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清才旷逸,专以吟咏自适。好吹笙,擅草书,不乐仕进。亲友强之赴举,一上即止。素与裴休善。休为湖南观察使,厚礼延改郡中,并劝其求仕。大中八年,赴京上表,献诗三百篇,值裴休入相,与令狐绹力荐,授弘文馆校书郎。后遭冤屈,愤而弃官南归,未几卒。群玉与当时著名诗人张祜、杜牧、段成式等皆有交往,与方干唱酬尤多。其诗笔遒丽,文体丰妍。因久居湘沅,宗师屈原、宋玉,故所作颇有湖湘民歌气息。其《题二妃庙》、《黄陵庙》等诗当时即脍炙人口。辛文房称其“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句,能“曲尽羁旅坎壈之情”(《唐才子传》)。清薛雪亦推崇其佳作为“脱尽晚唐蹊径”(《一瓢诗话》)。《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今存。《全唐诗》编其诗为三卷,见卷五六八至卷五七○。《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七补其诗一首。《续拾》卷三○又补其诗一首。又存文一篇,见《全唐文》卷七九三。生平事迹见令狐绹《荐处士李群玉状》、《云溪友议》卷中、《唐摭言》卷一○、《北梦琐言》卷六、《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五四、《唐才子传校笺》卷七。
诗别集。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撰。《新唐书·艺文志》载《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三卷者,乃群玉于宣宗大中八年(854)“诣阙上表,自进诗三百首”者(《唐才子传》卷七)。后集五卷,当是三卷以外以及大中八年以后之作。今传《李群玉诗集》有南宋陈道人书棚本,卷数与书目记载吻合。原书今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但经《四部丛刊》影印,已成为通行之本。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将其诗按体分排,统前后集为三卷,名为《李文山诗集》,已非旧次。黄丕烈曾取宋本校毛刻,并云:“其(毛刻)异不可胜记,且其谬不可胜言,信知宋刻之佳矣。”(《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然宋本多有缺字,叶德辉《郋园读书志》七录有校记,依《全唐诗》补足宋本之缺字。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后集卷五末,有“东山席氏悉从宋本刊本琴川书屋”木牌记,是其所据亦宋本,但其墨钉缺字更多。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