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时称贾生。十八岁时以能诵诗书属文而闻名,后为河南守吴公召置门下,文帝即位之初,闻吴公治政为天下第一,又曾师事李斯,故征以为廷尉。经吴公推荐,贾谊得为博士。时年仅二十余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参议诏令,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即尽为之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超迁为太中大夫。贾谊以为汉王朝建立已二十多年,天下安定,故应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并提出更定律令及诸侯悉就国等建议,得到文帝的赏识,欲以为公卿,但遭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等重臣的反对,他们指摘贾谊“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本传》)。文帝只好疏远贾谊,让他去做长沙王太傅。贾谊在赴长沙途中过湘水作《吊屈原赋》,借凭吊先贤哀悼自己的不幸。在长沙时又作《服鸟赋》,表露自己内心的怨愤与悲伤。后来文帝思念贾谊,又特地召见他,问鬼神之事于宣室,君臣谈至夜半。贾谊随即被拜为梁怀王太傅。他先后多次上疏陈治安之道,他认为应该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攻掠。这些主张对当时和整个汉代的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史家称这些奏疏为《治安策》。贾谊还著有《过秦论》,深刻地揭示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文帝前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失职,岁余也悲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的著作有《贾子》五十八篇、赋七篇。今传《新语》是后人纂辑的贾谊著作汇编。贾谊的思想博采异说,而折诸儒家。他的政论文章气势磅礴,感情深切,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鲁迅曾称《治安策》和《过秦论》“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也称《贾子》,西汉贾谊政论著作,共10卷58篇(今缺两篇)。隋唐以来多有散失,又多次整理,有人怀疑现存本可能有后人编补,但大体可信。内容主要是根据秦朝灭亡的教训和西汉初的政治经济状况,向汉初统治者建议的长治久安之策。“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过秦论》下)。在《大政》、《过秦论》、《俗激》、《六术》和《道德说》等各篇中阐述了民本政治伦理思想,提出“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等命题,认为“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大政上》);强调“施仁义”、进行德化教育对于取得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维护其统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强调“定经制”,将“忠孝”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