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昌(1704-1788),乳名揆,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为德化名进士,史乘善本清乾隆版《台湾县志》、《德化县志》主纂者。他付出的心血与劳动,为中华民族、为台湾人民与德化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
王必昌自幼聪明好学。5岁启蒙。8岁时,为探望在台湾谋生的兄长王必捷,第一次登上台湾宝岛。山区童稚初次见识宝岛风情,天真好奇,顿启茅塞。从此,蕴育了他后来求知之渴望。小必昌不久返德后,曾受业于当时名儒蔡嗣隆。15岁考入泉州府学。次年乡试,准附科举进场。17岁丧父辍学,应聘为塾师,以束薪养家,兼修学业。家贫无力买书,常向人借阅或抄读,长期研习,寒暑不辍。雍正十年(1732)壬子科乡试,以五经中第13名举人。雍正十二年(1734)受德化知县黄南春延聘掌理县义学。后又随严房师游学将乐、仙游等地。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会试登进士第,殿试二甲第62名,铨选吏部观政,后敕授文林郎。
必昌中进士后,候缺归梓。途经省城,应福州知府徐恒聘留审阅12县童子试试卷,认真评点,备受嘉誉。乾隆十一年(1746)二月,应德化县令鲁鼎梅之聘,主纂《德化县志》。次年六月修纂完成。全志共18卷,修成时,鲁集同僚、绅士庆贺,赋《纂修邑乘告成效柏梁体》诗以鸣盛。他所纂乾隆版《德化县志》,堪称现存历代所修诸版之善本,为德化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与文化财富。后又受大田县学朱銮章之聘,掌教大田县义学。以上期间,王必昌还选刊《图南书院课艺》,校刊《鲁孔壁先生仕学全书》。
乾隆十四年(1749),鲁鼎梅调任台湾知县。十七年,王必昌又应鲁之聘赴台湾主纂《台湾县志》。必昌到台湾后,慎重其责,总结《德化县志》修纂经验,组织采访人员深入广征博采,会同协修人员共同努力其事,仅8个月修纂告成付梓。该志由巡视台湾御史钱琦作序。全志共15卷,详细记载其疆域、山川、建置、赋役、学校、祠宇、礼仪、武卫、职官、选举、人物、风土、艺文、杂记等方面内容,并绘有《台湾县境图》、《城池图》、《澎湖舆图》以及《台湾八胜景图》,为研究台湾历史、地理、人文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留下极其丰富珍贵的资料。
郁永河在康熙叁十六年(1697)由福建到台湾来采硫磺,那一年距施琅率清军入台已有十四年了,就环境变迁的角度而言,十七世纪汉人在台湾固然已垦成一些田园,但从郁永河将来台见闻所撰的《裨海纪游》观察,可以发现当时台湾原始景观的改变仍然有限。最初,郁永河自府城(台南)出发,随行给役者凡五十五人,他乘着犊车经过新港社、嘉溜湾社和麻豆社,见识到府城附近土着聚落的改变。接着他由半线社到大肚社、牛骂社,渡过大甲溪,到达宛里社。这段路程他印象深刻,他记道:「经过番社皆空室,求一勺水不可得;得见一人,辄喜。自此以北,大概略同。」其实这就已观察出大甲溪是当时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另一分界。从竹堑社到南崁社的路途中,他吃尽了苦头,沿路未见一人一屋,感到当地「非人类所宜至也」。亦即反映出十七世纪新竹一带未开发的景观。到达淡水社以后,郁永河遂在关渡附近暂居数月,上山考察硫磺矿穴,历经茅棘,发现各地多为森林的原始景观。
乾隆十八年(1752),王必昌出任湖北郧县知县,兼理竹溪、剧县政事。任职3年,勤政爱民,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处事精敏勤谨,及时披阅文书案卷,“不假幕僚而案无尘牍”;又大兴农桑,创办学校,革除陋习,移风易俗,使人民安居乐业。他兼理竹溪县时,常下乡劝导农桑,偶见郊野溪涧两岸柳树掩映如林,枯枝败叶丛积腐烂污染水源,因联想到当地居民多聋哑、生瘿瘤,疑为与饮用含“柳毒”溪水有关,即令百姓凿井汲泉,不饮用受“柳毒”污染溪水,后该病遂渐减少。他所到邑县,离任时无不竞颂“好官”,依依惜别,遮留满道。
后必昌因病辞官归梓,林居30年,寄娱诗书。乾隆五十三年(1788)卒于故居甲园,终年85岁。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