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体(1601~1679),明末律宗千华派第二祖。云南楚雄人,俗姓许。字绍如,后改为见月。幼精通绘画,尤擅长画观音大士像,有小吴道子之称。十四岁时父母双亡,由伯父抚育。后念世相无常,乃为道士。三年后,于剑川赤岩岩从一老僧习华严经,读世主妙严品而得省悟,遂依宝洪山亮如出家。不久,因景慕三昧寂光律师,乃东行,从其受具足戒,并为上座,代讲梵网经。曾检阅四分律等律藏,若有壅滞不明之处,则向佛祷求解义。寂光临将入寂,付嘱紫衣和诸部戒本,师遂绍继其法席。尔后,遵律施行受具、结界、安居,见闻者咸称叹师为南山道宣之再世。明清之际,戒法沦丧,纲纪荡然,师力挽狂澜,以身示范,颓堕之风,卒为所革。师曾修般舟三昧九十昼夜,共两次,以为众人之楷模。并遵只园精舍之遗制而建石戒坛,开坛说戒,受戒者颇多。又尝应诸寺之礼请说戒,道俗老幼盈途,法席之盛为近古以来所未见者。师身形高大,顶有肉髻,声如洪钟,貌似古佛,自谓从南鸡足山来,故世称师乃迦叶尊者之化身,多灵奇之事迹。康熙十八年示寂,世寿七十八。著作有毗尼止持会集十六卷、毗尼作持续释十五卷、传戒正范四卷、大乘玄义、沙弥尼律仪要略、一梦漫言等十多种。前二部著作,于乾隆二年(1737)依福聚之奏入藏。[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上、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卷七、新续高僧传卷二十九、一梦漫言卷下、明季滇黔佛教考卷一(陈援庵)]
全称《三坛传戒正范》。律学著述。明末清初读体撰。四卷。系传戒之章程。据弟子戒显序称,读体感于仪轨“疏慵失准”,故撰辑本书。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含初坛授沙弥戒、二坛授比丘戒、三坛授菩萨戒前请戒忏悔仪三章;后一部分含初坛传授沙弥戒、二坛传授比丘戒、三坛传授菩萨戒正范三章。本书问世后,广受僧界推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查看详情>>
律学著述。清读体集。十六卷。据作者自序称,此书是“搜诸部之精要,详明止持之大成”。又据《凡例》载,此书所宗为南山律宗的《四分律》,明二百五十戒相。在每一戒相之下,又“约以八科”:一制戒缘起、二依律释文、三结罪轻重、四兼制余众、五应机随开、六会采诸部、七经论引证、八附事便考。卷一先依贤首宗,“略开七门”:一教起因缘、二藏乘所摄、三教义通局、四辩定宗趣、五教所被机、六总释题目、七别解戒相。自卷二始,分别解释戒相,共分八类:一、波罗夷法四条;二、僧伽婆尸沙法十三条;三、不定法二条;四、尼萨耆波逸提法一百二十条;五、波逸提法九十条;六、波罗提提舍尼法四条;七、众学戒法一百条;八、灭诤法七条。此书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汇入《嘉兴藏》刻板流行,后又收入清《龙藏》。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