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Heine,1797—1856)德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理论著作有《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论法国的画家》、《论浪漫派》、《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等。在海涅美学体系中一个鲜明的观点是他反对当时占据德国文坛统治地位的消极浪漫主义。尽管他的诗歌创作也没有完全摆脱上述的影响,但他提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主张,指出文艺女神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开花的、不矫揉造作的、真正德国的女孩子,不应该是苍白的尼姑和夸耀门阀的骑士小姐。”他批判了施莱格尔兄弟和蒂克的创作主张,实质上他们是借宗教的艺术品和退回远古去弥补现实的浪漫派理论上的不足。这样做只能引导艺术脱离现实,回到原始、野性、幼稚的中世纪时代。基于这种观点,他对歌德和席勒孰优孰劣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席勒更靠近现实世界,所以席勒是应该被赞美的;而歌德派认为艺术与宗教、道德没有关系,是个遗世孤立的第二世界,因此是不可取的。事实上,现实世界应该占据首位。在对歌德的评价上,他认为歌德的世界观是泛神论,是无差别主义者。他从神的角度去评判歌德,当然无法得出公正的评价。事实上,海涅自己也没有摆脱对神学的信奉,因此他尽管是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特别是与马克思结识之后,对共产主义学说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始终没有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彻底决裂。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开始消极了,这就是证明。
海涅坚持文艺必须忠实地反映现实,坚持艺术必须具备本质的真实。他看到艺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这是办不到的。人们强调的所谓艺术的客观性那只是谎言,描写过去而不带自己感觉的色彩,那是不可能的。他认为流行的所谓“镜子说”那只是似是而非的美学观,因为这容易使人对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发生误解。艺术中的自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的形象。任何艺术创造都包含着主观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海涅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非常精到之处,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就是说,艺术品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但他又认为那种自然形象是人们心灵生来就有的,这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中。
海涅的世界观是复杂的,他的文艺观也存在着他本人所无所解决的矛盾。他早期的抒情诗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诗与现实的矛盾很尖锐,诗中的理想王国与德国黑暗的现实构成鲜明的对照。三十年代以后,他转向了现实主义,创造了《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西里西亚织工之歌》等不朽的诗篇。这个时期他特别推崇莎士比亚,曾经为莎士比亚剧中女性人物铜像集写了解说词,并高度评价了莎士比亚。他认为莎士比亚有把握世界、表现世界的才能,说他只要看到外界现象世界的最小断片,便立刻理解这个断片与整个普遍的关系,他能从最广泛的范围和最深刻的集中点上来理解事物。海涅从莎士比亚作品中领略了艺术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的审美特征。尽管这种认识还是朦胧的,但在理论上却是有启迪作用的。后来人们对艺术本质的把握,是离不开那些在理论上不断探求的先哲们的。
海涅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积极成果,并且具备革命民主主义的色彩。但由于唯心主义,特别是神学世界观的影响,使他在理论上没有达到时代的高度。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