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朝代:元代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大同)人。元代杂剧作家。生平字号均不可考。《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故知其为前期作家。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曾发现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张提点寿藏记》拓本,署为“奉议大夫婺源州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吴昌龄书丹篆额”,认为此或即曲家吴昌龄。吴昌龄所作杂剧今知共有十二种,现存者二种:《花间四友东坡梦》、《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存有残曲者一种:《唐三藏西天取经》;有存目者九种:《狄青扑马》、《货郎末泥》、《夜月走昭君》、《老回回探狐洞》、《鬼子母揭钵记》、《浣纱女抱石投江》、《哪吒太子眼睛记》、《浪子回回赏黄花》、《张天师夜祭辰钩月》。《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庭草交翠”。清人梁廷柟《曲话》论其《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剧曰:“雅驯中饶有韵致,吐属亦清和婉约,带白能使上下串连,一无渗漏。”所论与朱权颇有相合处。其生平创作见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臧懋循元曲选》。

吴昌龄,元戏曲作家。西京(今山西大同)人。生平事迹不详。所作杂剧《录鬼簿》载有《哪吒太子眼睛记》、《花间四友东坡梦》、《张天师夜祭辰钩月》、《唐三藏西天取经》、《宫月走昭君》、《狄青朴马》、《货郎末泥》、《浣花女抱石投江》、《浪子回回赏黄花》、《老回回探狐洞》。因其多写回回戏,被人称为回回戏作家。现存《东坡梦》、《张天师》二种。《西天取经》仅存曲词二折。现存《西游记》杂剧,过去多以为吴作,实误。《东坡梦》写宋人苏轼贬官苏州,经庐山,访故友佛印的故事。作品保存了宋元以来“说参请”习俗。此多是僧侣师徒间、宾主间参禅悟道等事。此剧堪为元代“说参请”的珍贵资料。《张天师》写书生陈世英与月宫桂花仙子相爱而患相思病,道士张天师设祭坛以术招风花雪月诸仙,一一审问之事,故又名《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此剧风格温润明丽,明贾仲明赞其杂剧“十段锦,段段和协”(《凌波仙》)明朱权赞其词“如庭草交翠”(太和正音谱)散曲有[正宫·端正好]《美妓》套数一套,曲中不仅以工笔重彩描绘了此妓之美,更以同情笔墨写其“误落风尘”,意中人杳无音讯的凄凉苦闷。其生平创作略见《录鬼簿》。

吴昌龄作品

花间四友东坡梦 [ 吴昌龄 ]

元杂剧剧本。简名《东坡梦》。吴昌龄撰。末本。宋苏轼,号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被王安石谪为黄州团练。路过浔阳,得歌妓白牡丹。苏有好友谢瑞卿,15年前在庐山东林寺出家为僧,法号佛印。苏欲使此人还俗,共登仕路,对付王安石。故引牡丹上山,诱惑佛印。初次见面,互斗机锋,东坡不胜。佛印特置酒食,款待东坡。东坡再使牡丹随佛印入方丈,令其云雨和谐,亦告失败。东坡还席时,不觉酒醉睡去,梦花间四友(梅柳桃竹四仙子)来会,尽欢而去。醒后方知为佛印所遣。东坡又携牡丹于佛印坐禅时问禅,意欲难倒佛印,逼其还俗,不料佛印寥寥数语,竞使牡丹猛醒,反为佛印度脱为尼。东坡亦悔,愿为佛门弟子。此剧弘扬佛法之主旨显而易见。本事疑出《东坡问答录》等书。佛印主持润州金山寺时,东坡过润州,为留数月。守杭时,有妓琴操,颇通佛书,东坡戏为问答,言下大悟,削发为尼。剧中所叙,事迹类似。现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查看详情>>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 吴昌龄 ]

简名《张天师》、《风花雪月》。杂剧剧本。元吴昌龄作。四折一楔 子,旦本。本事散见于《博异记》、《夷坚志》及道 教传说。宋官本杂剧有《风花雪月爨》,金院本 有《风花雪月》二本。剧写陈世英赴举经洛阳, 寓叔父陈全忠太守宅。中秋夜醉后玩月鼓琴, 时月宫桂仙为罗睺、计都二星所缠,赖琴声感 动娄宿星前往搭救。桂仙深感世英,遂潜下人 间,偕封姨、桃仙至世英馆中,酌酒交欢,并约 以明年此夕再会。后世英相思成疾,适张天师 过,谓全忠园内有花月之妖,遂设坛勾摄梅、 菊、荷、桃及风、花、雪、月诸仙毕至堪问。诸仙 咸怨桂仙思凡而累及众,各以词折辩。天师问 明,牒往西池众仙之总长眉仙处置。以桂仙为 酬恩下凡,情有可矜,竟得释免。而世英疾亦 愈。《曲海总目提要》评此剧:“盖必当时举子秋 榜获隽而不能得志于春闱者,故剧中以桃、桂 二仙偕至,桂仙留而桃仙不留,是其寄托也。” 清梁廷枏《曲话》称此剧“布局排场更能浓淡疏 密,相间而出”。明朱有燉有《张天师明断辰钩 月》,即据此改作。今存《元曲选》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