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双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陕西省兴平县人
  • 出生日期:1688

杨屾[shēn](1688一1785),清代农学家。字双山,陕西省兴平县人。早年师从理学大师李颙。后在家乡设馆教学,摒弃仕途,致力农桑,潜心著述。他提倡“耕读兼营”,将农道纳入教学,并定为学生必修的四业(农、工、礼、乐)之首。他指出过去农书多有“虚华不实”之处,是因“知文者多未亲身经历,亲身经历者多不知文”,主张凡农桑之事,须“精心探讨,躬亲验习”。为此,他亲自种植棉、麻,力图改变关中农业生产单一,农民生活困难的状况。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写出《豳风广义》一书,介绍植桑养蚕技术,在陕西布政使帅念祖的支持下,于雍正六年(1728年)刊行后,推动了关中地区蚕桑业的开展。

杨屾的著作主要有《知本提纲》、《论桑蚕要法》、《经国五政纲要》、《豳风广义》、《修齐直指》等。其中《论桑蚕要法》和《经国五政纲要》未曾刻印,书稿已佚。《论桑蚕要法》为《豳风广义》的摘要。杨屾的农学思想集中体现在《知本提纲》中的《修业·农则》部分。《知本提纲》本是一部理学著作,首刊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而《修业·农则》可单独视为农学著作,包括前论、耕稼、桑蚕、树艺、畜牧及后论。书中的鲜明特色是应用“阴阳五行说”论述生产原理和技术,阐明农道。他认为“天、地、水、火、气为生人造物之材”,其基本原理是“天、火”属阳,“地、水”属阴,“气”联贯其中,使之达到和谐状态;这种运动施之于物则滋长茂盛,行之于事即臻完善程度。如整地,未经耕翻的土为“少阴”,其性啬滞,水为“太阴”,其性寒;经过耕垦,借阳光照耀,化阴为阳,土地即可恢复生机。书内耕稼篇记述了集约利用土地、“一岁数收”的经验,“浅、深、浅”的土壤耕作方式及积肥、施肥方法等。是西北古代农业的代表作。

杨屾作品

豳风广义 [ 杨屾 ]

三卷。清杨屾撰。杨屾,字双山,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平生从未出仕。杨屾从《诗经·豳风》中的诗出发,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杨屾为了求得实证,遍求养蚕方法,用十余年的时间进行试验,试验效果颇佳。杨屾在初步印证自己观点之后,开始著书立说,于乾隆五年(1740)完成《豳风广义》一书。作者在有理有据的条件下,竭力讲述了陕西一带可以养蚕的事实,又由 “衣帛”取系到“食肉”,谈了一些家畜的饲养、治疗方法。另外,书中还附有一少部分关于园艺方面的文字。《豳风广义》有文有图,文图结合,通俗、生动而又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平实的内容、简明易懂的风格,对于它自身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它的出现无疑开扩了农民的眼界,极大地鼓舞了农民投身一个新的生产领域。《豳风广义》现存乾隆五年(1740)宁一堂刻本,约在乾隆七年 (1742) 正式刊行,后有 《关中丛书》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当中。196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郑辟疆、郑宗元校勘的 《豳风广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