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俊堂,号痴仙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台湾台中雾峰人
  • 出生日期:187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别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雾峰人。林献堂从兄,林资修叔父。光绪十四年(1888)人邑庠,旋食廪。早岁即有诗名。二十一年,清廷割让台湾于日本,曾一度避居泉州。二十四年返台,课读为生。二十八年,与林资修、赖绍尧倡办诗社栎社,庄嵩、林献堂、连横、蔡启运等相继加入,借诗以寓宗邦之思,负一时清望。后又曾赴晋江、上海,游日本。幼即耽诗。内渡时期,“遍历名山大川,益以助长其雄壮澎湃之诗思,既返,益肆力于诗”(傅锡祺无闷草堂诗存·序》)。林资修谓其内渡时期所作“时有‘小谢清新,太白俊发’之语”,及至归隐故林,“则颇杂以‘玉溪恢诡,昌谷诘曲’之风。三十以外,忧患饱尝,乃折而学陶、学杜、学韩、学白”(《无闷草堂诗存·序》)。廖雪兰评其诗曰:“有学养,有才气。不若丘仙根之露骨抒怀,亦不似张苍水、钱牧斋之健朗悲壮,而婉约凄怆,充满感伤。因闷闷不乐乃筑无闷草堂,将其沉郁之情寄托于婉转词句中”(《台湾诗史》)。林献堂亦谓其诗“含思宛转,托兴绵渺,务为雅俗共赏之音”(《无闷草堂诗存·序》)。著有《无闷草堂诗存》五卷行世。生平事迹散见《无闷草堂诗存》及诸序言、连横《林痴仙传》、李渔叔《鱼千里斋随笔》等。

林朝崧作品

无闷草堂诗存 [ 林朝崧 ]

近代诗集。5卷。林朝崧著。1931年由作者堂弟林献堂刻印。1960年2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再次印行。卷首有傅锡祺《序》、林献堂《序》、林资修《序》及苏大山、王竹修等人题诗。正文录诗共计712首。按编年体编次。卷1收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二十六年(1900)诗172首。卷2收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三十一年(1905)诗200首。卷3收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二年(1910)诗121首。卷4收宣统二年至1912年诗168首。卷5收1914年至1915年诗51首。又附录词58首。其诗词以咏怀叙事之作为多。林献堂《序》称“作者务为雅俗共赏之音”,故“含思宛转,托兴绵渺”。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