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仲洽
  • 性别:
  • 朝代:西晋
  • 出生地:京兆长安
  • 出生日期:250

挚虞(250-300),西晋文学理论家。字仲洽,一作仲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皇甫谧弟子。晋武帝泰始(265—275)中举贤良,拜中郎,升任太子舍人,除闻喜令,后历秘书监、卫尉卿。晋惠帝时官至太常卿。后遇洛京荒乱饿死。其美学观点,基本遵循儒家传统观念,特别强调文学作品的教化讽喻作用:“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兴,德勋立而铭著,嘉美终而诔集。”(《文章流别论》)把文章的宗旨归结为宣扬礼教,称颂功德。并以此为鉴别文章标准,指责“今之赋”为“背大体而害政教”,赞许枚乘《七发》“虽有甚泰之辞,而不没其讽喻之义”。在文学创作中,突出宣扬宗经思想,其论颂,则以《诗经》中的颂诗为准。认为“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强调应以情义为创作的特征,反对夸大辞藻形式的审美功能:“情义为主,则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为本,则言富而辞无常矣。”指出过分追求铺陈夸饰巧辩藻丽的弊病:“夫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坚持以“四言为正”的诗体观,强调“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提出“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馀“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同上),反映其坚持儒家宗经立场,提倡今不如古、前胜于后的文艺史观。其观点反映了儒家美学的保守性。一生著述甚富,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答伏仲武》等诗五首,皆为四言。有《思游赋》、《太康颂》等文,明人辑有《挚太常集》。有《文章志》四卷,已佚。又主编《文章流别集》,并撰写《文章流别志论》,现仅存若干残篇片断。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清严可均全晋文》、张鹏一《关陇丛书》中有辑佚本。

挚虞作品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