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öll,1917年12月21日-1985年7月16日),德国作家,他从1947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在五十年代就成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了。他的主要小说有《火车正点》(1949)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 (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一声没吭》(1953)、《天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 (1959)、《一个小丑的看法》 (1963)、《以一个好女为中心的群像》(1971)等。在这些作品中,不论是早期取材于二次世界大战题材,还是五、六十年代偏重描写小人物,他都竭力表现出人们心灵所受的创伤和痛苦,挖掘人们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的心理状态,而不去过多描摹现实。表现方法上,他吸收了德国传统的表现主义理论和意识流小说的某些技巧,大量采用多层次的内心独白、回忆、象征、怪诞的联想等,并蓄意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念,将情节、场景、时序进行大幅度的颠倒跳跃,这使他的小说不仅触及到很多社会问题,而且在表现人们的心理体验和内在本质方面、在创作技巧上都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由于他创作的小说深沉丰富,对战后西德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某种批判,对人民赋予了深深同情,因此,受到德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誉。1970年至1974年,他先后担任了西德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进入七十年代后,伯尔仍以旺盛的精力进行写作,又写出了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1974)和《监护》(1979)等。1985年7月上旬,伯尔被送往科隆的一家医院做了一次手术。7月15日手术后回到家。7月16日病逝于科隆的家中。
《不中用的狗》中的11个短篇,是从伯尔遗著中精选出的珍品,均创作于1949年前,从纳粹上台、二次大战、战后饥荒到经济重建,每个时期的社会现实都在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也可以窥视到作者思想发展的轨迹。 战争结束已经多年。那遥远年代的烟雾,伴随着这些短篇小说,再一次冒出地面。同这股烟雾一同升起的,是战前一个年轻人崇高的期望和理想,他满怀希望,却在徒劳地反抗着当时的世界;同这股烟雾一同升起的,是回忆和解释,恐惧与幻想,这一切恰好构成这些作品仍在蔓延着的活力。从文学方面看,一切都没有完结。 查看详情>>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享有世界声誉,是1945年之后德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1971年伯尔出版了他的重要作品《女士及众生相》,并于1972年以他在文坛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女士及众生相》(又译《莱尼和他们》,1971),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在社会上受到的种种迫害。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时空变化急剧,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