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伤寒

伤寒医鉴 [ 马宗素 ]

又名《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著作。一卷。金·马宗素撰。马宗素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南阳活人书》。书中每条之论,先引朱氏之原文,后引刘完素之语,以辨是非。书中首载伤寒医鉴,又论述脉证、六经传授、汗下、阳厥极深、燥湿发黄、不得眠、呕吐、湿热下痢、霍乱、好用寒凉、小儿疮诊等,共有十二论。为明晰是非,驳斥朱氏,又引 《素问》之文加以论证。所论伤寒之证多从热论,喜用寒凉之药。此书对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多有影响。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通行本。 查看详情>>

伤寒论宗印 [ 张志聪 ]

伤寒论著作。清张志聪撰。八卷。志聪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已著录。张氏认为:能医伤寒则可医诸病。遂潜心研究十余年,对仲景之文加以分析注释,成书于康熙二年(1663)。内容为辨脉法、平脉法、辨痉湿暍脉证、辨六经脉证、辨霍乱、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辨不汗与可汗、辨不可吐与可吐、辨不可下与可下等,后附伤寒例。书中每篇先录仲景原文,多以内经理论加以注释,间有按语,概言其要。后附仲景原方,并有方解,对药物作用说明较详。论述详尽,但多以经解经。对经典著作,过分推崇,反映张氏浓厚的尊经思想。有康熙二年武林张志聪手抄本(典藏中国医学科学院),康熙间刻本。 查看详情>>

伤寒论集注 [ 张志聪 ]

清张志聪撰。六卷。志聪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已著录。此书成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张氏注释本书,未成病逝,后由门人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卷一至卷二为太阳病脉证篇。卷三为辨阳明、少阳病脉证篇。卷四为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篇。卷五为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辨痉湿暍病脉证、辨可不可下、汗、吐病脉证。卷六为辨脉法、平脉法。撷取前贤注疏,结合心得,将《伤寒论》内容相似条文汇为一节,概括注论。纲目清楚,便于学者掌握,对后世医家影响较为深远。清代以来印本较多,有平远楼刻本,同治九年(1870)内邑公局刊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校经山房印本。 查看详情>>

注解伤寒论 [ 成无己 ]

金·成无己撰。成书于1144年。全书14.1万字。书分10卷,22篇。该书以王叔和撰次的《伤寒论》为蓝本,从辨脉法始,至辨发汗吐下后终,逐条注释,故名曰《注解伤寒论》。其注释有这样一些特点:①以经注论,以论证经。成氏根据《伤寒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语,以客观朴实的态度,始终运用《内经》、《难经》理论去注解《伤寒论》条文方法,以求尽可能地反映著作者原意,这便是“以经注论”;另一方面,这种注释也正好从临床角度证明了《内经》等书基础理论的合理性,这便是“以论证经”。②辨证明理,鉴别异同。正如严器之所说:“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别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这一特点在他的《伤寒明理论》中得到更充分的反映。③方药解释,注重性味。他对每一首方、每一味药的注释都是以《内经》性味学说为依据。不过,成氏对《神农本草经》未作充分联系。④朴实无华,简约扼要。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随文顺释,有自相矛盾之处。此书未及问世,成氏却巳逝世。后来士大夫张孝忠于绍兴庚戌(1190年)重获此书,传于医者王光庭家,亟为梓版,乃得流传。此书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等版本;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印行。现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元初刻本(附《图解运气钤》一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步月楼梓行《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单行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文津阁本)、清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贵文堂重刻本等版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等藏有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信元堂刊本、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常郡双白燕堂陆氏刊本、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涵芬楼据明嘉靖汪济川本影印四部丛刊本等版本。 查看详情>>

伤寒论白话译文 [ 张仲景 ]

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10卷。东汉张仲景(机)著。本书内分397条法,载方113首,理法方药齐备,有“众方之祖”之称。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本书的最早、较善注本。《伤寒论》所载397法,113方,一向被医家奉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规范,成为后世临床辨治的典范。此为《伤寒论》白话译文。 查看详情>>

重订通俗伤寒论 [ 俞根初 ]

伤寒类著作。清俞根初撰。十二卷。根初,绍兴(今属浙江)人。精岐黄之术,行医四十余年,颇负盛名。学术宗仲景,旁及方中行、陶节庵、吴又可诸医家,精于伤寒,主张诊治伤寒证必须有胆有识,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认为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可尽泥古人之法,而要在对症施药。立方多以辛散、透发、和解、凉泻、温补五法,并将其经验汇编整理,成书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后经何秀山加按语,复经何廉臣增订,加入历代伤寒名家论述伤寒、温病、杂病之内容,编为十二卷。近人曹炳章又为之补缺,徐荣斋为之重订。全书约四十万字。第一章,为伤寒要义; 第二章,载六经方药; 第三章,论表里寒热;第四章,辨气血虚实;第五章,伤寒诊法;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七章,伤寒本证;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章,伤寒坏证;第十一章,伤寒复证;第十二章,伤寒调理法。每章又分若干节,共百十八节。书中各节均先列俞氏著文及经验方,次附何秀山之按语,何廉臣之勘补及徐、曹之按语。对其伤寒兼证、夹证、坏证、复证皆以因、证、脉、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辨证透彻明晰,其治法方药则寒温互用、补泻兼施、无偏胜之弊。对《伤寒论》有所发挥。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较为全面的著作。可供理论研究及临床运用参考。有一九五六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重订通俗伤寒论》 本。 查看详情>>

重订广温热论 [ 戴天章 ]

4卷,附方1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所附《佛崖验方》1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将原书并为2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 查看详情>>

伤寒补亡论 [ 郭雍 ]

又名《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类著作。宋郭雍撰。二十卷。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从父学儒,后专心医学,精于伤寒,著有《郭氏传家易说》。认为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于其修己治经之余,取仲景书精心研讨,并依《素问》、《灵枢》、《千金方》、《类证活人书》等古医籍中有关资料,及伤寒名家庞安时、常器之等人论述,参以己见,以补其阙略,故名。成书于淳熙八年(1181)。卷一,设为问答,以伤寒名例居前,附以叙论、治法大要、脉法及刺法等编。卷二至卷三,论仲景辨脉、平脉法。卷四至卷七,自叙内经统论及伤寒六经证治。皆系仲景原论,其间有论而无方者,即补以庞、常两家之说,并附郭氏校补于后。卷八至卷十二,叙汗、吐、下、温、灸、刺及用水、用火之法。卷十三至卷十五,论两感、阴阳易及百合、劳复等二十余证。卷十六缺。卷十七至卷十八,为痉湿暍、温疫等九证及伤寒相似诸证。卷十九至卷二十,为妇人、小儿疮疹、斑疮瘾疹诸证。本书编次与一般 《伤寒论》 传本不同,内容有所扩充,如对太阳病有汗、无汗二症及厥病的认识等。阐发、注释《伤寒论》、可补原书之阙略,对研究《伤寒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体例不清,仲景原文与后世注文相互混杂,为其不足。有万历二年 (1574) 刘芝田刊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中寒论辨证广注 [ 汪琥 ]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6年。全书5.1万字。书凡3卷。上卷,辨太阳、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卷,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其注释发挥有如下特点:①病有中寒,证分六经。《伤寒论》一书,病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异,然“因仲景当日不明阴阳虚实寒热,而总为之伤寒”,致使“酷好仲景而不知变通”者,用药寒热混淆,屡屡致败。殷思于此,汪氏“于仲景书中,摘其所谓真阴虚寒之证”,按六经分证立篇,逐条辨解,每方注明,以发明仲景奥旨。②伤寒直中,病为真寒。其谓仲景论伤寒,传经病热,谓之“伤寒”;直中为寒,则是“中寒”。“病伤寒者,十居其九;病中寒者,十居其一”。寒邪直中之原因,乃中寒之人,三焦火衰,元气大虚,又受外来风寒之邪所致,故曰“伤寒直中为寒证”,即上所述之所谓“真阴虚寒”,其治则与伤寒热病不同。③中寒分经脏,治法有温热。他在《辨中寒为真寒论》中说:“中寒之证,仲景立法,中经者皆主温散,间有中脏者,亦主热发。所以诸汤中,附子生用者极多,而炮者甚少”。但若“胃气大虚,无热可发者,法当温补;更有里寒虽极,肠胃中实者,又宜温中消导”,而不可滥用补药。是书不足之处在于将仲景所论之里虚寒证,均以“伤寒直中之寒证”为解,而置疾病传变规律于不顾。此书有清·平阳季东壁刻本及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重印发行。现国内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间(1680~1686年)平阳季子东壁刻本(附于《伤寒论辨证广注》后)。 查看详情>>

瘴疟指南 [ 郑全望 ]

温病类著作。明郑全望撰。二卷。郑氏因闽、粤等地瘴症流行,危害甚重,遂专心研究。后得北宋佚名辑《瘴症卫生方》,即以此书为基础,参阅诸书,附以己见,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 辑成是书。论述瘴症源流、病因、病理、用药、宜忌、预后等,并论及伤寒、内伤与诸证之鉴别。但对瘴症病因、病理等论述尚有不妥之处。收入 《珍本医书集成》 有清同治元年 (1862) 汲古轩刊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