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书。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1440年前后撰,一卷。前序,次分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等十六则。记述蒸青散茶制造忌杂以诸香,独创蒸青叶茶烹饮法。提倡全叶冲泡方法,与唐宋团茶烹饮不同。 查看详情>>
饮茶论著。北宋蔡襄撰。1卷。一作2卷。是书撰于皇祐三年(1051),书成进于仁宗。前后皆有自序,前序称:“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故“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此编。全书共800余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茶论”,凡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10则;下篇为“器论”,凡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9则。专论斗茶时对茶叶加工的要求,及斗茶器具、斗茶方法等。是书为中国最早的斗茶专著,对宋代斗茶之风的兴起有颇大影响,于中国茶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书成不久,原稿即为人取去刊行。治平元年(1064),蔡襄又以小楷书之,刻石于禁中。书法出入晋唐,劲实端严,生动流活,为其传世小楷的代表之作。欧阳修、杨时、刘克庄皆为之跋,后世书家亦深为推重。上海图书馆藏有此石宋拓本。刊本有《百川学海》、《格致丛书》、《说郛》、《五朝小说》、《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查看详情>>
明代茶书,张源撰,1卷。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江苏吴县西山人。此地乃名茶碧螺春产地。据顾大典《茶录·序》称:其人“志甘恬淡,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著《茶录》得茶中三昧。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此书仅见《茶书全集》乙集本(刊于1613年),但屠本 畯1610年成书的《茗笈》中已引用此书内容。今见明代姚可成辑《食物本草》卷一六辑入此书,改题中郎先生《茶谱》。考袁宏道(字中郎)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595~1597)间曾任吴县知县,则此书成书当在此几年之间或稍前,约在16世纪末。此书共1500字左右,分为23则,多为自己的心得体会,是明代茶书中极为罕见的精审之作。如其言“选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的精、燥、洁三字经茶道,堪称言简意赅。又如品泉、投茶诸条,多不乏独创之见。与转相抄袭、人云亦云的明代茶书相比,实乃迥出流品,不同凡响。作序者,顾大典,字道行,江苏吴江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为绍兴府教授,历南京吏部郎中,迁山东副使,改福建提学副使,请托不行,忌者追论,坐谪禹州知州,遂自请免归。大典工诗善画,长于音律。博学多才。有《青衫记传奇》、《清音阁集》、《海岱吟》、《入闽游草》、《园居稿》、《北行集》等。 查看详情>>
明代茶书,1卷,罗廪撰。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生平待考。卷首有屠本畯万历己酉(三十七年,1609)序,介绍其书内容为:“凡十目:一之原其茶所自出,二之品其茶色味香,三之程其艺植高低,四之定其采摘时候,五之摭其法制焙炒,六之辨其收藏凉燥,七之评其点瀹缓急。八之明其水泉甘冽,九之禁其酒果腥秽,十之约其器皿精粗。”序又称其书: “其论,审而确也;其词,简而考也。”核之全书,确有独到见解。正如《茶解·茶论》所述,作者少年时就喜茶,亲自从事茶之栽培、采制、烹饮,这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因而多有创见,非明代杂抄前人论述拼凑成篇的茶书可比。但书中也偶有疏失。如《茶经·禁》载:作者认为茶有真香,不应掺以花果杂物。而误驳蔡襄主张以茉莉等花入茶之论,实际蔡襄力主茶有真香,切不可入龙脑之类,见其《茶录》。以花入香始见于明人,实作者误以钱椿年、顾元庆《茶谱》之说误系于蔡襄,乃张冠李戴,偶误记而已。此书又有龙膺万历壬子(四十年,1612)跋。此书当成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屠本畯序可证。仅有《茶书全集》本,《续说郛》及《古今图书集成》均仅节录数条,且编次错乱。 查看详情>>
明代茶书,1卷,明闻龙撰。龙字隐鳞,一字仲连,晚号飞遁翁,四明(治今浙江宁波)人。工诗博学,崇祯时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受,年八十一卒。事具《鄞县志》及《宁波府志》。此书凡千余字、无序跋,有《续说郛》本(卷三七)、《古今图书集成》本,当为未完节录之本,别无传本。书共有十则,大致论茶的采制,四明泉品及茶具、烹饮法等。有些切身体验。其书成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前。因为徐《茗谭》第十一条有云:“钱唐许然明著《茶疏》、四民屠豳叟著《茗笈》、闻隐鳞著《茶笺》、罗高君著《茶解》、南昌喻正之著《茶书[全集]》,数君子皆与余善,真臭味也。”徐书成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故可推知。但万国鼎先生《茶书总目提要》及陈椽先生《茶业通史》(第150页)俱称闻龙《茶笺》编成于明崇祯三年(1630),似误。 查看详情>>
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唐代陆羽撰。书中的内容分为10门,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中,“一之源”指出茶原产于我国南方,对茶树的生态环境、特性和选种进行了论述;“二之具”,叙述采茶所用的器 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的加工过程与方法;“八之出”,记各种茶的产地。这些都属于农学的范围,书中对茶的烹煮饮用方法及茶具,甚至有关饮茶的轶事都作了介绍,虽嫌简略,但较全面和系统。《新唐书·陆羽传》说《茶经》“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此书流传很广,有多种刻本,甚至在日本也有刻本,明代以来的多种丛书都收录此书。陆羽《茶经》开风气之先,有人誉陆羽为“茶神”,此后茶书不断出现,约有100多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