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武(1105—1180),字子止,号昭德先生,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冲之子。靖康之乱入蜀。绍兴初进士,调荣州司户参军(《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六五)。十七年,辟为四川总领财赋司干办公事。历知恭、荣、合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一),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为言者论罢。隆兴二年,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寻为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四九)。七年,知扬州(《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乾道初,知泸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五)。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宋史》卷三四《孝宗纪》二)。五年,知兴元府(同上书卷一七六《食货志》上四)。六年,改淮南东路安抚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二九)。后卒于嘉州。晁公武学有源流,读书广博,又经历事多,故为文“能言当时理乱兴丧之由,而明乎得失之迹;道往事,诵遗风,而又能达之乎文辞以传”(《文献通考》卷二三八引刘光祖序)。诗亦清丽豪健,如“吹散前村一杯酒,满江风雨不相饶”(《诗扇》),“只言天下少霖雨,不知隆中有卧龙”(《诸葛亮》)。著有《昭德晁公文集》六十卷(《文献通考》卷二三八),今已佚。又撰《郡斋读书志》二十卷,为宋代重要的目录著作,今存。《全宋诗》卷一九三一录其诗十三首。《全宋文》卷四六六○收有其文。除《郡斋读书志》外,所著尚有《易诂训传》十八卷、《尚书诂训传》四十六卷、《毛诗诂训传》二十卷、《中庸大传》一卷、《春秋故训传》三十卷、《石经考异》一卷、《稽古后录》三十五卷、《通鑑评》十卷、《老子通述》二卷、《昭德堂稿》六十卷、《嵩高樵唱》二卷等。惜均不传。事迹见《南宋馆阁录》卷八、《宋诗纪事》卷四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六五。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刻4卷本,赵希弁据自己藏书写成《读书附志》1卷,录衢州本姚应绩增加的一些书编为《读书后志》2卷,又另撰《考异》,一并刊行,是为袁本。衢本、袁本自宋代刊刻后,久已绝迹,仅赖抄本流传。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海宁陈师曾得袁本不全抄本,刻为袖珍本。嘉庆二十四年(1819),汪士钟得瞿中溶的旧钞衢本,请李富孙详校刊行。清末王先谦又据陈师曾所刻袁本,与衢本对勘,整理成新的衢本。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故宫图书时,发现宋淳熙刻袁州真本,1931至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收入《续古逸丛书》,《四部丛刊》3编。晁公武(约1105—1180),字子止,中国宋代澶州清丰(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世居京师昭德坊,故世称昭德先生。本书分经、史、子、集四部45类。每部有总论,即大序,每类有小序。小序末标明,均编入每类第1部书的提要之内。提要的形式和内容,大体仿《崇文总目》,而偏重于考证。在每书之下,或述作者略历,或论书之要旨,或辨明学派渊源,或胪举不同学说,并加考订,为后世了解宋代及宋代以前的古籍,提供了依据。本书不仅是宋代有名的提要目录,也是中国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目录。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