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钧(1766-1814),清代诗人。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临川(今属江西)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屡试不第。家贫,与母亲侨居江淮。应曾燠招,寓题襟馆中。有才华,负诗名。与吴嵩梁同为翁方纲弟子。江西诗人蒋士铨之后,当首推乐、吴二人。与吴嵩梁诗相比,乐钧诗更侧重刻划内心感情,如律句:“吟苦渐无花思发,情深惟有月明知。”(《心》)“千斛泪珠时一泻,半缘怀古半思乡。”(《目》)“少日过同飞电疾,情天剩有夕阳红。”(《绿春》)均写得细致入微,深挚动人。他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乐府歌行,真实地勾画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如《刬草行》描写贫瘠之地的百姓受租赋盘剥、官吏敲榨、生死难保的处境;《观音土行》展示灾年中百姓以土果腹的悲惨情状;《买凶》揭露富人杀了人,买穷人代为抵罪的事实;《木簿行》指斥为皇室运载木材的木簿一路横冲直撞、骚扰人民的罪行;《鸦片烟》记述当时鸦片的流行及其对国民的危害,等等。这些诗,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此外,《断肠草》、《械斗》、《联袂轻生》之类描写民俗风情的篇章也都反映出一定的现实内容。
乐钧也工词和骈体文。其词善于抒情,造语冷俊,炼意出奇,〔百字令〕《将至涿州五叠前韵》、〔南乡子〕《题水南村舍图》等可为代表。其骈文绮丽,与张惠言、王昙、李兆洛等并称为清代骈文“后八家”。
著有《青芝山馆诗集》22卷、《断水词》3卷、《骈体文》2卷,还有《耳食录》12卷、《二编》8卷。
文言小说集。清乐钧撰。初编十二卷,续编八卷,坊刻石印本五卷(残帙)。钧原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嘉庆举人,翁方纲弟子。工诗,有才名,书法家。《清史稿》及《清史列传》有传。著有《青芝山馆诗文集》。此编成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约十余万字。所记故事皆传奇逸闻、鬼狐志怪等“耳食”之言,故以之名书。作者落拓一生,同情民间疾苦,揭露出“乾隆盛世”的某些阴暗面。师承《聊斋》,颇得蒲氏笔意。如《南野社令》乃据《聊斋·王六郎》敷衍成篇,写渔夫水鬼故事,《青州贾》言丙丁相约合资贸易,至期丁死,泯形相亲,亦本《聊斋·叶生》魂从知己故事。然皆不如《聊斋》感人。作品以才子佳人幽婚故事为多,《夕芳》、《湘女》为此类传说之有文采者。《上官完古》写完古夜间远行,闻鬼哭甚哀。问之,鬼乃历诉地方官吏“贪残如狼虎,数年工役繁兴,科派乡里, 日役丁男数千而少给其食”的凄惨景象,鞭辟入里,极为深刻。他如《张将军》以盗言盗,盗不可捕;《田卖鬼》写素不畏鬼,伏鬼卖鬼之主人公,皆有一定思想意义,《痴女子》写少女读《红楼梦》,反复数十百遍,痴迷泪尽,父母焚其书,女子连呼宝玉而逝的传说,距《红楼梦》初刻程高本不过二三年,可做红学研究资料。有乾隆末年梦花楼刊初编《耳含录》单行本,嘉庆间刊二编单行本,道光元年青芝山馆刊本及同治十年敦仁堂刊本(初、二编合刊),此外有《清代笔记丛刊》本及《笔记小说大观》本,皆五卷删节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