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hào](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大程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嘉祐进士。早年,与弟颐师事周敦颐,得其太极理气学说。累官晋城令,调节供求,平稳物价,编组伍保,兴办学校。熙宁初,以吕公著荐,权监察御史里行,极陈治道,建议制止土地兼并,改革兵役制度,促进农业生产。认为熙宁新政有一定社会原因,改革弊端百出的旧法也很有必要,但在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上,与王安石有根本分歧。出为提点京西刑狱,后罢归。哲宗初,劝司马光于新法条款具体分析,勿一概废除;于新法人物,可用者仍量才录用。所言不纳。擢为宗正寺丞,未至任而卒。
哲学思想 程颢以天理为宇宙本体。曾自称“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即是仁。把“仁”提高为宇宙本体,因而“学者须先识仁”,并把“主静立极”的“定性”说作为识仁的根本方法。认为气在絪缊中化生万物,人为其中之一。人与天地一物,我与万物同体;己便是尺度,尺度便是己。把客观消融于主观,人心与万物不可相分,不必区分内外。人心寂然无事,廓然大公,内外两忘而穷理尽性。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礼义智信皆仁,浑然与物一体,精神意识乃为天理所赋。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人与物之间有对,倘人存“诚敬”之心,便能与物无对,使天地之间,皆为我用。人的思想,不因时而异,后圣先圣若合符节,并无两致。其原因在于学者传道,非传圣人之道,乃传圣人之心;非传圣人之心,传一己之心。一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只是扩充此心。所论与弟程颐之学,世人统称为“洛学”或“伊洛之学”,俱为谢良佐、游酢、吕大临、尹焞等弟子所继承。南宋时,经朱熹发扬光大,学者称“程朱之学”,对后代深有影响。其“识仁”、“定性”等追求物我一体、内外两忘的直觉内求的修养道德的学说,又对后来的陆王心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学术界有人认为他是心学的发轫者。
政治思想 程颢认为社会危机深重,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整顿纲纪、补救废弛、加强吏治、刑德交替、恩威并用等一系列措施,挽狂澜于既倒。认为谷物是生存最主要生活资料,一天不可或缺。为保证谷物及其他生活资料生产,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使民均田务农,逐步过渡到以口授田,制民恒产。以重赋惩治惰农。指出国费日增,开支日侈,则国库匮乏、农民困苦。要求杜绝无用厚供,减少冗费,使财政好转、人民安居。主张严格按照封建主义等级差别生活,衣食住用不得僭越。又尖锐批评用之无节、取之不时,使物失其性,民失其业,资源耗竭。疾呼建立专职,保护自然资源。认为要使人类为天生育,相安无事地有序生活,应由君主奉天命而治天下。君命由天,其行动体现天意。帝、天、王三者并立,名称有异,本质相同。君权不旁落,社会相对稳定。皇朝交替,出于天命改易。革命之权在天不在王,途径为金木水火土五德循环。但又认为治乱决定于君主之志定与不定。定则一心诚意、规过养德,仁德施民,天下大治。以天上地下的自然现象,体现社会尊卑关系,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还主张量才而用,能者在职;治蒙以刑,断析民狱;本于王道,改革政治;中止以钱帛修好的外交政策,扭转与辽、夏关系。
教育思想 程颢强调天下不治、风俗不美、材能不足,其原因在于无良好教育。倘朝廷崇尚教育,时势可变,因为学有功于人的变化气质。又主张“为学有序”,即从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教人当以儒家经典为教材。重在以《论语》、《孟子》教人,还注意学习其他经典。认为《诗》、《书》如药方,《春秋》如用药治病。又说学莫先于《诗》,因为《诗》可以知善恶治乱之兴废,可以知礼之规矩。重视幼儿与学校教育。以教师为学校关键,兴学务必选择学业大明、德义可尊者为师,给以优厚待遇与尊敬地位。同时要保证学生质量,对各级学校的学生对象、年限也有所论述。学校不兴,纵有天分也不能成材。于教育与教学方法,重在各因其材,循序而教;读书会疑,日新月进;不学则衰,贵在自得。
著有《明道文集》、《识仁篇》、《定性篇》等。学生将其与弟程颐的言论著作,合编为《遗书》、《外书》、《经说》、《粹语》、《文集》等,后合刻为《二程全书》,今经校勘整理为《二程集》。
又称《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答张横渠子厚先生书》,北宋程颢著。论述己性不分内外物我,主张通过定性的方法,达到廓然大公、顺应万事而不动情感的道德境界。张载提出“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的问题,为此,程颢特作《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表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张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张载“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既然以“己性”为内,“以外物为外”,就不免要产生“己性”为外物引诱、“定性未能不动”的问题。程颢主张“性”无内外,宇宙之心同为一体,没有物我之分和主、客观之别。“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若能懂得不“以内外为二本”,就不会产生不能“定”的问题。世上一般人受外物之累而丧失“天理”的根本原因是“自私”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自私”就会为追逐私利行为无所顾忌,和“廓然大公”相对立;“用智”就不能明白顺应自然的道理,和“物来顺应”相对立。程颢认为,“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做到了“内外两忘”,应顺万事而不动感情,就能达到“定性”的道德精神境界,“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程颢的“定性”即“定心”。他作定性说的目的,是反对张载道德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为“灭私欲,存天理”提供理论依据。 查看详情>>
十三卷。《附录》二卷。宋程颢、程颐合撰。此集属名为明道程子、伊川程子。程颢字伯淳,自谓明道先生。程颐之兄。程颐字正叔,称伊川先生。程氏世居中山,后徙河南洛阳。二人曾就学于周敦颐,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世称 “二程”。其二人学说后为朱熹所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此集为颢、颐二人合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 《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伊川集》一本二十卷,一本九卷。又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为一集,为建宁刻本。是宋世所传已参错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于长沙。安国于原文颇有改削,如 《定性书》、《明道行述》、《上富公谢帅书》中,删落至数十字,又 《辞官表》颠倒次第,《易传序》改㳂为泝 《祭文》改侄为猶子。珙等所刻,一以安国为主。朱子深以为不可,尝以书汦珙及栻,盛气诟争,辩之甚力,具载《晦庵集》中。后又有临川谭善心重为校刊,始与蜀人虞槃商榷考订,悉从朱子所改。其定性书、富谢二书所删字,亦求得别本补足。又搜辑程子遗文十六篇,遗事十一条,并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于后。惟伊川诗仅有三章。《河南府志》载其《陆浑乐游诗》云:“东郊渐微绿,驱马欣独往。舟萦野渡时,水乐春山响。身间爱物处,趣逸谐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集中无之。地志多假借名人以夸胜迹,或许是好事者所依托。收入 《四库全书》有目。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