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1746年10月17日——1809年6月24日)清经学家、文学家、地理字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出任贵州学政。贵州偏僻缺书,他给各书院添购了大量经史文集,使当地士人能学习经史。任满返京时,在上书房供职。后因与同僚不合,以弟丧为由辞归。嘉庆三年(1798)时,以批评朝政,遣戍伊犁,日之后,即被释放回籍,改号更生居士,从此家居撰述至终。从学于朱筠,与戴震、邵晋涵、王念孙等交往。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卒于家中。
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之学。论学之作很多。沿革地理方面著作有:《三国疆域志》二卷,《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另外纂修《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五十卷,张之洞《书目答问》评论此书:“一统志浩繁,此即其摘本。”洪亮吉生活的时代,人口增长很快,乾隆六年(1741)全国人口仅1. 4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已达3亿多。洪亮吉以当时人口密集地区为例,提出30年人口增加5倍,60年人口增加10倍的推算(《洪北江遗书》“意言·治平篇”)。这与西方马尔萨斯(1766—1834)所说:“人口如果没有受到抑制,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倍”的结论相似。更为重要的是,两人都指出如果不加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大大超过物质增长的速度,这就可能蕴藏着社会危机。针对这一危机,洪亮吉提出用“天地调剂之法”、“君相调剂之法”来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君相调剂法”主张“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析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以赈之。”这与马尔萨斯提出通过“各种不卫生的职业、剧烈的劳动和受严寒盛暑的煎迫、传染病、战争、瘟疫和饥荒”等方法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是根本不同的。总之,洪亮吉在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人口地理学”中,有敏锐而独到的见解。
安徽地方志。清鲁铨等修,洪亮吉等纂。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铨号选堂,江苏丹徒人。乾隆进士,官宁国知府。亮吉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已著录。宁国府创志于宋嘉定,至清乾隆凡六修。本志成于嘉庆二十年(1815),记事止十三年,约二百二十万字。卷首有汉至清宁国府全境图等五幅。图中新旧地名对照,古今沿革一目了然。有刘光显所绘北楼等二十三幅山水画,绘制精巧,堪称佳作。正文分沿革、疆域、职官、选举四表,舆地、营建、食货、学校、武备、艺文、人物、杂志八志,共十二门,含山、水、古迹、冢墓、寺观、田赋、户口、物产、名臣、宦迹、纪闻、旧志源流等五十目。表详而精,考证必求其是。沿革表列唐虞夏至清,并有汉至清大事记,祥异附后,山记有陵阳、敬亭、麻姑等六百六十余座山、峰、岭、岩,水载青弋江、泾水等百余处。记翠亭、铜井等百余处名胜古迹、百二十余处古墓、三百二十余处寺、观、菴,为颇有价值的考古、旅游资料。职官、选举、人物中所记人物多达八百余人。该志出自名家之手,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为清代方志佳作。有清嘉庆二十年刻本,民国八年(1919)泾县翟氏宁郡清华斋影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查看详情>>
文别集。清诗文集洪亮吉(1746-1809)撰。八卷。亮吉有《洪北江诗文集》已着录。此集系《洪北江诗文集》中之一部分,约十三万字。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收文百余篇。皆系贬赴伊犁途中及其后所作,多为论学、论史及舆地之文。《昆仑山释》、《西海释》等舆地文字较精,亮吉据史书所载,尤以实地考察,论其山、海之地理位置、源流、特点,名称之由来及变化,多证前人所未及。《释玺》《释珠》诸音韵训诂之作,推求文字本训,可证许氏《说文》之不足。《天山赞》、《冰山赞》诸篇,描绘出祖国西北地区奇异风光。《春秋十论》等论史之着,尤有独到之处。乙集所载为骈文。文笔通畅,有奇气。通行有《四部丛刊》本,(题为《洪北江全集》)系据乾嘉间刻六十六卷本影印。民国年商务印书馆发行《洪北江诗文集》本。 查看详情>>
别集。清代洪亮吉撰。甲集10卷,乙集8卷。亮吉字君直,号北江,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官贵州学政。嘉庆二年(1797)贬伊犁,次年获释,后从阮元修《续资治通鉴》。洪长于舆地、考订,亦工诗文。是集为其手定,文甲集有《意言》和考、释、传、序之文。乙集卷2有辞赋之作,如《七招》、《过旧居赋》、《伤知己赋》,仿骚重情,不为理障。余为杂文,连珠等。洪擅骈偶,希踪八代,继轨六朝,与骈偶大家孔广森齐名。有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节署刻本,《四部丛刊》即据此影行。另有《四部备要》(据《北江遗书》)本。 查看详情>>
诗论。清洪亮吉撰。六卷。亮吉有《洪北江诗文集》已著录。此编有仅刻前四卷或后二卷者,皆非全书。内容以论诗为主,亦有论及文、赋者,又有不少精确之考订。论诗以“性”、“情”、“气”、“趣”、“格”为等第,谓“诗文讲格律,已入下乘”。作者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唐杜牧的诗能“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的诗要学古人的复古主张,对袁枚的“性灵说”亦表不满。前四卷为撰者晚年写定,后两卷是其子续刻遗著时整理而成。 查看详情>>
《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一作《拟晋南北朝史乐府》,凡二卷,诗110首,由诗歌本文与注释两部分组成。洪亮吉《两晋南北朝史乐府》在史事的描写对象方面,虽然已点明为“晋南北朝”,但其实则与李东阳《拟古乐府》、尤侗《明史乐府》不无关系,对此,附于《两晋南北朝史乐府》卷首的管干珍之《跋》已有所言。其云:“夫今之乐府,铁崖(杨维桢)始之,茶陵(李东阳)继之,悔庵(尤侗)又继之,稚存洪子曰:吾之为乐府也,祖此矣。”此则表明,洪亮吉的《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与李东阳《拟古乐府》、尤侗《明史乐府》乃是具有明显的承续关系的。但就所选取的史事而言,《晋南北朝史乐府》所描写的对象,与李东阳《拟古乐府》中的“两晋南北朝”部分并无重复者。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