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世称魏武帝,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出身低微,父为宦官养子。他年轻时就聪明机灵,富有权术,又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早年举孝廉为郎,二十岁任洛阳北部尉,不久调任顿丘(今河南省浚县西)县令,拜议郎。黄巾起义爆发后,受任为骑都尉,因镇压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县)波才所领导的黄巾军有功,升为济南相。初平三年(192),任衮州(治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牧,分化、诱降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北)黄巾军30余万,男女百万余口,编其精锐,号为青州兵。从此,曹操的势力开始壮大。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几年之间,先后败袁术、灭吕布、平张绣。建安四年(199),与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决战,次年,以一比十的劣势兵力,大败袁军。接着,北征乌桓,清除袁氏残余势力,后又击败韩遂、马超,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任丞相,同年率军南下,试图一举统一南方。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和刘备联军用火攻击败。建安十五年(210),颁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维护国家统一的志向和忠于汉室的决心。建安二十一年(216),受封为魏王。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病重,秘密命令亲信,他死后安葬时,要设置72座假坟,防止真坟被盗。遗命后宫姬妾要勤习女红,以卖鞋自给。庚子日,病死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统治期间,在北方大兴屯田,兴修水利,改革赋税,颁布租调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他在用人方面重视才能,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多次下令求贤,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他不仅任用官员注重才学,在选择女婿时也注重德才兼备。他有个美丽的女儿,许多王孙公子来求亲。曹操拒绝了他们,却选择了博览群书,谈吐不凡的丁仪,尽管丁仪相貌不雅,一只眼还是瞎的。
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爱钻研兵法。他仔细研究《孙子兵法》,结合实战体验,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著作。他还多才多艺,长于书法,精于围棋,文学上也有很高造诣。所作诗文气魄雄伟、慷慨悲凉。《龟虽寿》、《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后人传诵不绝。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之一。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操发动的封建兼并战争,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有利于社会发展;采取的恢复生产的措施及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有利于文化发展。正因为如此,《三国志》作者陈寿称其“抑真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帝。
曹操著。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而招致朝野谤议,说他将篡汉自立。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颁发了这篇文告。题目系后人所加。说明其志向是随时势地位变化的。最初不过想作个好郡守;任典军校尉后也只想封侯作征西将军;镇压黄巾起义、平袁术、袁绍、刘表后,位极人臣,才以平天下为己任,并无不逊之心。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说:“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又说,曹操的“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刘盼遂、郭豫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说:“本文是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表明自己没有废汉自立之心的一篇文告。文章严峻而包含着浓厚的感情,与一般文告不同。”此篇是曹操后期散文的代表作。 查看详情>>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查看详情>>
《魏武帝集》是三国魏武帝曹操的诗文集,又称《曹操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说:“(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于戎马倥偬之中,仍然勤于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传世者有19种之多,《魏武帝集》30卷不过是其中一种。《隋书·经籍志》著录 《魏武帝集》26卷,并注:“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两《唐志》亦著录《魏武帝集》30卷,《宋史·艺文志》则不载,说明唐以前有不同本子流传,至宋已散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魏武帝集》1卷,收入诗文百余篇。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