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丰润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
  • 出生日期:1898年11月9日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1898年11月9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他的父亲丰𨱑是清代末科举人,后因废科举在家设塾授徒。丰子恺六岁跟父亲诵读《千家诗》、《三字经》。九岁时,他父亲病故,由他母亲钟氏抚育成人。

丰子恺自幼对绘画有兴趣,十岁影描芥子园画谱人像。1914年十六岁小学毕业。同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丰子恺在校图画成绩优异,受到美术教师李叔同的赞赏。李叔同是著名的艺术家,丰子恺决心追随李叔同学艺,终生从事艺术事业。他又在业余时间向李叔同学习日文。

第一师范的语文教师是著名文学家夏丏尊。由于夏丏尊的指导和鼓励,丰子恺开始学习写作,培养了日后写作散文的兴趣。

1919年丰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因家境贫困,未能继续升学。同年秋,他和同学刘质子、吴梦非一起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该校美术教师。

1921年春,丰子恺得到亲友的资助去日本游学。起初他在东京学习西洋画和提琴,同时补习英文和日文。后来曾到横滨等地去参观画展。他在日本只学习了十个月即因经济困难不得已回国,复任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教师。

1922年夏,丰子恺应夏丏尊邀请去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同时在宁波第四中学兼课。丰子恺在春晖中学执教两年多期间内,开始尝试用毛笔和宣纸作画;所作画或借用古诗词的意境,或反映儿童生活。他的画风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也受中国画家陈师曾的启发。丰子恺在《太平洋画报》上看到陈师曾的小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作品,感到寥寥数笔,余趣无穷,为之心折。

丰子恺的画稿,融会各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同在春晖中学任教的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等对他的画都非常赞赏。1924年丰在朱自清和俞平伯合办的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第一次发表了他的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1924年春晖中学同人与校长经亨颐意见不合,集体辞职。丰子恺和其他教师一起带了一部分学生到上海创办立达中学(后称立达学园),主张用“爱的教育”教育学生。1925年秋,他的《子恺漫画》在郑振铎编辑的《文学周报》上发表。1926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子恺漫画》。朱自清曾为它作序。序中写道:丰的一幅幅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1]。

丰子恺观察儿童生活细致入微,如他画的《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瞻瞻的脚踏车》等,使观众久久难忘。丰子恺作的某些社会现象漫画,寓意也很深刻。他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由于无力喂养自己初生的婴儿,不得不把他舍送到育婴堂去,路旁的母狗反而能哺育自己的小狗,于是画出《最后的吻》。

丰子恺说他自己的漫画创作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词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的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的时代。但又交互错综,不能判然划界,只是我的漫画中含有这四种相的表现而已。”[2]

丰子恺既作漫画,又写随笔。他写的若干篇短小的散文,集结为《缘缘堂随笔》印行。

丰子恺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他的画和散文有不少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说明他有“为人生而艺术”的一面;但也有一部分反映了他出世的佛家思想。他所尊重的老师李叔同于1918年在杭州虎跑大慈寺出家,法名弘一。这件事对年青的丰子恺思想影响极深。十年以后,丰子恺三十岁生日那天,他在上海江湾立达学园宿舍竟然出人意料地举行仪式,宣称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并取法名婴行。1928年为祝弘一法师五十寿,丰子恺绘成“护生画”五十幅出版,由弘一法师题字。以后每隔几年出版一集《护生画集》,直至第六集。1931年他又由弘一法师介绍,为厦门南普陀寺广洽法师绘释迦牟尼佛像。

自1925年至1929年,丰子恺在立达学园负责美术教学。这期间,还先后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上海艺术大学、澄衷中学及淞江女子中学兼课。

1929年丰子恺担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1930年他和夏丏尊、章锡琛等合作编辑《中学生》杂志。自1933年开始,他长住故乡石门湾“缘缘堂”,专门从事绘画和译著。他时常往来于上海、杭州、石门湾之间,直到抗战初期。在这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他出版了许多漫画集和译著,如《子恺漫画选》、《儿童生活漫画》以及散文集《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等。另外,他还写作和翻译了一些美术理论和音乐方面的书籍。他的艺术理论著作深入浅出,很受读者欢迎。

1936年10月,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丰子恺也参加了文艺界团结御侮的活动,在鲁迅、巴金等拟定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上签了名。

1937年11月6日,丰子恺正在“缘缘堂”作画,石门湾突遭日机空袭,当晚他携全家老小十人在潇潇暮雨中与“缘缘堂”匆匆告别,走上流亡的旅途。途中几经波折,全家于1938年到达桂林,他遂在桂林师范任教。1938年底,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邀约,往广西宜山浙大讲学。1940年南宁失守,他又随浙大迁往贵州遵义。1941年秋,在浙大升任副教授。丰在遵义时应开明书店要求,重绘在抗战期间散失的漫画,共四百二十四幅,分编成:一、 古诗新画;二、儿童相;三、学生相;四、民间相;五、都市相;六、战时相。总名《子恺漫画全集》,于1945年出版。1940年,他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译成日文,在日本创元社出版。

1941年11月,丰子恺带领全家去重庆,就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任教务主任。1942年暑假后,他辞去艺专职,在重庆沙坪坝自建“沙坪小屋”,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抗战后期,他曾到泸县、自流井、乐山、长寿、涪陵、南充、内江等地旅行,并开画展。1946年7月3日他率全家离开重庆,取道成都越秦岭,于9月25日抵达上海。由于他的“缘缘堂”旧居早已在沦陷期间被毁,全家迁居杭州西子湖畔。1948年9月,他和开明书店的章锡琛结伴同游台湾阿里山、日月潭,11月回到厦门短住。1949年3月,丰子恺闻解放大军即将南下,于4月令家属先回上海,他自己则因事绕道香港,再由香港飞回上海。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丰子恺作了《百年难逢开口笑》的画幅,以志庆祝。1950年出版了他所作的《绘画鲁迅小说》4册。他从事翻译,译了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和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

1952年,丰子恺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954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195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就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1962年被选为上海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

晚年丰子恺仍坚持作画和翻译工作,1975年9月15日患肺癌去世。

丰子恺作品

一粒糖 [ 丰子恺 ]

丰子恺先生的一部散文作品集,作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尊重一切生命,爱惜一切生命,于是字里行间渗透了生命诗性,让人暂离尘世,诗意栖居。 本书完整收录丰子恺饮食散文集,食材火候中充盈着哲思之美、幽默之美、童心之美。饮食散文之外,本书另收录了丰子恺谈儿女的散文数篇,语句俏皮生动,令人莞尔,尘念全抛。 查看详情>>

艺术趣味 [ 丰子恺 ]

丰子恺著。本书内容包括:对于全国美展的希望、从梅花说到美、从梅花说到艺术、艺术鉴赏的态度、新艺术、为什么学图画、美与同情、绘画之用、儿童画。 查看详情>>

静观人生 [ 丰子恺 ]

这是一位大师笔下的人生。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 查看详情>>

禅外阅世 [ 丰子恺 ]

《禅外阅世》是丰子恺先生用禅意去感悟人生心得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艺韵书香、如烟往事、人生如梦、心与物游等五部分,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一些人生随笔。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伯,舍身的,宗教的行为,皆建筑在这一点心上。故佛教的要旨,被包括在这个十六字偈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查看详情>>

活着本来单纯 [ 丰子恺 ]

丰子恺著。全面收录《渐》《大账簿》《梦痕》《给孩子们》等55篇经典佳作,一本书阅尽丰子恺散文精华。漫画原版复制,典雅可爱,采用特种纸印刷,色彩雅致,触感温润,可堪赏玩。有趣、 有心、有情的人生哲学。 在心情低谷时翻看,给人以温暖与悲悯;在事情顺境时闲读,又像一阵凉夜清风,不至昏头脑。 不要因为世界太复杂,而背叛了你的单纯。 活着这回事,本来是如此单纯。 所谓单纯,不是幼稚的天真,而是一种超越了世故,知道人世间种种矛盾、种种问题,种种细微的心理计较。但超过这一层,一种超乎其上的平视,达观看待这个世界,然后游戏其间。这是非常豁达的心胸,一种超越的态度和智慧。 查看详情>>

缘缘堂随笔 [ 丰子恺 ]

中国现代散文家丰子恺的散文集。1931年出版,内收散文20篇。在集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观察和描写,抨击了世俗中人性的自私与虚伪,表达了对淳朴人性的向往以及企图超越现实人生的思想。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对于社会生活的庸俗与腐朽进行抨击的作品,像《剪网》、《楼板》、《姓》等篇。作者在这里深刻地描写出了物质利益对人的心灵的束缚,表达了摆脱这束缚的愿望。第二通过描写儿童世界歌颂优美纯朴人性的作品,如《儿女》、《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篇。第三表达人生短暂试图以艺术超越现实获得永恒的作品,像《自然》、《天的文学》、《晨梦》、《艺术三味》等等。散文集在艺术上代表了丰子恺早期的风格特色,它往往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以朴素洒脱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了真挚自然的感情,有一种淡泊飘逸的风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