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森(1869-1938年1月14日),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字心史,号莼荪,江苏武进人,1868年 (清同治七年) 生。清光绪廪生。早年留学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习法律。1905年返国,随郑孝胥至广西龙州边防军参与戎机。1908年任《东方杂志》编辑。1909年当选爲江苏省谘议局议员。1913年当选爲国会衆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南下,开始著述。1915年著《董小宛考》、《孔世贞事考》、《横波夫人》等,并考订清初掌故传说。嗣任江苏省民政厅秘书主任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1931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课馀著述。七年之间,成书数百万言。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困居北平。日军因其曾撰有“宣统三年调查之俄蒙界綫图考证”,胁其交出界綫图,深感屈辱愤恨,致撄胃疾,迨至1938年1月14日逝世于北平。终年70岁。
毕生致力于明清史研究。成就卓著,超越前人,受到国内外史学界推崇。治史首重官书、正史,认为真正的史料,必推某一朝本纪、列传及有关志书等,而謏闻野记,不足“专据”。研究中“自以正史为骨干”,对朱元璋的开国规模,作出详尽考订、评述。主张实事求是,从实从史而论,特别对清初女真人脱离明朝后,在建国,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极力回避,隐没努尔哈赤及其祖先臣属于明朝的史实。在认真考订的基础上,有力地揭露了清代首次文字狱,庄氏“明史案”的实质和官修明史“不足传信”的原因。考订精当,评议公允,被史家赞为“用力最勤,著作最富”,体现了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作了前人和同代人不敢或不曾作过的正史工作,指出读《明史》者负有“纠正之责”。尤其对崇祯皇帝,评其“独具卓识”,有念民之心,而无益民实政的评议,史家称其持论“极为精粹深刻”,公允确当。余如《八旗制度考实》、《建州卫考辨》等文,亦体现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考订功夫。曾深入研究清代边疆问题,精辟地剖析乾隆朝以前“日有进取”,乾隆朝以后“日有放弃”的态势,指明清王朝盛衰的历史大势。主张治史既不“厌薄”前朝,亦要“尊重现代”,提倡古今并重。著有《八旗制度考实》、《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心史丛刊》、《明清史讲义》、《明清史论著集刊》、《明元清系通纪》、《满洲开国史讲义》和《清朝前纪》等书。在明清史研究领域多有创建,贡献突出,为后世史家治学树立了良好榜样。
《丁香花》,是 “辨伪”之作,欲辨之伪,乃是当时哄传龚自珍与绘贝勒夫人顾春的“婚外恋”。流言即以1839年自珍至北京接眷南下而自己不进京城为借口,说他正因为害怕贝勒报复而不敢进城。孟森将其他有涉暧昧的举证破除得一干二净,本可宣告辨伪成功,但他偏要加一笔,解释自珍何以不入北京。当然,他并无自珍亲供,亦即没有确证说明自珍何以如此。然他偏要说:“定公(自珍号定庵)清兴所至,原难以常理论”。一般治史者不会用“清兴所至”解释史事,因为这不“科学”,也不“专业”。孟森何尝不知?却偏要说,偏要留下“破绽”,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自信能“同情的理解”龚自珍。 查看详情>>
又称《满洲开国史》。近人孟森编纂。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记载了满族兴起的历史。共13篇。其内容“既为明史所削而不存,又为清史所讳而不著。则此一编,正为明、清两史补其共同之缺也。”是研究清朝前期历史的重要资料。记述满族入关以前至明末天启七年(1627)即努尔哈赤死(死于1626)为止数十年间的史事,包括部族变动、世系形成与发展等情况。考核比较翔实。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