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北海(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十四岁开始读五经,不到二十岁,把五经读得烂熟,博览强记,提笔成文。东汉灵帝末年,许多贵族子弟“结党权门,交援求名”(《中论·序》),以求封爵。徐干对此很反感,不与这些人来往,以读六艺之书来娱乐心志。建安中,曹操认为他的行为和才学与众不同,特加礼聘,要他出来做官,他因病推辞。又授上艾县县令,仍因病未就职。后任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中郎将文学。徐干随曹操征战五、六年,病情转重,于是深居穷巷,安心养病,淡泊无为,恪守儒家圣贤之道。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死于瘟疫。
现存徐干的主要著作是《中论》。对此,曹丕给予很高评价“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与吴质书》)徐干的赋在当时和齐梁之际颇为著名。曹丕认为徐干的赋可与王粲的赋相匹敌,还说徐干的“《玄猿》、《漏卮》、《圆扇》、《桔赋》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称赞徐干“以赋、论标美”(《文心雕龙·才略》)。但这些作品多已散失。清代严可均编的《全汉文》辑有他的《齐都》、《西征》、《圆扇》等六篇赋的残文。
他的诗以《室思》六首较为有名。沉郁哀婉,真挚亲切,心理刻划方面也有特点。其中“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等句,后世传诵不绝,拟作者甚多,乐府杂曲《自君之出矣》即源于此。《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五卷,已散佚。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另有哲学著作《中论》二卷,今存。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