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存古,号小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华亭(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1631年10月4日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明代诗文作家、抗清英雄。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胥。华亭(上海松江)人。他聪明过人,天资早熟,5岁知五经,7岁能诗文,8岁随父入京,受到许多文人的赏识。后随父去福建长乐县,读书之外,留心时事,好阅邸报。12岁返乡,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奇中”(王弘《夏孝子传》)。他拜陈子龙为师,与同年辈的杜登春及少年英俊之士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幾社的后继。李自成攻占北京,他曾起草檄文,视农民起义领袖为“贼寇”。清兵南下,追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其父兵败自杀后,又与陈子龙等歃血为盟,上书鲁王,鲁王遥授完淳中书舍人。顺治四年(1647),他在家乡被捕,痛骂洪承畴而英勇就义。著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今合编为《夏完淳集》。

夏完淳早期诗作,模拟痕迹较为严重如《班婕妤咏扇》、《魏文帝游宴》等选体诗,从艺术构思到遣词造句,都缺乏独创性。诗作的内容也较单薄,甚至表现贵公子挟妓冶游的生活情趣:“醒来锦袖飘歌院,醉后红牙唱酒楼。少妇亲陪青玉案,贵人尽脱紫貂裘”(《青楼篇与漱广同赋》)。清兵南下后,国破家亡的深切感受,斗争生活的艰苦磨炼,使其诗风为之一变。他的诗歌开始注意描写社会现实,不少作品真实地表现他投笔从戎后的军旅生活以及到处奔波、联络抗清的战斗经历。尤其是他被捕后的二、三个月中写的《南冠草》,更具血泪交迸的光辉篇章。在这本集子里,他痛悼了在抗清复国中英勇牺牲的战友,真挚地倾诉了他们之间的战斗情谊,《细林夜哭》哀悼其师陈子龙,《吴江夜哭》怀念其友吴易。与此同时,还抒发了视死如归的精神。对慈母,他一方面深感“孤儿哭无泪”,一方面决心以死报国,“忠孝家门事,何须问此身?”(《拜辞家恭人》)。对娇妻,也是恋恋不舍,但想到为国捐躯,也就挺身而出:“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儿”(《寄内》)。并鼓励一度动摇的丈人:“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柬半村(先生》)。他深知自己必死,就殷切地将希望寄寓在新的一代身上:“大仇俱未报,仗尔后生贤”(《寄荆隐女兄兼武功侯甥》)。炽热的绻怀故国的情思、给人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

他多才多艺。能赋,《大哀赋》指斥朝廷腐败、评议人事的得失,情文并茂。善文,《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土室余论》是临难前的慷慨陈词,哀感动人。会填词,其[洞仙歌]《江都恨》,类似姜夔的[扬州慢],有蒿目黍离之悲。也会作曲,套曲《自叙》、《感怀》倾诉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情怀和不熄灭的复国期望,其气节令后人永远仰慕。

夏完淳作品

南冠草 [ 夏完淳 ]

诗别集。明夏完淳著。一卷。本集内的诗都作于被捕时及狱中,故取“楚人南冠”之典名集,以明志向。原单行本未见传本, 今均将集内诸诗统编入《夏内史集》中。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