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715年

温达(?—1715年),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费莫氏。官至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卒谥文简。

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社会组织。其中,正黄、镶黄、正白旗由皇帝直接统辖,被称为“上三旗”,其余的则被称为“下五旗”。踏上仕途,出自“上三旗”者较他人无形中多了一层有利条件。康熙朝的文华殿大学士温达便来自满洲镶黄旗。

温达姓费莫氏,生年不详,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五月。他在仕途上可说是循序渐进。起初,他由负责办理文书的笔帖式升为都察院都事,再迁户部员外郎。康熙十九年(1680),他授任都察院陕西道御史,负责核查陕西省的刑名案件,举荐和推荐官吏。康熙二十五年(1688),他升任吏科给事中。吏科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之一。康熙时期的六科是一个与御史职权相近,但又不属于都察院的谏官组织,专掌稽核章奏及建言进谏。任职都察院、吏科期间,温达表现得较为平淡。到了康熙三十四年(1695),他转任兵部督捕右理事官,掌管缉查、追捕逃亡旗人。逃亡旗人问题在顺治朝及康熙初年非常突出,至康熙中期已大有缓和,所以此时的兵部督捕衙门并无多少威权,温达本人也乏绩可言。

康熙三十五年(1696),温达参加了进剿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役。这次进剿是在康熙亲自统率下进行的。康熙对各路清军作了周密部置,命温达随皇七子胤祐、都统都尔玛等管理中路清军的镶黄旗大营。北征的清军取得大捷,而温达此次尽职尽责,往来奔走,亦获得康熙的好评。第二年冬天,内阁学士席尔登、黄茂不当上意而被解任,温达奉旨迁任内阁学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闰七月,温达又升任户部右侍郎。

既蒙康熙信任,温达不敢懈怠,遇到差遣则认真应对。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一月,他受命前往山西、陕西,察验当地驿站的马匹。驿站是为传递文书人员和来往官员提供便利的邮传机构,马匹是其依侍的重要交通工具。经过数月奔波,温达于次年三月还奏康熙:由大同府至保德州、花马池及肃州、凉州、西宁、左浪、兰州等处,对膘肥善驰的马匹已全部打上烙印,对疲瘦马匹通令换补,并移文巡抚大员,让其严劾属官中饲喂失宜、侵蚀滋弊者。康熙对此表示满意。当年十月,温达被任命为议政大臣。不久,他又远赴西南,调查处理巴锡、李芳述互劾事件。此事起初是云贵总督巴锡疏劾贵州威宁镇游击高鉴审理诉案不实,并抨击贵州提督李芳述徇隐真情,李芳述接着上疏指责巴锡置自己的咨文于不顾,题参高鉴时又不移文会商,径自具疏指陈,其做法俱与成例不符。针对这起守边大吏间的纠纷,兵部本已奉旨命贵州巡抚王燕了解实情,康熙却又表示:“李芳述在西宁为官时颇有声名,此事似乎曲在总督。而巡抚与总督同事,办理此事未必从公。”为此,他派遣温达前往审案。康熙四十一年(1702)二日,温达被调任吏部右侍郎。六月,他自贵州返京奏称:高鉴捏词禀报,应革职拟杖;李芳述护庇属员,不立即题参,应罚俸一年;王燕不行详查,曾列名具题,应罚俸半年。康熙随后对巴锡、王燕、李芳述免去处分,但对温达认真负责的态度仍予以肯定。当年九月,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出现空缺,温达奉旨就任此职。康熙四十二年(1703)三月,巴锡又疏劾威宁镇总兵孟大志扰害官兵、克扣军饷,康熙再次将温达派往贵州审察。数月后,温达奏称孟大志克扣军饷属实,孟遂被革职受惩。

康熙四十三年(1704)三月,温达升任工部尚书。他在工部共呆了两年半。在此期间,他恪尽职守,对自己所辖土木兴建、器物制作、渠堰工程的勘估、报批等事务每每谨慎而行,追求实效。由此,他进一步博得了康熙的欢心。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月,吏部尚书敦拜因年老致仕,康熙决定让温达接替敦拜之职。吏部列于六部首位,掌管全国文官的品秩、铨选、课考、黜陟和封授。到吏部就任之前,温达接到康熙的谕示:“朕因吏部事务十分紧要,所以特地简拔了你。凡铨选官员朝廷已有定例,你到任后应遵例而行。那些才品在两可之间的人间或会滋弊生事,你不可不加意体察。”次年十二月,温达入阁拜相,授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温达虽称不上满腹经纶,但亦不无学识。在康熙朝,清廷组织人员纂修《国史》、《平定朔漠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政治典训》诸书,温达均充任了总裁官。这些书的纂修过程都是合众人之力而为,有着温达的些许心力。其中,纂修《平定朔漠方略》一书,温达出力尤多。在拜相之前,他还曾担任过经筵讲官,为康熙进讲经史,与之探讨治国安邦之道。

康熙为了巩固大清的统治,很重视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人心。他颁行民间的《上谕十六章》即是为此目的。在《上谕十六章》里,首要一条便是推崇孝道。而温达正是一位素有孝行的人。或许,这也是他得到康熙看重的一条原因。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康熙命八旗及部院大臣推举笃行孝义之人,并谕示:“孝为百行之首,你们不可说自己对此没有深刻认识。如大学士温达、尚书穆和伦、富宁阿的孝行,不但众人都知道,而且朕也十分了解。”温达分明被康熙看成了群臣推行孝道的楷模。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被赐以御制七言诗,其中有“自少存心敦孝友”之句。

康熙五十三年(1714)正月,温达以年老乞请休致,康熙允准他以原官致仕,并赞扬他“乃耆旧老臣,才品素著,自简任机务以来,恪慎和平,实心尽职”。过了不久,康熙又觉得温达仍能发挥余热。当年十二月,他表示:“温达虽年老告退,身体却还康健,着仍任大学士。”次年四月,复出的温达一病不起,康熙特派太医诊视,又赐予治病药饵。可是,太医、药物对温达的重病终无能为力。五月,温达亡故。康熙闻讯后颇为伤怀,特派皇九子胤和大臣两员、侍卫十二员前往以茶酒致祭,并赐祭葬如典礼,加谥号为“文简”。

温达之后,其孙温福、其曾孙勒保亦先后登上了宰辅之位。一门三代皆得以拜相,这在有清一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都是不多见的。温福自翻译科举人出仕,曾从定边将军兆惠平息南疆大小和卓木之叛,累迁至军机大臣、理藩院尚书,后督师征剿西南大小金川,得授武英殿大学士、定边将军。乾隆三十八年(1773),其因兵败被金川兵袭杀。勒保为温福之子,初由监生充中书科笔帖式,后历任兵部侍郎、陕甘总督、四川总督等职,镇压过苗族、布依族起义及白莲教大起义,晚年进京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温达作品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 温达 ]

军事史书。清温达等奉敕撰。温达,姓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纂修政治典训,任总裁官。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凡四十卷。所记皆康熙皇帝三次率军平定噶尔丹叛乱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厄鲁特·噶尔丹奉表入贡,康熙赐敕谕,与喀尔喀修好;后来噶尔丹投敌叛国。三十五年(1696年),玄烨亲率六师远征,九月再征塞北,次年二月再次出兵,及至十月,乃廓清大漠、威定边陲,得策妄阿拉布坦献噶尔丹之尸,完成清统一大业。书前载《御制纪略》一篇,书后附告成太学及勒石记功碑文。今存康熙四十七年刻本、1971年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略丛书》影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