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宗师(?—823或824),字绍述,行第一,故称樊大。远祖居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祖父咏迁居河中府河东县(今山西永济),故为河中人。初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分司东都。转太子舍人。九年十月在东都洛阳为孟郊料理丧事毕,即受郑馀庆之辟,入兴元幕,迁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兼检校水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十五年正月宪宗卒,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还,以言事获谴,出为绵州刺史。长庆元年,征拜左司郎中,复出为绛州刺史。有治绩。长庆四年进谏议大夫,未拜卒。樊宗师穷究经史,勤于艺学,兼晓军法声律。所作诗文,务求词句艰涩刻深。李肇《国史补》卷下谓“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而韩愈极为推崇其独创精神,赞美其文“必出于已,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而能做到“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实则欧阳修已指出其文多学《尚书·盘庚》篇,非皆必出于己(《韩昌黎文集校注》引)。所作《绛守居园池记》、《蜀绵州越王楼诗序》,文字佶屈聱牙,不可句读,虽屡经后人注释,且汇成《樊谏议集七家注》,读之仍难了了。然《千唐志斋》收录其所撰《樊涚墓志铭》,作于贞元九年,通篇无晦涩语,知其前期文风不若后期之刻意雕琢。宗师著述甚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春秋集传》一五卷、《魁纪公》三○卷、《樊子》三○卷、《樊宗师集》二九一卷。均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其“为文而晦涩若此,其湮没弗传也宜哉”!今《全唐文》卷七三○录文一篇,《千唐志斋》收墓志一篇,《全唐诗》卷三六九收诗一篇。生平事迹见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荐樊宗师状》、《与袁相公书》及《新唐书》卷一五九本传等。
一卷。唐樊宗师撰。樊宗师,字绍述。河中 (今山西永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 (808)举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后历任金部郎中、绵州刺史、左司郎中。又出为绛州刺史,有政绩,迁为谏议大夫,未到任而病卒。其文章力求出新,晦涩难懂,被称为 “涩体”。但韩愈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称誉其文章“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其作品较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 《春秋集传》十五卷、《魁纪公》三十卷、《樊宗师集》二百九十一卷,但大多已亡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九存其《蜀绵州越王楼诗》一首并序。《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存其文 《绛守居园池记》一篇。清孙之騄有《樊绍述集注》二卷。此书为樊氏为新居园池作的记,因其文辞晦涩,元赵仁举、吴师道、许谦为其记作了注释注。此书原有作者自注,但仅略注亭榭之名,其文意仍不明了,所以好奇者多为之作注、唐时有王晟、刘忱二家,其注早已失传,故赵仁举、吴师道、许谦先后为其补注。《绛守居园池记》一文仅七百七十七字,而众说纷纭,终无定论,以其相传既久,如古器铭识,虽不可音释,而不得不谓之旧物,赏鉴家亦存而不弃。有明刊大字本、明袖珍本、《续金华丛书》 本、晴川八识本、《四库全书》本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