜太祖李成桂第五子,母亲为神懿王后韩氏。李芳远文武兼备,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科举及第,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功劳颇大,他所策划的最重要的行动就是暗杀郑梦周。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后,他以两次王子之乱的方式铲除异己,进而于建文二年(1400年)十一月十三日即位于寿昌宫。李芳远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永乐十六年(1418年)八月八日,李芳远传位于朝鲜世宗。 永乐二十年(1422年)五月十日,在汉城泉达坊新宫去世,在位十八年,在上王位四年,享年五十六岁。明朝赐谥号为“恭定”,朝鲜为李芳远上谥号为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庙号太宗,葬于献陵 。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李芳果(1357年—1419年),即朝鲜定宗(조선 정종),朝鲜王朝第二任君主(1398年—1400年在位),字光远,即位后改名李曔,是朝鲜太祖李成桂次子,李芳远同母兄,母为神懿王后韩氏。早年出仕高丽王朝,官至三司右使。朝鲜王朝开国后封为永安君,拜义兴亲军卫节制使、三军府中军节制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第一次王子之乱期间,世子李芳硕被李芳远杀害,事后改立李芳果为世子,同年九月,李成桂禅让于世子李芳果,翌年还都松京(今朝鲜开城)。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李芳远发动第二次王子之乱,铲除兄长李芳干的势力,李芳果遂立李芳远为世子,不久禅位于他,成为上王(世宗即位后称“老上王”)。永乐十五年(1419年),李芳果病死于开城仁德宫。享年六十三岁,葬于厚陵。明朝赐谥“恭靖”,朝鲜上谥“温仁顺孝”,但未上庙号。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由朝鲜肃宗追上庙号“定宗”,加谥“懿文庄武”,全称“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 查看详情>>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 [ 佚名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0月27日-1408年6月18日),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李成桂是元朝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夺取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来与元朝、红巾军、倭寇、女真等势力作战,战功显赫,不断获得提拔。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累官至门下侍中(首相),封和宁郡开国忠义伯(简称和宁伯)。1392年,李成桂受群臣推戴,登基为王。1393年奉明太祖圣旨,改国号为朝鲜。1394年定都汉城。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洗高丽王族,对外向明朝称臣,并招抚朝鲜半岛东北面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被尊为太上王。五子李芳远即位后,他出奔老家咸州(今朝鲜咸兴),指挥赵思义等起兵反抗李芳远,兵败后被迫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葬于健元陵。 查看详情>>

后梁春秋 [ 姚士粦 ]

二卷。明姚士粦撰。姚士粦字叔庠,海盐(今属浙江)人,学问奥博、搜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江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另有《陆氏易解》、《后梁春秋》、《西魏春秋》等。《后梁春秋》即是记录五代时后梁的历史,它以后梁续南朝梁为正统,用编年之法,采取史传、旁摭文,因时表事、因事附人,排比具详,但其观点也有偏颇之处。此书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问影楼丛刻初编》本。 查看详情>>

张莹后汉南记 [ 佚名 ]

张莹《后汉南记》四十五卷 ,《隋书·经籍志》:《后汉南记》四十五卷,本五十五卷,今残缺。江州从事张莹撰。《补晋书艺文志》:《后汉南记》四十五卷,江州从事张莹撰。谨案见隋志。旧注云:本五十五卷,今残缺。两《唐志》著录则作五十八卷,均无后字。《隋书经籍志考证》:《世说·言语篇》引荀谞典籍文章,无不征涉,无所就。《文学篇》注服虔明《左氏传》作训解。《初学记·地部》郭丹从武关出谒更始。《人事部》和帝四岁与兄庆出同车入共室。又阴庆以园田钱财分与二弟。《武功部》魏应明《鲁诗》,帝赐以剑玦。《居处部》马援奏铜马法,诏名金马门。《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此为三关。《北堂书钞·后妃部》居危能重。《政术部序》曰,赤精渐微。《太平御览·地部》樊重家素富,闭门城市。《职官部》陈宠为太守,任功曹王涣。《兵部》陈蕃欲诛黄门,谋泄被害。《宗亲部》北海靖王兴为光武抚育,恩爱如子。《珍宝部》安帝见铜人,张陵对以秦始皇时所铸。共十五事,遂题张莹《汉南记》。《续汉郡国志》注《史记集解》并引张莹曰勾亶今江陵也。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