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叔大,号太岳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1525年5月24日

张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明神宗时内阁首辅,著名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性格深沉,熟知典故,勇于任事,为徐阶所信重。迁右中允,侍裕王讲读,进侍讲学士。世宗死,徐阶起草遗诏,曾与其商量。旋迁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隆庆元年(1567),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旋晋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覆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项政治主张。穆宗死,他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政主张“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时军政败坏,财政拮据,社会危机严重。万历二年(1574),开始实行改革。五年,其父病殁,仍留任秉政。反对派吴中行、赵用贤等借此攻讦,谓“夺情”违背伦理纲常,肆加排挤。在惩处反对派后,六年起下令清丈土地,清查大地主隐瞒的庄田。三年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把各种税项合并为一,量地计丁,按亩征银。限制豪强逃避税赋,使纳税土地由四百多万顷上升到七百万顷。又裁汰冗员,减少支出,使政府财政情况有所改善。重视整饬军备,用名将戚继光、李朝梁等练兵,加强边防。此后二三十年中,明与鞑靼未发生大的战争。为发展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河、淮河,均有成效。在改革中,曾表示: “哪怕陷阱在前,也不受阻拦。众矢攒身,也毫无畏惧。”历加特进中极殿大学士、左柱国。万历十年卒,赠上柱国,赐谥“文忠”。死后不久,遭反对派诬陷, 被革除封号, 抄没家产, 几乎遭受剖棺戮尸之祸, 其子孙也被遣戍充军。 所著有 《张文忠全集》。

张居正作品

官弈经 [ 张居正 ]

《官弈经》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作品,由于张居正的特殊地位和显赫政绩,《官弈经》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张居正是中古代唯一的顺风顺水改革家,他的成功秘要在《官弈经》中有多重展现。清代名臣曾国藩对《官弈经》研悟颇深,他说:“官之荣辱,尽在弈中。”《官弈经》共分八卷,分别为“道弈卷、术弈卷、阳弈卷、阴弈卷、强弈卷、弱弈卷、顺弈卷、逆弈卷。著名文史专家马树全先生在深刻点评原文的同时,又精心撰写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典。《官弈经》哲理深邃,见解高远,启人心智,实用性极强。 查看详情>>

四书直解 [ 张居正 ]

又题《张阁老经筵四书直解》《重刻内府原板张阁老经筵四书直解指南》《经筵四书直解指南》《四书集注阐微直解》等,署“中极殿大学士泰岳张居正辑著”,或“太岳张居正著”。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连同翰林院讲官等人专门写给当时的小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一人读的。该书曾在明朝年间得到刻印,根据记载,“1651年张居正所注《四书》再次付梓,题《张阁老直解》。吴伟业在为这部书所作的序中谈到张居正给孩提时的万历皇帝当老师时。充满羡慕之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又将此书翻刻。该刻本至今在民间依旧有流传,可见该书当时影响之大。 徐乾学评道:“盖朱注以翼四书,直解有所以翼注。” 康熙帝在读此书后如此说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 查看详情>>

权谋残卷 [ 张居正 ]

《权谋残卷》是明代张居正所作的一部权谋类著作,共分为13卷。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查看详情>>

女诫直解 [ 张居正 ]

万历六年,神宗大婚,慈圣李太后命张居正为东汉班昭《女诫》一书做直白注解,以供新册封的王皇后阅读。张居正以内阁首辅身份作此注解,以及为某一皇后阅读而作专书,皆称引人注目。李太后命张居正撰写此书,与张居正多年承担辅导万历皇帝的职责有直接关联,亦显示出女训书籍在后宫女子教育,尤其是皇后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此举在神宗大婚,太后从乾清宫搬回慈宁宫后发生,体现了李太后高度倚重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的姿态,具有明显的政治信托象征意义。该书收录于明万历刻本《张太岳文集》卷11,以及清光绪年间重刻《张文忠公全集》中。万历刻本收录该书时并未与之命名,只在卷11中首先说明“上大婚礼成,蒙圣母慈圣皇太后命臣居正直解汉班昭《女诫》,以教宫闱”,然后收录进呈以后万历皇帝所做序言及直解内容。光绪重刻本收录该书时指出,“《女诫直解》,本自为书,不必搀入文集也”,故附于全集最后一册,并单独命名为《女诫直解》,本文所用即为此本。 查看详情>>

明穆宗宝训 [ 张居正 ]

明穆宗朱载垕语录汇编。张居正等编纂。万历二年(1574)成书,与《明穆宗实录》同进。八卷。三十年,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三十六子目,前有明神宗序。 查看详情>>

资治通鉴直解 [ 张居正 ]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从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片段与事件加以讲解,一方面通俗易懂,一方面也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先读经,后读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资治通鉴直解》是明朝隆庆六年,由两朝帝师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日讲的宫内读本。《资治通鉴直解》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当年为皇帝讲解《资治通鉴》,意在教育皇帝如何做一名圣明之君。即使在今天,此书对各级管理者与读者大众,依然可资借鉴,更可从中读出立身处世的智慧光辉。 查看详情>>

书经直解 [ 张居正 ]

十三卷。明张居正撰。居正字叔大,又字时大,号太岳,谥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明政治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撰。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居正代高拱为首辅。万历初,神宗年幼,国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政十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裁汰冗员、整顿吏治、加强边备,兴修水利、推行一条鞭法等,皆有成效,海内称治,帝待之以师礼。因在朝时与太监冯保相结,死后廷臣群起而劾之。官职悉削,家产抄尽,长子敬修自缢身亡,其他子女亦饥饿而死。直到熹宗朝,方下诏复其故宫,予以祭葬。著述除《书经直解》外,尚有《帝鉴图说》、《太岳集》、《太岳杂著》等。《书经直解》是居正为神宗进讲所作,故注语浅近,多作常语,以便于阅读,因称“直解”。当时神宗幼冲,故多用通常易懂之语。是一部当时有关《尚书》的通俗读物。有明万厉元年(1573)刻本,今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另有清全祖望批校明万厉元年(1573)刻本,今藏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此外尚有明万卷楼刻大业堂印本、明崇祯九年(1636) 马士奇澹宁居刻本等。

查看详情>>

明世宗宝训 [ 张居正 ]

明世宗朱厚熜语录汇编。徐阶、张居正等编纂。万历五年(1577)成书,与《明世宗实录》同进。二十四卷。三十年,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九卷。凡五十子目,前有明神宗序。 查看详情>>

帝鉴图说 [ 张居正 ]

明张居正撰。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 (今属湖北) 人。明代著名政治家。隆庆时,为首辅,万年初年,神宗年幼,国事均由他主持。是书即为万历元年 (1573),朱翊钧 “初登大宝”,张居正 “采摭前代君人治迹……可劝戒者”,并 “各因事绘图系之” (该书序言) 以备御览的。书中远溯唐虞,下讫汉、唐、宋,共编辑唐尧、虞舜、夏禹、商场、周文武、宣王、汉高、汉文、汉武、汉昭、汉宣、汉成、汉光武、汉明、汉昭烈、唐太宗、唐玄宗、唐肃宗、唐宣宗、唐宪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多位帝王的事迹百余条,内容包括任贤图治、感谏勤政、面斥佞臣、遣归方士、不受贡献、焚香读书、敬爱母教、不喜珠饰、后苑观麦、轸念流民等117条目。其中有一些有关宫廷的资料,可为研究者参考。因是书是给年幼的皇帝专门编写的,因此不但选、撰精心,而且又深入浅出,加上图文并茂,可作为启蒙读物,辨古知今,增长知识。是书前有隆庆六年 (1567) 进疏一篇,说明善为阳为吉,恶为阴为凶,故取尧舜以来善可为法志八十一事 (数用九九),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 (数用六六)。《四库全书》将是书收入《史部·史评类存目》。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