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肃公(1626一1699),字雨若,号晴岩,又号逸鸿,别号街南,学者称街南先生,安徽宣城人,明末诸生。他是明末清初皖南地区著名学者、散文家、史学家和诗人。他曾亲身见证了朱明王朝的倾覆和大清帝国的建立,其生命历程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七世纪。
明亡后,他深负失君亡国之痛,和众多士人一样,坚守遗民节操,不慕功名,不事新朝,不忘恢复之念,甘于穷饿困顿,仅靠卖字、行医、授徒、种田谋生。一生虽贫病相因,仍关注民虞,痛斥流弊,把毕生精力投入到著书立说之中。勤动著书四十余年,以期实现自己经世致用的愿望。
吴肃公一生著述丰富,体裁多样,在史学、儒学、文学等方面多有建树。其作品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他以一个史家、哲人的视角,以沉郁凝重的易代之感、黍离之思,再现了那个王纲解组、江山改姓的历史动乱年代的真实画卷。这首先表现为对明末清初不仕新朝挺身抗清的仁人志士的大力褒扬,浓墨重彩为他们树碑立传:其次是对被统治者悬为令功、学者奉为圭桌的程朱理学、王氏心学的深刻检讨和批判,大力提倡儒学的回归;三是再现了纷纭复杂激越悲壮的晚明历史,控诉清军的暴行和异族压迫的耻辱:四是表现了当时各种文学思潮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倡导求真务实的创作风格;五是以史吊今,时刻流露出思念故国、保持民族操守、宁可老死山林岩穴之下也不向清廷屈服的遗民风骨。
吴肃公作品缅怀先烈,推崇前贤,称许遗民,贬抑奸按,崇儒尚道,曾广泛流传于江浙皖鄂等地区,深受当时同志作家及后学之士的褒奖和称颂。李清称其文“探源经术,贯穿古今,其所表彰非理学之征,即纲常之大,卓然自成一家”。`”王方歧称其文“与古人参会于芒忽之间,而亦未尝步趋绳尺,求肖于古人”。`2,清嘉庆《宁国府志·人物志·儒林》称其“治古文,直逼左史,诗不屑三唐以下。”大诗人王士镇在其《分甘余话》中甚至认为较之“以文人名世”的魏禧,吴氏“文品似出其右”。现代学者邓之诚在其《清诗纪事初编》中更盛誉吴肃公“文不苟作,同时唯顾炎武能之”.由于吴肃公作品持正不阿,扬善激恶,褒贬鲜明,多有反清恋明的文字,故在清乾隆年间多次遭到焚毁。
明天启六年,吴肃公出生于山拥水抱钟灵毓秀的文化古城一一宣城的一个丰衣足食的官宦人家。宣城这块风水宝地曾给吴氏家族带来说不完的光荣与梦想。相传吴氏始祖为春秋季札之后。到了后唐同光年间,其先人吴孟修率族人从吴地(今苏州)迁至宣城。北宋时,吴沫又率族人迁至宣城以南,吴族逐渐显赫起来。南宋时,太学博士吴柔胜曾追随徽州理学大师朱熹游学,后因坐“伪学党人案”受贬,死后溢号正肃。其子吴渊、吴潜都曾中过状元,吴渊官至参知政事,死后溢号庄敏,封金陵侯。吴潜,官至左承相,因忠直敢谏,触犯了奸相贾似道,被贬,死于循州任上。吴潜以上四世都被宋室赠予“国公”称号。吴潜之后又传四世迄于明朝,分别为博士吴原颐、给谏吴让、员外吴恒、临江太守吴宗周。吴宗周在明弘治朝以孝行被举荐,工于理学,沈寿民(吴肃公师)称其为“宣州第一人”。吴宗周为吴肃公父亲吴焕高祖之父。吴焕高祖吴大纶是太学生。
吴肃公高祖吴仁卿,曾任光禄寺署垂。曾祖吴诏相为河南汝州知州。祖父吴伯敷为举人,祖母张儒人是御史张克家之女。吴焕为吴伯敷次子,号二耕,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康熙十年(1671),十九岁补为邑库生,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
明亡后,绝意仕途。其妻麻孺人为明举人太仆寺卿麻溶的孙女,即贡生麻三衡的姐姐。吴麻两家世代友好,互通婚姻。
虽然有吴氏家族宋明时代的显贵和富足,但迎接吴肃公的,却是黑暗和苦难。明末的君主们整日声色犬马,极度靡烂昏馈,朝政极为众败,阉党横行无忌,先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六君子之狱”、“七君子之难”,忠贞报国的东林党人惨遭屠戮。平民百姓如陷水火,苦不堪言,断了生路的流民纷纷揭竿起义。北方数万里长城之外,满族大军攻城掠地,虎视中原,边庭烽火连绵不绝。而在朝在野的士大夫们则忙于党争和空谈心性,整个社会纲败纪坏,民不聊生。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存在了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显然己经走到了尽头。十八年后,明王朝在农民义军的呐喊声中分崩离析。三个月后,满清大军在叛将吴三桂的带领下,占领了北京。刚逾弱冠之年的吴肃公即遭逢了国破家亡的惨剧。就这样,战争、离乱、贫困、疾病以及失君亡国之恨伴随他走完了终生。
他在《寄魏冰叔》一文中写道:“弱冠以还,病痹四年,困患难者十年,目警又五六年,其余岁月亦皆以穷饿困。率子估毕,困市上悬壶。居无下帷之室,出无宿春之粮……”
中年丧子,晚年喘咳足痰。其妻麻顺龄,与吴肃公同年出生,段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一生更苦楚万状,晚境悲惨。吴肃公长子吴汉侯因家难落下痛疾,“即娶而夭”,令吴肃公哀痛不已。次子吴信侯是其妻四十五岁时所生,仅有一孙尚幼。吴家经过一连串家国之难的打击,至此已衰颓败落,连祖上基业街南宅院也被外人霸占了。
崇祯十四年(1644),闯王李自成率领百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隘身亡,大明政权土崩瓦解。顺治二年(1645),南明弘光小朝廷在南京仅苟存数月,又被清兵击破。清军所向披靡,一路扑向宣城。此时盗匪蜂起,兵资连天,吴肃公父亲吴焕于是举家避乱于宣城附近的白马山中,其舅麻三衡亦避匿稽亭。同年七月,崇祯进士金声、参军江天一等人于南都(南京)陷落后纠集义勇,首先在徽州起兵抗清。此后丘祖德起兵华阳,汤廷玄起兵南湖,麻三衡亦起兵稽亭,并与同乡诸生吴太平、阮恒、阮善长、刘鼎甲、胡天球、冯百家等人号称“七家军’,,麻三衡因英勇过人被推为首领。麻三衡每战必先,舞动大刀冲锋陷阵,清兵多畏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被清兵俘获,刑前大骂清帅,不久被杀于南京。清兵恨之入骨,割其头颅悬于南京城门上示众。吴焕父子虽未直接参予武装抗清斗争,但从内心深处是赞成支持麻三衡等人的反抗义举的。所以当得知麻三衡战败牺牲的消息后,便丢下家眷急忙出山,变卖家产,冒着杀头的危险,连夜赶赴南京,四处打探烈士遗骸的下落。由于麻三衡头颅悬挂城门东楼之上,又有重兵看守,一时无法取下合尸,只得暂时把尸体掩埋在吴家的水塘里。当时清军正四处搜捕麻三衡妻儿,企图斩草除根,于是吴焕夫妇只得隐姓埋名,带着麻三衡唯一的儿子麻乾龄逃亡于休宁、宁国之间。为掩人耳目,吴焕不得己剃发,故多次被各山寨义军以间谍罪擒获,险些丧命。
清军占领宣城后,更到处悬赏缉拿麻乾龄,吴焕立即花重金派人送麻乾龄由歇县间道逃往福建。为防不测,吴焕又让吴肃公装作麻乾龄与乾龄母亲由青山入宣城坐家待捕,并一再告诫吴肃公“捕至勿与辩”,吴肃公一一应承。当时麻三衡小妾龚氏,乾龄妻孙氏都有孕在身,为保麻家香火不灭,吴焕伪称孙氏为己女,藏于梅坞;其妻则携龚氏藏匿于建平山中。
为收得麻三衡头颅,吴焕父子多次潜入南京,不惜花钱贿赂守城军吏,但南京总督府坚决不予同意,并在头颅上加盖封条。万般无奈,吴焕竟请同乡好友前孝廉汤绩禹写下状纸让其妻效法聂政姐姐的做法以死上告官府,但仍无济于事。后只得再次变卖家产,重金收买城门看守,趁大年除夕雪夜人少之时,看守解下吊绳,吴肃公冒着严寒,站在城下雪地之中用棉袄接住其舅腐烂不堪的头颅。之后,父子俩扮作行商之人,连夜从小路到宣城,把麻三衡头颅埋在其尸体旁。顺治三年(1646)开春,吴焕父子购买了一口上好棺材,订做了一身贡生服装,为麻三衡合尸殡葬于麻氏祠堂,其时麻氏家族早已人去楼空,只见“草没门庭,风雨尽晦,狐鼠窜檐宇”。繁华远去,人心不古,让人无限悲凉。
国破家亡亲死,年轻的吴肃公在仅仅半年的时间内体会到太多的生离死别。乙酉鼎革后,吴肃公义无反顾地效法其父吴焕、其师沈寿民、其叔吴炯的做法,毅然抛弃可以光宗耀祖的举子之业,宁可栖岩枕壑,也决不与清廷合作。他在饥寒交迫病痛缠身内外交困之时,不为流俗所动,苦读经史,终日以文章为友。正如他的《感怀》诗所云:“京华去我久,所乐非穷通。桑竹垂余荫,山泽满目中。数斟己复醉,赋诗颇能工。结庐在人境,何必升华篙。”他曾在《宋遗民四先生序》中写道:“宋之天下亡于蒙古,而人心不与之俱亡。”由此可见其心志怀抱。就在麻三衡等人起兵反清失败后不久,吴肃公从兄吴汉超不堪异族压迫的耻辱,也秘密聚集乡勇在华阳起兵,并于顺治三年大年除夕之夜,乘清军不备,率兵一举攻下宣城。
但仅仅数日之后,就被清兵大队人马击败,吴汉超被俘。死前痛骂清军暴行,被清兵残酷肢解,尸骨扔到宣城各处。清军都督胡茂祯,参军王家梁合谋剿灭吴族。吴焕听到这个消息后,以为等死亦死,不如挺身而出,自进清军兵营请求斩首,胡茂祯大怒,后由于司李陈如旦从旁说和,吴族才幸免于难。但这件事在十多年之后,还是给吴族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顺治十四年(1657),吴焕好友前太史杨昌柞、孝廉汤绣禹等人因受前吏部李之春一案牵连,被清政府下了大狱。吴焕素与他们交好,遂冒险前往探监,结果被告密人谢国宝率众抓进大牢,后几经周折,才搭救出狱。
顺治十七年(1600)至康熙九年(工670),吴肃公家族遭受了最惨烈的“宗人之讼”,宣城县令起大狱,吴族“被系者累累”。为救亲人,吴焕父子含泪变卖了几乎所有田产房舍,但仍然不够赎人,不到两年时间,家财用尽,更兼负债累累,自此家破。吴肃公在《答张芭山先生》一文中云“家难拮据……家叔群从辈京邸一债,髓血都枯,讫不得数金贵舍弟禁中,如万撮交并痛彻心脾,宛U肉剔肤无术可补。有田数亩四出告售,而守钱者闭不我应,甚或邀我急而慢颇之。晨出而夕返,足影俱顿,空如也。父子兄弟则相与仿徨失措,掩袂对泣而己。北人索通者横不可当,昨冬拥数骑踊荒庄,儿女子惊啼丧魄,供愉不可支,百端慰煦,约偿以春仲二百金,今无一金办也,旦暮至,则举家弱肉耳。”
十叔父吴炯为救吴肃公四叔及其从弟吴宁,积劳成疾,客死燕山道中,因吴族赤贫如洗,竟卖不起一口薄棺下葬,数年后才筹措资金买了一口薄棺把吴炯的尸骨从千里北国运回宣城下葬。吴肃公一家受此十年家难,“离徙穷厄,踏踱无所”,“’仅剩“龙溪一茅,不避风雨”。`5)其母麻孺人经此一连串不幸的打击,一病不起,吐血而亡。八年后,其父吴焕身染残疾郁郁而终。康熙三十八年(1699),吴肃公也带着破家亡国之痛和一身疾患,在穷困潦倒中离开了人世。吴肃公在《告叔父季野先生墓》中悲其叔“生不逢时,穷愁凄苦,所适志自娱者,文章而已”,并盛赞其叔“人孰不死,死孰不朽,惟有不死不朽者,则虽骨肉毙为野土,魂气散为飘风,曾何足恤乎”?这几句肺腑之言也正是吴肃公自己的写照
吴肃公一生,虽饱受贫病的折磨,却勤学苦读,写作从未间断过。自云:“善病多废疾,目吵、臂攀、病痔、鼻渊,晚而咳喘足痰,然未尝废卷册。川`’其妻曾埋怨他说,“吾见干进取者,未尝苦读,君老且病,何吃吃焉?川2’吴肃公却说“书非隐者不能读,非老不能解读,况可愈吾疾乎?川3,即便在“目辄暗弗读,夜构思窈渺患忡悸”“’的情况下,仍不放下书本。并常常把自己做学问的心得一再告诫弟子,“予拙,故勤学:病,故惜身;迂,故远俗。勤学则开通,惜身则神吝,远俗则力专也。
正是由于吴肃公具有这样严谨踏实苦中求乐的治学态度,才会为我们创造出如此多的作品。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其《诗问》一卷,《读礼问》一卷;史部收其《姑山事录》(合撰)八卷(亡佚);子部收其《广祀典议》一卷,《明语林》十四卷。吴肃公自撰《墓志铭》云:“所著诗文集:《明诚录》,((正王》,《大学述》,《五行问》,((易问》,((读礼问》,《读书论世》,《葬惑辨》各若干卷,辑《通识))百有二卷,《明语林》十六卷,阐义十二卷。”清嘉庆《宁国府志·艺文志·书目》:“《明诚录》、《读礼问》一卷,《易问》、《诗问》一卷,《广祀典议》一卷,《明语林》十四卷,并吴肃公著。”“《姑山事录》八卷,吴肃公杜名斋同著。”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云吴肃公著有“《明诚录》、《正王或问》、《大学述》、《五行问))、《易问))、《读书论世))、《葬惑论))、《皇明通识》,皆未刻。刻行者:((街南文集》二十卷,《续集》七卷,附《读礼问》三卷,《律陶》一卷。”张潮辑《昭代丛书》收有吴肃公《天官考异》一卷,《改元考同》一卷,《五行问》一卷,《读礼问》一卷,《广祀典议》一卷。《檀几丛书》收其《酒约》一卷,《虞初新志》收其《五人传》一篇。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