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节韵幼仪 [ 汪志伊 ]

《节韵幼仪》,汪志伊撰。汪志伊,安徽桐城双港人。乾隆中期举人,充四库馆校对。历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工部尚书。嘉庆中,先后出任福建、江苏巡抚,湖广、闽浙总督。清除江浙漕粮积弊,整顿福建地方秩序,在湖北疏河建闸,编辑《荒政辑要》,增设苏州正谊书院,颇多政绩。嘉庆二十二年(1817)被革职永不叙用。次年卒。其采择《礼经》中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编成一书。或三字、或五字,节为韵语,务令易晓。名曰《节韵幼仪》。今据通行本整理。 查看详情>>

家塾教学法 [ 唐彪 ]

《家塾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史上首部以“教学法”命名的理论著作。清代教育家唐彪博采众多书法家和文字学家的精辟言论,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指导,诸多语文教学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此次重新整理出版,对符合当下“大语文改革”教学思想及启蒙教育理念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力求为现代儿童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查看详情>>

训世评话 [ 李边 ]

《训世评话》是朝鲜早期一部非常独特的汉语课本。它既不同于当时朝鲜人学习汉语所常使用的“百、三、千”和四书五经等来自中国的汉语课本,也不同于朝鲜人自己编写的《老乞大》、《朴通事》等“会话体”汉语课本,是朝鲜人李边在采集中国及朝鲜古代“名贤节妇”故事的基础上,译以当时汉语白话,用“评一话体”编撰的一部汉语课本。因此,它无论是在朝鲜汉语教育史上,还是在中国近代汉语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查看详情>>

金璧故事 [ 佚名 ]

此书作者,已难得知。无论《明史·艺文志》 ,还是黄虞稷《千倾堂书目》 、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等目录学著作,皆未提及。而从该书的用典来看,皆取自于先秦至北宋典籍,南宋作家诗文皆未涉及,注中又有“宋朝太宗兴国中”“宋朝仁宗时”之语,可知作者应是元代人。《金璧故事》也属发蒙读物,是供幼童学习作诗和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之用。该书将前人故事或诗文佳句化为七言绝句,每两句为一联,互相对仗,又在其下注明该诗本事或用典出处。对对子能训练学童的智慧才思,打下扎实的基础,方能做好律诗。共记载自春秋以来有史可载的人物故事二百五十余条,其中为人所熟知的有凿壁偷光、项庄舞剑、老骥伏枥、火牛破阵 . 查看详情>>

史鉴节要便读 [ 鲍东里 ]

清鲍东里撰。六卷。四言韵语童蒙读本。起太古开辟,迄南明灭亡。旁注史事,既便记诵,亦可考史。道光年间成书,有同治年间刊本。《史鉴节要便读》是晚清时儿童学习中国历史的教科书。 查看详情>>

乡塾正误 [ 李江 ]

清代李江撰,传统蒙学书籍 查看详情>>

小学韵语 [ 罗泽南 ]

蒙学读本。一卷。清罗泽南著。清光绪五年 (1879)江苏书局重刊。此为初学发蒙之书,就朱熹《小学》一编,撮其大要,辑为韵语,复取古人注疏附于其下,通俗浅易,句短音谐,便于童习。是书重在立教明伦,固多封建迂腐之谈,惟有关立志修身、诚敬力行诸端,今犹可借鉴。 查看详情>>

养正遗规 [ 陈宏谋 ]

《养正遗规》的指导思想《养正遗规》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启蒙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养正,源于《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由卦象所取的名称,义为蒙昧,代表幼儿的童蒙。童蒙应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此书一行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成为清代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科书,获得了清代曾国藩、台湾学人南怀瑾、佛教净空法师等人的推荐,民间也甚流行。 查看详情>>

学仕遗规 [ 陈宏谋 ]

作者雍乾名臣陈宏谋将“先儒格论编采成书”,以“警醒俗学浮靡之弊习,有裨经世利济之实学”。《学仕遗规》在清末民初被列为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 查看详情>>

幼学分年课程 [ 陈惟彦 ]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