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中论 [ 徐干 ]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孟子字义疏证 [ 戴震 ]

中国清代哲学著作。戴震著。初稿题为《绪言》,修改稿为《孟子私淑录》,1777年定稿为《孟子字义疏证》。1778年左右,曲阜孔继涵曾选辑若干种刻为《戴氏遗书》,收入《微波榭丛书》。此后主要版本有清光绪《端溪丛书》本、1936年影印的《戴东原先生全集》本、1961和1982年中华书局点校单行本等。 查看详情>>

孟子私淑录 [ 戴震 ]

清戴震著。三卷。撰于乾隆三十一年 (1766),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写定为《孟子字义疏 证》。共有答问二十五条,后删去三条,又增加二十六 条,即为《绪言》。其观点与《绪言》、《孟子字义疏证》一 致,表明作者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已基本确立。书中关 于认识论问题基本未涉及,对天道性命及理欲等问题 的阐述亦不如《绪言》、《孟子字义疏证》全面成熟。戴震 本人及其后学均未明确提及此书。最早刊于1942年四 川省立图书馆编《图书集刊》创刊号,收入1961年中华 书局《孟子字义疏证》和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的《戴震集》中。 查看详情>>

论语笔解 [ 韩愈 ]

二卷,旧题唐韩愈、李翱同注。唐以来对此书说多异同,参校各说,疑此书为韩愈注《论语》前所作的笔记心得,李翱亦间有讨论,附于其间,后人得之,刊刻而成,而以韩曰、李曰分别两人之说。韩愈、李翱学术观点相近,二人所解基本看法相同。韩、李讲性,因而多用以解说《论语》,如解释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说:“天命之谓性,《易》者,理性之书。先儒失其传,唯孟轲得仲尼之蕴。”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该书则解释说,不闻并不是没听说,而是“少克知”之义。孔子是讲性与天道的,只是弟子中少有知道的。韩、李的笔解,实是为自己的性命说,从孔子那里去找证据。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论语拾遗 [ 苏辙 ]

北宋苏辙撰。一卷。前有自序云:“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其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其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未安者,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其书以《易》曰“无思”解释《诗》曰“思无邪”,认为“惟无思然后思无邪”,而圣人无思则是指“外无物内无我”;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为虽死而不乱”之类,颇涉于佛、老二氏之学。而其所说“请讨陈恒”、“子见南子”、“齐归女乐”、“泰伯至德”等章驳正苏轼(字子瞻)说,俱有精理。他如以“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相证,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等“六蔽章”之不好学与“入孝出弟章”之好学文互勘,亦颇有所发明。存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论语全解 [ 陈祥道 ]

宋陈祥道(字用之)撰。共十卷。认为孔子“言义则存乎《春秋》,言理则存乎《论语》”。认为《论语》乃孔子“言理以答学者之问”(《论语全解原序》)的著作。就《论语》逐篇逐章作了诠释。“祥道长于三礼之学,所作《礼书》世多称其精博,故诠释《论语》亦在礼制最为明晰。”(《四库全书提要》)如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除例举“孔子于圣仁不敢居,于管仲则称仁”外,还引《礼记·乡饮酒》酬宾之礼以示尊贤养老之义。又如解“师冕见”章,则引《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说明礼待瞽者如老者之义以明之。再如“臧文仲居蔡”章,则引《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宝,家不宝龟”的古制来说明鲁大夫臧文仲藏大龟,是一种不明智的僭礼行为。其学术本宗王安石氏,故往往杂据庄子之说以作佐证。如引老庄之说以释《为政篇》中孔子答哀公“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之语。解释虽未必尽合原意,而旁引曲证颇为详核,其可取之处甚多,故绍圣后与王安石《论语注》皆为当时所重。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春秋繁露义证 [ 苏舆 ]

《春秋繁露》注释本。十七卷。清苏舆注。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苏舆,字厚康,又字厚庵。湖南平江人。清光绪进士。后改庶吉士,做过邮传部郎中。王先谦之门人,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苏舆自少年起就喜读《春秋繁露》,最初读的是凌氏注本,但由于注释中索引内容之广而不得要领。后来阅过其他注释本以后,才逐渐得其要旨。继而作《春秋繁露义证》,以供后人之考用。 查看详情>>

周礼 [ 佚名 ]

亦称《周官》、《周官经》。中国古代职官政典。相传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来的一部古书,古文经学家认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年刘歆伪作。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注本有东汉郑玄《周礼注》、唐贾公彦《周礼正义》、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等。中华书局1988年推出孙诒让《周礼正义》标点本,乃目前最好版本。全书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冠、冬官司空等6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该书使用了许多古老的语言,记述了周代三百多种职官的官名、爵等、员数、职掌,涉及田制、兵制、学制、刑法、祀典等多项内容。虽然资料来源于西周、春秋、战国等不同时期,但由于作者的主观归纳和设想,故其设官体例和编制相当规整,其中包含着儒家关于国家体制和政治设施的理想。西汉末年王莽居摄,以周公自居,摹仿周制,这部书被当着“国典”,立于博士。东汉末郑玄作注,与《仪礼》、《礼记》并列于三礼之中,成为儒家经典,因而对后世政治制度、官制设置影响极大。北周苏绰、北宋王安石以及太平天国曾据此改革与创设官制,唐玄宗曾依《周礼》六官体例编纂《唐六典》。学术界有人认为《周礼》是一部理想化的职官行政法典。 查看详情>>

仪礼 [ 佚名 ]

简称《礼》、《士礼》或《礼经》。文集。十七篇,一说周公作,一说孔子删定。近人根据书中丧葬制度参照考古资料,认为成书当在战国时期。此书为西周,春秋时代部分礼制汇编,主要记载古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具体仪节,不讲仪礼的作用及意义。汉置五经博士,礼学只有《仪礼》。东汉郑玄分别给《仪礼》、《周礼》、《礼记》作注,始有“三礼”之名。《仪礼》亦有今古文之分。西汉高堂生所传者为今文,鲁恭王坏孔子壁得亡《仪礼》五十六篇,其字皆篆书,谓之古文。其中十七篇与今文经相同,今存十七篇以外之三十九篇,称《逸礼》,古文经未立于学官,唐以后亡佚。今文《仪礼》十七篇,汉代传有三种本子,一曰戴德本(大戴本)、一曰戴圣本(小戴本)、一曰刘向别录本(即郑玄注·贾公彦疏所据本)。三本篇目次第各不相同,《十三经注疏》选郑注贾疏《仪礼义疏》本,故独得广泛流传。南宋魏了翁节录《仪礼》郑注贾疏精华著为《仪礼要义》、清人张惠言《三礼图》、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胡培翚《仪礼正义》等可为参考。一九五九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礼》汉简多篇,亦可供校订今本《仪礼》参考。 查看详情>>

素书 [ 黄石公 ]

传说为秦时隐士黄石公所作,并授之于张良。“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於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宋张商英:《素书序》)。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依据,阐述了道、德、仁、义、礼等道德原则及其具体规范,并说明其对处世和安邦的重要意义。该书六章为“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原始”章概括说明了道德原则:“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其余各章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说明。该书言简单意赅,总结社会政治伦理经验,有不少警人之句。如“亲谗远忠者亡”,“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货赂公行者昧”,“为人择官者乱”,“女谒公行者乱”,“决策于不仁者险”,“厚敛薄施者凋”,(《遵义》)“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安礼》)等等。收入《百子全书》。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