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又名宝凯,以字行,别署南亭亭长、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江苏武进人。父翼辰(申之),二十七岁卒。李伯元时年六岁,由堂伯父李翼清(念仔)抚养。翼清历官山东肥城和胶州等县知县、兖州同知、东昌知府、山东候补道,伯元及其母、姊随侍任所。光绪十八年(1892)翼清辞官归里,伯元一家亦随返故乡。不久,伯元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光绪二十年翼清去世,伯元一家失去接济。伯元为养家计,于光绪二十二年前往上海,先后创办《指南报》(1896年)、《游戏报》(1897年)、《海上繁华报》(1901年),是近代小报的奠基者之一。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开经济特科,李伯元被侍郎曾慕涛举荐,婉辞不应,时论有“征君”之誉。光绪二十九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杂志,为清末四大小说杂志之一。以劳累过度,又有烟癖,以致壮年而卒,年仅四十岁。
李伯元工诗、文、书、画、篆刻,而以小说成就最大,与吴趼人、刘鹗、曾朴并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作家。各类著作有十余种。以《官场现形记》六十回为其代表作。该书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对清政府“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在艺术上则创造了“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的蝉联结构。因而“骤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者亦接踵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此外,尚著有长篇小说《文明小史》六十回、《活地狱》三十九回、《中国现在记》十二回、《海天鸿雪记》二十回;弹词《庚子国变弹词》四十回、《醒世缘弹词》十四回;剧本《前本经国美谈新戏》十八出;杂著《南亭笔记》十六卷、《南亭四话》八卷(包括《庄谐诗话》四卷、《庄谐联话》三卷、《庄谐词话》和《庄谐丛话》合一卷)。诗歌和谐文则散见于当时报刊。生平事迹见吴沃尧《李伯元传》(《月月小说》第一卷第三期)、顾颉刚《〈官场现形记〉之作者》(《小说月报》第十五卷第六期)、孙玉声《退醒庐笔记·李伯元》、李锡奇《李伯元生平事迹大略》(《雨花》1957年4月号)等。
章回小说。近代李伯元著。四十三回。由十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描写了晚清中国山西、江苏、安徽、湖南、浙江、山东、陕西、直隶等省的十二个州县衙门,通过典型案例集中揭露了封建官府是“阳世的地狱”。有胥吏衙役两面讹诈,设圈套陷人于狱,逼得当事双方倾家荡产;有以清官著称的县官,惯用酷刑,遇讼案,无论屈直,均加毒打。酷刑逼供之下,冤、假、错案不断产生。书中还叙写了敲诈勒索的稿案、书办,横行无忌的捕头、牢子,乃至诡计多端的讼棍、地保之流的种种罪恶勾当。是书从审理诉讼监狱方面实录晚清官场的黑暗腐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暴露衙狱黑暗的小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初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至三十二年三月《绣像小说》杂志第一期至七十二期。每回有愿雨楼评语。作者写至第三十九回,患病去世,由吴沃尧续写第四十回至四十二回,欧阳钜元续写第四十三回,未完。近有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校订整理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订重印。 查看详情>>
清李宝嘉撰。一卷。宝嘉有《官场现形记》已著录。此编收词话四十七则,约一万五千字。大多为清末词坛趣闻逸事: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崇洋习气,如泛填日本名词等;有的讥讽奸商贩米出洋;有的嘲弄校长渔色。所记皆一时谈资,词坛花絮。其间也偶记清初词人,如云朱竹垞咏美人词、吴梅村所填《金缕曲》(万事催华发)为绝命词。而所载“甲午中东之役,朝鲜武臣某,兵败自刎,从容赋绝命词”云云,对研究域外词颇有助益。是书《词话丛编》新版据《南亭四话》本收录。 查看详情>>
长篇谴责小说。清末李宝嘉(伯元)著。共60回。撰于1901至1905年。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小说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太后,下至佐杂小吏等一百多个大小官吏,并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官僚们的各种恶行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或侵吞公款,贪赃枉法;或卖官鬻爵,大发横财;或名“剿匪”,实则害民;或冒名得官,寡廉鲜耻;或媚外惧洋,奴性十足。作品有如一幅封建社会末期官场的百丑图长卷,触 及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小说在写作方法上仿效《儒林外史》又有所发展,充分运用了夸张、漫话式的讽刺手法,往往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的音容体态勾勒出来;又善于描写细节,使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故其后效仿之作颇多,蔚为大观。 查看详情>>
章回小说。近代李伯元著。六十回。内容广泛反映维新运动时期之社会状况,从下层群众到豪绅官僚,从维新党到守旧党,从内政到外交,无不涉及。清廷官吏,昏庸腐朽,对于洋人百般逢迎。知府傅彦登,定了一条法规:“得罪了外国,都要重办。”书铺商人王毓生,捐资办学,被自称维新派的日本留学生悔生拐骗了三百两银子。饶鸿生赴美国、日本大玩一通,用掉二万两银子,一无所获。秦凤梧购买机器遇骗局,花光了公款。施风光以一千两银子,“运动”了一个洋务局会办。黄世昌将自己妻子送给制台大人两天两夜,进行“按摩”,弄到了一个银圆局提调的美差。朝廷提倡“立宪”,派平正出洋考察,表面一清如水,却暗中收受稀世之珍。写出了晚清官场的“群丑”图,表现了作者的改良主义思想,但对义和团运动有偏见。光绪二十九年(1903)《绣像小说》创刊号开始连载,至第五十六期刊完。光绪三十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1955年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先后重版印行。 查看详情>>
十二回。不题撰人。题“编译者:李伯元”。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季秋科学会社刊,标“殖民小说冰山雪海”。 小说叙述一群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田八郎、潘九郎、季二郎等痛感中国积弱贫穷,希望到海外寻找一块新的殖民地。他们筹集了十五艘轮船组成舰队,率各类男女万余人,浩浩荡荡从泉州出发。航行到北纬四十八九度,遇到一巨大冰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在北纬六十一二度又遇到无边无际的雪海。由于浓雾奇寒和冰海阻隔,他们折向南行,在南纬五十七度又见到整个岛屿一片火海的奇观。他们继续南行,终于找到了一块渺无人烟而又葱茏富饶的乐土。在这个岛屿上,他们辛勤劳作,建立了一个“无一切种族界,无一切宗教界,无一切富贵界,无一切贫贱界,无一切政治界”的“共同社会”。 居住在美洲的犹太人和黑人,备受种族歧视,他们佩服震旦人驾舟出海,开辟乐土的勇气,在斐烈威和哲而治的率领下也乘船出海。由于暴风袭击,最后只剩下四艘船,得震旦人援救,幸免于难。 在大同会社成立十周年大会上,这些先后来自地球各处的人们,痛述亡国之哀,斥责了帝国、专制的野蛮、残暴,表达对大同世界由衷的拥护和赞美。 纵观整篇小说,除了对冰山、雪海、火城的描写比较生动细致,富于浪漫情趣外,绝大部分是激昂慷慨的议论,人物缺乏个性。作者是在用一个随便编造的故事解释他那乌托邦似的政治理想。表现了戊戌变法后,失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与世界未来的痛苦迷惘和浪漫幻想。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