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作周 

朱氏曰:受命,受天命也;作周,造周室也,称王改元之说。欧阳公、苏氏、游氏辨之已详。《武成》:惟九年,大统未集。若以文王在位五十年推之,不知九年何处数起。《尚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孔安国见《武成》篇,故《秦誓传》曰: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文王卒。 叶氏曰:《诗》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虞芮质厥成为文王受命之年。儒者之传,周有自矣。是以武王称诞膺天命九年。 

摰 

毛氏曰:摰,国名,任姓。《周语》:摰、畴之国,由大任。注:摰、畴二国,奚仲、仲虺之后,大任之家。《唐世系表》:祖已七世孙曰成,徙国于摰。仲虺居薛,臣扈、祖已,皆其胄裔。 傅氏曰:自彼殷商来嫁于周,则摰是殷商畿内国。 

京 

朱氏曰:“裸将于京”,周之京师也。“曰嫔于京”、“依其在京”,周京也。“王配于京”镐京也。“乃觏于京”,高丘也。 

殷商 

史记正义》:自汤已下号商,自盘庚改号曰殷。《括地志》:相州安阳县,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盘庚自奄迁北冢,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南岸三里有安阳城,即相州外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冢也。 《史记》:项羽与章邯盟洹水南殷虚上。郑氏曰:契有功封商汤,始居亳之殷地。《荀子》: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或曰即底柱。迁于商。十四世有成汤。《书》:盘庚迁于殷。孔氏曰:亳之别名。孔氏曰:成汤之初,以商为号,及盘庚后为殷,取前后二号而言之。曹氏曰:盘庚复治亳之殷地,汤之故居,故兼称殷商。朱氏曰:商言其国,殷言其地。 

洽阳 

毛氏曰:洽,水也。《谷梁传》水北曰阳。《地理志》:左冯翊郃阳县在郃水之阳。《说文》引《诗》“在郃音合之阳”。朱氏曰:洽,水名,本在今同州郃阳夏阳县,今流已绝,故去水而加邑。渭水亦迳此入河。《括地志》: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里。《水经注》曰:郃阳城南有瀵水,东流注于河。水南犹有文母庙,前有碑,去城十五里,水即郃水也。县取名焉。《郡县志》:水在旧河西县南五里,今郃阳界内。 

渭涘 

毛氏曰:渭,水厓。王氏曰:洽之阳渭之涘,莘国所在。朱氏曰:渭水至同州冯翊县入河。孔氏曰:造舟比船于水,加版于上,即今之浮桥。杜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尔雅》:天子造舟。 郑氏曰:周制也,殷时未有等制。 程氏曰:亲迎于渭,文王未为君,周国在渭旁,不是出疆。 

莘 

毛氏曰:莘,大姒国。《水经注》:郃阳城故有莘邑,大姒之国。《舆地广记》:同州郃阳县,古莘国。《括地志》:古莘国,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世本》:莘,姒姓,禹后。 《唐世系表》:启封支子于莘。 

牧野 

牧,《说文》作“坶”。孔氏曰:纣南郊地名。《通典》:卫州汲县,牧野之地。《九域志》:汲城,本牧野之地,汉为县。《郡国志》:朝歌县南有牧野。《牧誓注》:纣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括地志》:今卫州城即牧野之地,武王至牧野,乃筑此城。 孔氏曰:商郊牧野是郊上之地,战在乎野,故曰野。《诗》“于牧之野”。皇甫谧曰:在朝歌南七十里。《水经注》:自朝歌以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坶野之地,故《诗》称“坶野洋洋”。《竹书纪年》曰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牧野。 《括地志》:朝歌在卫州东北。 《周书·克殷》曰: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 

自土沮漆 

《地理志》:右扶风杜阳县,今凤翔府普润县。杜水南入渭。《诗》曰“自杜”。颜氏注:《诗》“自土沮漆”,《齐诗》作“自杜”,言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沮漆之地。郑氏曰:公刘迁于豳,居沮漆之地。段氏曰:沮漆有二,皆出雍州,皆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自土漆沮,言于岐周之间。《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言于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之下。《十三州志》云:漆水出漆县西北,至岐山东入渭。《后汉注》:漆县故城在邠州新平县。沮水不知所在。此《诗》“自土沮漆”者也。《十三州志》:万年县南有泾、渭,北有小河,即沮水也。晁氏曰:《地理志》漆水在扶风漆县西北,豳之漆也。《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 《括地志》:沮水出维州富平县,东入栎阳南。漆水出岐州普润县东南岐漆山。 严氏曰:沮漆名称相乱。《水经》云沮水出北地郡直路县,东过冯翊祋祤县北,东入于洛,此沮水之源流也。《汉志》扶风有漆县,漆水在县西,东入渭。又阚骃《十三州记》云漆水出漆县西北,至岐山东入渭,此漆水之源流也。沮出北地入洛,漆出扶风入渭,沮自沮,漆自漆也。至孔氏引《水经》云沮水俗谓之漆水,谓之漆沮,此则名称相乱矣。诸家书解,以出扶风之漆水与出北地之漆水为二,谓扶风之漆水至岐山入渭,在沣之上流,而《书》言渭水会沣会泾之后,乃遇漆沮,则漆沮在沣水、泾水之下流,故以《书》之漆沮为出北地之漆沮,与《诗》扶风之漆别也。但《水经》出北地者,止是沮水,而谓之漆沮耳。如上所言,则《诗》之漆沮,自是二水,《书》之漆沮,止是一水,即《诗》之沮也。然《水经》之沮入洛,《书》之漆沮则入渭。沮水若为漆沮,一名洛水,则漆沮即洛也,而又云入洛,何也?姑阙之,以俟知者。此诗沮漆,指豳国,是漆沮之上流也。下文言周原,《传》以为漆沮之间,指岐周,是漆沮之下流也。《吉日》及《潜颂》言漆沮,指镐京,当亦去岐周不远也。《疏》云漆沮二水在豳地,但二水东流亦过周,其说是也。《史记正义》二水源在雍州西,其名洛水者在雍州东。 《山海经》: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说文》:漆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东入渭。 《水经注》:今有水出杜阳县岐山北漆溪,谓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 

率西水浒 

郑氏曰:循西水厓沮漆水侧也。《周纪》:古公去豳,渡漆沮。徐广曰:水在杜阳岐山。 颜氏曰:漆水在新平。 

岐下 

孟子》:大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括地志》:梁山,在雍州好畤县西北十八里。郑氏云:岐山西南。《郡县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在凤翔府岐山县东北十里。《地理志》:右扶风美阳县,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大王所邑。《水经注》:岐水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水北即岐山。皇甫谧云:今美阳西北有岐城旧址。 孔氏曰:《皇矣》称“居岐之阳,在渭之将”,是其处险阻也。 《地理志》:大王徙岐。 《閟宫》:“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朱氏《传》曰: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归往之,王迹始著,盖有翦商之渐矣。 

周原 

《郡国志》:右扶风美阳,有岐山,有周城,杜预云:城在县西北。周大王所徙,南有周原。《郡县志》:凤翔府扶风县,本汉美阳地。《通典》:美阳故城在京兆府武功县北七里。皇甫谧云:邑于周地,始改国为周。《史记正义》:岐山下有周原,上置城。毛氏曰:周原,沮漆之间也。郑氏曰:广平曰原,周之原地,在岐山之南,膴膴然肥美。《韩诗》:周原腜腜。 

虞芮 

毛氏曰:虞、芮之君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颁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之君感而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闲田而退。天下闻之而归者,四十余国。《郡县志》:故虞城在陕州平陆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古虞国。《地理志》:河东大阳县吴山在西,上有吴城。芮城在陕州芮城县西二十里,古芮国。《晋太康地记》:虞西百四十里有芮城。闲原在平陆县西六十五里,即虞、芮争田让为闲田之所。苏氏曰:芮在同之冯翊。 《郡国志》:左冯翊临晋有芮乡,古芮国,与虞相让者。 

淠彼泾舟 凫鹥在泾 

泾水出原州百泉县泾谷东,南流至泾州临泾、保定二县,又东南流至邠州之宜禄、新平、永寿三县,又东北流至京兆之醴泉、高陵、云阳三县,以入渭。 

旱麓 

毛氏曰:旱,山名;麓,山足。《地理志》:汉中郡南郑县旱山,沱水所出,东北入汉。《说文》:林属于山为麓。曹氏曰:旱山在梁州之地,与汉广相近,故取以兴焉。 《周语》:旱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九域志》:兴元府有旱山。 《寰宇记》: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 《周地图记》云:山上有云即雨。 

密 

毛氏曰:国有密须氏。《吕氏春秋》: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诗》密人国。《括地志》: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其东接县城,即古密国。《周语》:共王游泾上密,康公从。又曰:密须由伯姞。 《左传》: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搜也。杜氏注:密须,姞姓国,文王伐之,得其鼓路。 《郡县志》:泾州灵台县西阴密故城,即古密国。 《舆地广记》:商时密国之地,本鹑觚,隋取文王伐密而民始附之意,以灵台名县。 朱氏曰:密,密须氏也,姞姓之国,在今宁州。 

阮 共 

张氏曰:阮,国名;共,阮国之地名,皆在今泾州。今有共池,即共也。《氏族略》:阮,商诸侯国,在岐、渭之间。郑氏曰:阮也、徂也、共也,三国犯周,而文王伐之。 孔氏曰:《鲁诗》亦以阮、徂、共皆为国名。孙毓云文王七年五伐,未闻有阮、徂、共三国助纣侵周,文王伐之之事。《孟子》:以遏徂莒。注:以遏止往伐莒者。朱氏曰:徂旅、密师之往共者也。 

鲜原 居岐之阳 

苏氏曰:文王既克密须,于是相其高原而徙都焉,所谓程邑是欤。孔氏曰:大王于迁已在岐山,此亦在岐山之阳,去旧都不远。《周书》称文王在程,作《程寤》、《程典》。皇甫谧云文王徙宅于程,盖谓此也。朱氏曰:其地于汉为扶风安陵,今在京兆府咸阳县。《地理志》:安陵,阚骃以为本周之程邑。《通鉴外纪》:西伯自岐徙鲜原,在岐山之阳,不出百里。郑氏曰:地在岐山之南,居渭水之侧,后竟徙都于丰。曹氏曰:大王邑于岐山之下,犹在岐北。文王既胜密须,于是度鲜原,于岐山之南、渭水之侧,定程邑而迁都焉。《鲁颂》大王居岐之阳,谓岐北非也。《孟子》:文王治岐。《左传》:成有岐阳之搜。 《郡县志》:凤翔府岐阳县,盖汉杜阳县地,贞观七年置,以在岐山之南,因以名之。 《舆地广记》:此《诗》所谓“居岐之阳”也。文王始亦治焉。元和三年省,入扶风县。 《括地志》:安陵故城在咸阳东二十一里,周之程邑。 《书》:文王肇国于西土。 

崇 

郑氏曰:崇侯虎倡纣为无道。《通典》:崇国在京兆府鄠县。 《帝王世纪》:鲧封崇伯,国在丰、镐之间。周有崇国。晋赵穿侵崇。《史记》:伐崇而作丰邑。伏湛曰:“以伐崇庸”,崇国城守,先退后伐。《氏族略》:其地在鄠县东。《皇极经世》:商受十八年,西伯伐崇,自岐徙居丰。注: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是国之地也。 

灵台 

三辅黄图》:在长安西北四十里,高二十丈周,四百二十步。《三辅故事》:在丰水东。《水经注》:沣水北经灵台西。 《左传》:秦获晋侯,舍诸灵台。杜氏注:在鄠县,周之故台也。又云:酆在鄠县,东有灵台,属京兆府。 《地理志》:文王作酆。注:今长安西北界灵台乡丰水上是。 朱氏曰:言倏而成,如神灵之为。 司马法曰:偃伯灵台,伯谓师节也。 

灵囿 

《黄图》: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灵沼 

《黄图》:在长安西三十里。郑氏《驳异义》云:于台下为囿沼。 

辟雍 

毛氏曰:水旋丘如璧,曰辟雍,以节观者。《黄图》: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史记》:丰镐有天子辟池。《索隐》云即周天子辟雍之地。张氏曰:《灵台》辟雍,文王之学也。辟雍之在镐京者,武王之学也。《庄子》:文王有辟雍之乐。 郑氏曰:辟雍及三灵皆同处在郊。 《书大传》:乐曰舟张辟雍。 戴氏曰:言文王之乐不在台、沼、灵囿,而在辟雍也。 

丰 

朱氏曰:丰在今京兆府鄠县终南山北。《地理志》:文王作丰。《括地志》:丰宫在鄠县东三十五里。《地理志》:京兆鄠县,丰水出其东南。皇甫谧云:丰在京兆府鄠县东,丰水之西,文王自程徙此。 孔氏曰:从鲜原徙酆,丰在岐山东南三百余里。《说文》: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朱氏曰:即崇国之地,今鄠县杜陵西南。《通典》:酆,今京兆府长安县西北灵台乡丰水上。《左传》:康有酆宫之朝。《召诰》:王朝步自周镐京,则至于丰,告文王庙。《毕命》:王朝步自宗周镐京,至于丰,文王所都。 

丰水 

郑氏曰:丰水,禹治之,使入渭,东至于河。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在丰水之东。朱氏曰:丰水东北流,径丰邑之东入渭,而注于河。“丰水有芑”,镐京在丰水下流,故以起兴。《郡县志》:丰水出京兆府鄠县东南终南山,自发源北流,经县东二十八里,北流入渭。《禹贡》:沣水攸同。《地理志》:酆水出扶风鄠县东南,北过上林苑,入渭。《黄图》:出鄠南山丰谷,北入渭。黄氏曰:北至咸阳县入渭。 

镐京见前 

《坊记》引《诗》“度是镐京”。《郡国志》注:丰、镐相去二十五里。镐在京兆上林苑中。《黄图》:镐池在昆明池之北,即周之故都。《通典》云镐陂。夹漈郑氏曰:周地西迫戎狄,自岐之丰,自丰之镐是西,远戎而东即华也。朱氏曰:镐京,武王所营也,在丰水东,去丰邑二十五里。《周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九年,在鄗召太子发。戴氏曰:武王都镐京,为四方来朝者丰,不足以容之,作辟雍以养人才。 

邰 

毛氏曰:姜嫄之国。《郡县志》: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京兆府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白虎通》作“台”。国也。后稷姜嫄祠在县,后稷母家也。郑氏曰:后稷成功,尧改封于邰,就其成国之家室。《左传》作骀。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杜氏注:后稷受此五国。骀在武功县,所治斄城。《释文》:当作邰。《郡国志》:右扶风郿县有邰亭。《郡县志》:秦孝公作四十一县,斄、武功各其一。斄与邰音同,武功盖在渭水南,今郿县地是也。樊哙攻雍、斄城。注云:即后稷所封,今武功故城是斄县。汉属右扶风,后周置武功于故斄城。孔氏曰:邰国自有君,此或灭或迁,故以其地封后稷。《閟宫》:奄有下国。朱氏曰:封于邰也。 

百泉 溥原 流泉 

曹氏曰:汉朝那县属安定郡。隋改为百泉县,属平凉郡。魏于其地置原州,唐因之。百泉、溥原即其处。《郡县志》:邠州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号。豳城在县西高泉山,亦曰甘泉,在永寿县北二十五里。五龙原在新平县南三里原侧,有五泉水,因名。 

隰原 

郑氏谱曰:豳在雍州原隰之野。孔氏曰:《禹贡》雍州原隰底绩是原隰,属雍州也。公刘居豳,度其隰原以治田,是豳居原隰之野。蔡氏曰:广平曰原,下湿曰隰,度其隰原即指此,其地在豳,今邠州。《史记正义》:原隰,豳州地也。 《郡县志》:邠州新平县有五龙原,永寿县有永寿原,宜禄县有浅水原。 《白虎通》引《诗》“于邠斯观”。 

涉渭 

《史记·周纪》: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郡县志》:邠州,公刘所居之地,州治新平县,即汉漆县。漆水在县西九里,西北流,注于泾。 《史记正义》:公刘从漆县漆水南渡渭水,至南山,取材木为用。漆水东入渭。 

皇涧 过涧 

傅氏曰:二涧当在邠州界。《释名》:山夹水曰涧。 孔氏谓:皇涧纵,在两旁而夹之,过涧横,故在北而向之,亦可想见其形势矣。“芮鞫之即”,则又在过涧之南。鞫者,外也。 

芮鞫 

周礼注》作汭。《地理志》注:《韩诗》作芮。与鞫同。《职方》:雍州其川泾汭。《地理志》:芮水出右扶风汧县吴山西北,东入泾。《诗》芮,雍州川也。今陇州汧原县。苏氏曰:芮鞫,芮水之外也。《郡县志》:泾州良原县有汭水,一名宜禄川,西自陇州华亭县流入。 傅氏曰:康成以为芮是水内,与注《礼》自相反,当以《职方》为信。 

凡伯 

孔氏曰:畿内国。《左传》:凡周公之后。《春秋》:凡伯。杜氏注: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郡县志》:故凡城在卫州共城县西二十里,古凡伯国。《通典》:凡伯国在卫州黎阳县。 

召见前 

《周语》: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注:避难奔召公。召公,周之支族,食邑于召,康公之后穆公虎。 

夏后 

《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周书·度邑》篇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孟子注》:禹号夏后氏,后,君也。禹受禅于君,故夏称后。 

鬼方 

《易》:高宗伐鬼方。毛氏曰:远方也。《汉·匡衡传》:成汤化异俗,怀鬼方。《后·西羌传》:武丁征西戎鬼方。《竹书纪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 《大戴礼·帝系》曰:陆终氏娶于鬼方氏。 《汉·五行志》注:鬼方,绝远之地,一曰国名。 《文选注》:《世本》注曰鬼方,于汉则先零戎是也。 

蛮方 

郑氏曰:九州之外不服者。曹氏曰:《职方氏》卫服之外,即蛮服。 《禹贡》:荒服三百里蛮。 《周语》:蛮夷要服,戎翟荒服。 

芮伯 

郑氏曰:畿内诸侯,字良夫。《书序注》:芮伯,周同姓国,在畿内。《左传注》:芮国在冯翊临晋县。《通典》同州冯翊县,古芮国。《地理志》:临晋县芮乡,故芮国。 夹漈郑氏曰:其地即陕芮城,为晋所灭。 

崧高 

毛氏曰:山大而高曰崧岳,山之尊者,东岱、南衡、西华、北恒。尧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郭璞注《尔雅》曰:今中岳。崧,高山,盖依此名。李氏曰:申甫,四岳之后,安得专指为中岳。凡大而高者,皆可名之曰崧。《孔子间居》:嵩高惟岳云云,此文武之德也。魏氏曰:人之此心,与天地山川相为流通,固也。而人物之生,又系乎时数清明之感,山川英灵之会,祖宗德泽之积。孔氏曰:《郑语》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是掌礼之官,故掌四岳之祀。 《外传》:《史记》特称伯夷为四岳,由主岳祀故也。《齐世家》:四岳佐禹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是历虞夏商而世有国土。 

甫申见前 申伯 

李氏曰:崧高之山,在穆王时则生甫侯,《诗》、《礼记》作“甫”,《书》与《外传》作“吕”。在宣王时则生申伯。朱氏曰:甫是宣王时人,作《吕刑》者之子孙。吕氏曰:郑氏远取“训夏赎刑”之甫侯,非也。曹氏曰:封于申,而职为侯伯,犹召伯也。《礼记注》:周道将兴,五岳为之生贤佐仲山甫及申伯。孔氏曰:按《郑志》注《礼》在先,未得《毛诗传》。《外传》称樊仲山甫,则是樊国之君,必不得与申伯同为岳神所生。 

谢见前 南国 

“南国是式”,郑氏曰:改大其邑,使为侯伯,南方之国皆统理。陈氏曰:命为州牧也。毛氏曰:谢,周之南国。林氏曰:宣王之世,申伯以王舅大臣为南国屏翰,盖前此申在王畿之内,而宣王始分封之,以捍卫王室。楚经营北方,大抵用申息之师,其君多居于申,合诸侯亦在焉。秦、汉之际,南阳为要地,高祖逾宛攻武关,张子房曰:“强秦在前,强宛在后,此危道也。”汉与楚相持,常出武关,收兵宛、叶间。光武起南阳,以宛首事,申即宛也。孔氏曰:申伯先受封于申国,本近谢,今命为州牧,故邑于谢。严氏曰:申国在宛,谢城在棘阳,申、谢其地相近。孔氏曰:申国在南阳宛县,是在洛邑之南。申伯旧是伯爵,今改封之后,或进爵为侯。《周本纪》云申侯是申伯子与孙。 

郿 

孔氏曰:郿于汉属右扶风,在镐京之西,岐周之东。申在镐京之东南,自镐京适申,涂不经郿。时宣王盖省视岐周,故饯之于郿。朱氏曰:郿在今凤翔府郿县。《郡县志》:本秦县,今县东二十五里有故城。今县,周天和元年筑县,在渭水南一里,县治城南,当斜谷。曹氏曰:郿近岐周,先王之庙在岐,申伯受封,则册命于先王之庙,故王在岐而饮饯于郿。《江汉》言“召虎之封”,亦曰“于周受命”。 

仲山甫 

毛氏曰:樊侯也。孔氏曰:《周语》樊仲山父谏宣王,是为樊国之君也。韦昭云食采于樊,《左传》王赐晋文公樊邑,则樊在东都畿内。《周语》:樊穆仲。《左传注》:樊一名阳樊,野王县西南有阳城。怀州河内县,本野王。《晋语》:王赐公南阳阳樊之田,阳人不服,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怀州修武县有南阳城,《晋语》南阳即此。 

城东方 

朱氏曰:仲山甫奉使筑成于齐。孔氏曰:下言徂齐,东方齐也。毛氏曰:古者诸侯之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临淄也。《地理志》:琅琊姑幕县,或曰薄姑。《后汉注》:姑幕故城在今密州莒县东北,古薄姑氏之国。《括地志》: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今博兴县。《左传注》:博昌县北有蒲姑城。孔氏曰:齐于成王之世,乃得薄姑之地。《舆地记》:青州千乘县有薄姑城。孔氏曰:《史记·齐世家》献公元年徙薄姑,治临淄,当夷王之时,与此《传》不合。毛氏在马迁之前,其言当有据。 朱氏曰:岂徙于夷王之时,至是始备城郭之守欤。 临淄,今青州临淄县。 林氏曰:宣王时,北有玁狁,南有荆楚,东有徐夷,故式是南邦以申伯,城彼东方以仲山甫,奄受北国以韩侯,其为谋甚悉,而犬戎自西作焉。夫四隅而防其三,有变出于不备之方。 《汉》杜钦曰:仲山父异姓之臣,就封于齐。邓展注《韩诗》,以为封于齐,此误耳。 

韩侯 韩城 

《左传》:韩,武之穆也。郑氏曰:姬姓国,后为晋所灭。 史伯曰:武王之子,应韩不在。《通典》:同州韩城县,古韩国。有韩原。《水经注》:王肃曰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后魏志》:范阳郡方城县有韩侯城。 李氏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涿郡乃燕地也。又有“奄受北国”之言。《水经注》:圣水迳方城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韩城东。引韩奕之言为证,梁山恐是方城县相近梁门界上之山,此亦一说,存之以备参考。 《括地志》:方城故城在幽州固安县南十里。 

梁山 

《地理志》:左冯翊夏阳县,故少梁,梁山在西北。《括地志》:在同州韩城县东南一十九里。《尔雅》:梁,晋望。注:在夏阳西北临河上。 苏氏曰:梁山,韩之镇也。 《公羊传》:河上之山也。 《禹贡》:冀州治梁及岐。 曹氏曰:禹治水,自壶口循梁山而西。 《水经》:河水南迳梁山原东。《注》:原自山东南至河。 《九域志》:山在龙门之南。 

屠 

“出宿于屠”,潏水李氏曰:同州谷。今曰荼。《说文》:,左冯翊郃阳亭。今同州。 

汾王 

郑氏曰:厉王也,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时人因以号之,犹言莒郊公、黎北公。孔氏曰:彘于汉河东永安县也,西临汾水。苏氏曰:晋州霍邑是也,在汾之上。《郡县志》:汾水经霍邑县西二里,周厉王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解颐新语》曰:晋敖訾、敖其,汾王之类乎? 

燕 

王肃曰:燕,北燕国。董氏曰:召公之国。曹氏曰:武王子初封于韩,其时召康公封于北燕,实为司空,王命以燕众城之。朱氏曰:如召伯营谢,山甫城齐,春秋诸侯城邢城楚丘之类。《地理志》:蓟县,故燕国,召公所封。今燕山府。《括地志》:燕山在幽州渔阳县东南六十里。 《国都城记》云: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北燕伯款,始见《春秋》。 

百蛮 追貊 

《补传》曰:蛮、夷可以通称。北可称蛮,犹西可称夷也。貊为北方之国。先圣有蛮貊之说,追为北方之国,始见于此。毛氏曰:因时百蛮,长是蛮服之百国也。追貊,戎狄国。苏氏曰:锡之以追人、貊人。郑氏曰:韩侯先祖居韩城,为侯伯,其州界外接蛮服。 孔氏曰:北狄,亦谓蛮。 《史记·匈奴传》:居于北蛮。 《郑志》答赵商云:九貊,即九夷也。又《秋官》“貊”注:征北夷而获是貊者,东夷之种而分居于北,故为韩侯所统。至汉初,其种皆在东北,于并州之北无复貊种。 《汉》:高祖四年,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颜氏注:貉在东北方,三韩之属,皆貉也。 《职方氏》:九貉。注:北方。 《说文》:貉,北方豸种也。 孔《疏》曰:貉之为言,恶也。 《尔雅疏》:狄类曰秽貊。郑氏曰:其后追也、貊也,为玁狁所逼,稍稍东迁。 

北国 

郑氏曰:北面之国。孔氏曰:《职方氏》正北曰并州,言受王畿北面之国,当是并州牧也。曹氏曰:奄受北国蛮夷,而为之侯伯。 黄氏曰:即封唐戎索也。今洛州曲梁,赤狄也,中山安喜,鲜虞国;真定,鼓国;槀城西累,肥国,皆白狄也。 

淮夷 

《书》:成王东伐淮夷,灭淮夷。孔氏曰:周公归政之明年,淮夷、奄又叛,鲁征淮夷,作《费誓》。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陈氏曰:淮夷之地不一,徐州在淮北,徐州有夷,则淮夷之在北者也。扬州在淮南,扬州有夷,则淮夷之在南者也。《江汉》、《常武》二篇,同为宣王之诗,而同言淮夷。召虎既平淮夷,而告成于王矣。《常武》又曰“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故知淮夷之地不一。以地理考之,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者,是淮南之夷也,若在淮北,则江汉非所由入之路矣。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者,是淮北之夷也,若在淮南,则徐土非联接之地矣。孔氏曰召公伐淮夷,当在淮水之南;鲁僖所伐淮夷,应在淮水之北,当淮之南北皆有夷也。《后汉·东夷传》:殷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周公征之,遂定东夷。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而平之。严氏曰:周兴西北,岐丰去江汉最远,故淮夷最难服从化,则后孚倡乱则先动。周人经理淮夷,用力最多。成王初年,淮夷同三监以叛,其后又同奄国以叛。伯禽就封,又同徐戎以叛。至厉王之时,四夷交侵,宣王一命吉甫,北方旋定,继命方叔伐蛮荆,其后又命召公平淮南之夷,又命皇甫平淮北之夷。盖南方之役,至再至三,淮夷未平,则一方倡乱,天下皆危,故至淮夷平,然后四方平,此《江汉》、《常武》所以为宣王之终事,而系之宣王大雅之末也。朱氏曰:淮夷,夷之在淮上者。 孔氏曰:淮水之上,东方之夷。 《费誓注》:淮浦之夷。 《姓纂》有淮夷氏。 

江汉 

郑氏曰:江、汉之水,合而东流。孔氏曰:大别之南,汉与江合而东流。《汉·志》大别在庐江安丰县界,则江、汉合处在扬州之境。命将在江、汉之上,盖今庐江左右,江自庐江亦东北流,故顺之而行,将至淮夷,乃北行向之也。胡氏曰:杜预云《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夏界,按汉水入江,乃今汉阳军之大别山山之北,汉口是也,汉口亦云沔口,亦曰夏口,江东即鄂州江夏郡也,至安丰一千五百里。岂江、汉相合,古今不同哉?吕氏曰:胡氏辨江、汉合流,既得之矣。但去淮夷绝远,于经文颇不合。或者会江、汉诸侯之师,以伐之欤?严氏曰:江汉之浒,指江北接淮南之地。林氏曰:古者畿兵不出,所以重内调兵,诸侯各从其方之便。高宗伐楚,盖裒荆旅;武王伐商,实用西土;至于征徐以鲁,平淮夷以江、汉。陈氏曰:江、汉去周最远,不应亲临。江、汉之远,而始命召虎也。谓所伐之淮夷,自江汉、之浒而入。严氏曰:《江汉》、《常武》之诗,皆以江汉喻王师。“江汉浮浮”,喻盛大而不可御;“如江如汉”,止喻盛大。 

南海 

吕氏曰:淮夷在南,故极其远而言之曰“至于南海”。 《左传》:楚子曰寡人处南海。 

于周受命 

郑氏曰:岐周。孔氏曰:以召祖之故地在岐周,岐是周之所起,有别庙在焉。严氏曰:周当指丰。《召诰》“至于丰”注云文王之庙在丰,《祭统》云赐爵禄必于太庙。“锡山土田”,曹氏曰:召乃康公分陕之采地,宣王又以岐周山川益封召虎。 

程 

毛氏曰:程伯休父始命为大司马。《郡国志》:雒阳今河南府洛阳县。有上程聚,古程国伯休父之国也。关中有程地。《帝王世纪》:文王居程,故此加为上程。《楚语》:重黎氏世叙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氏族略》:重为火正裔孙,封于程。 

淮浦 淮濆 

《说文》:浦,水滨也。毛氏曰:濆,厓也。严氏曰:先征淮夷,而后及徐方。此兵行犹未及淮夷,而徐方已震惊。 

徐土 徐方 

孔氏曰:徐土,当谓徐州之地。朱氏曰:徐州之土,淮北之夷也。徐方、徐国亦即此。曹氏曰:《禹贡》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其地广人众矣。若淮夷,则东夷之种散处淮浦者尔。此先伐淮夷,次征徐国,盖先其小而易者,后其大而难者。陈氏曰:徐大而淮夷小。淮夷,即徐州之夷,而服属于徐。曰徐方者,兼徐、淮而言之;曰徐国者,特言于徐戎也。 

徐国 

《地理志》:临淮徐县,故徐国。嬴姓。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郡县志》: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徐子国。淮水西南自虹县界流入,今徐城省为镇,入临淮县。 《檀弓》徐容居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后汉·东夷传》:徐夷僭号,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楚大举兵而灭之。 《费誓》“徐戎”孔氏注:徐州之戎。此戎夷帝王所羁縻统驭,故错居九州之内,秦始皇逐出之。 《左传》:周有徐奄,徐戎、淮夷二国。春秋昭四年,会于申,有徐子,又有淮夷。 曹氏曰:宣王北伐玁狁,西征羌戎,南威蛮荆,独徐方未服。今徐方来朝于王庭,则四方既平矣。 傅氏曰:在淮之北者,徐戎也;在淮之南者,淮夷也。 

日辟国百里 

苏氏曰:文王之世,周公治内,召公治外,故周人之诗谓之《周南》,诸侯之诗谓之《召南》。所谓“日辟国百里”云者,言文王之化,自北而南,至于江、汉之间,服从之国日以益众。及虞芮质成,而其旁诸侯闻之,相率归周者四十余国焉。陈氏曰:《风》之终,系之以《豳》;《雅》之终,继之以《召旻》,岂非化之衰者,必思圣人而正之欤?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