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名:弗兰兹·卡夫卡
  • 性别:
  • 国籍:奥地利
  • 出生地:布拉格
  • 出生日期:1883年7月3日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代表。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犹太血统,父亲是百货批发商。他从小受德语教育,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在半官方的工伤保险公司工作。他从中学开始爱好文学,后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他的个人生活十分不幸,性格上充满矛盾,有很多弱点,这就使他难于从压抑和麻痹着他的处境中解脱出来。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但看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他一生处于孤独、苦恼、傍徨、自怨自艾的矛盾之中,他把自己的创作视为“我梦幻般的内在生活的描述”。他曾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和尼采美学思想的影响,也接受中国的老庄哲学。他去世前曾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稿全部焚毁。但他的挚友马克斯·布洛德却把他的著作陆续全部整理出版,30年代出了6卷集,50年代出了9卷集。这些作品发表后,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在研究者中引起热烈的争议。西方读者从卡夫卡的小说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所谓“现代人的困惑”;他们也从卡夫卡小说的多解性中,去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卡夫卡流传下来的短篇小说共有78篇,其中著名的有《判决》、《变形记》、《在苦役营》、《乡村医生》、《中国长城建造时》、《饥饿艺术家》等。从主题思想上看,这些小说可分为4类:(1) 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原罪感。(2)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迫害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3) 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中小资产阶级(许多是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独、苦闷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4) 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反对异族侵略,在某些方面还反映了对祖国、对犹太民族的失望情绪。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揭示了一个无形中折磨着人的“异化”世界。《美国》写一个名叫卡尔·罗斯曼的青年,因受中年女仆的引诱而被父母逐出家门,来到美国。他处处受人利用,又被人抛弃,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总是个孤独者。《诉讼》(一译《审判》)是“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主人公约瑟夫·K突然被宣布逮捕,但是没有罪行和罪名,并且仍让他上下班,依然自由行动。K决定不去理睬这桩案子,但事实上他总不能忘怀,内心压力越来越重,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负罪感。他打听消息、托人情,请律师写申诉,精神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后来教堂神甫给他讲了个“在法的门前”的寓言,他最后低头服从,被人处决。小说通过荒诞的情节和K的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道本质,及其“异化”现象。 《城堡》最富有卡夫卡的特色。主人公K是城堡请来的土地测量员,但城堡近在咫尺,他就是进不去。他用尽各种手段和办法,甚至把跟他联系的那个官员的姘妇也勾引过来,还是达不到目的。最后在弥留之际,城堡传谕,准许K在村中居住,但已无济于事。这部小说的解释很多,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诸如封建专制压迫,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腐化荒淫,机构庞杂无度,人间世态炎凉,等等,不过,它是通过“卡夫卡式”的形象塑造和多层含义的隐喻来表现的,小说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卡夫卡的小说具有象征性、荒谬性、冷漠性和意识流;在荒诞的框架下富有真实的细节,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他的创作同现代主义许多流派都能攀上亲缘关系。卡夫卡除了小说外,还写了大量日记和书信,也非常有特色,既是研究作者思想和生活的文献资料,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卡夫卡作品

审判 [ 卡夫卡 ]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 写于1914~1915年间(一说1918~1919年间),没有最后完成。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的襄理,一天早晨,突然被法庭派来的使者宣布逮捕。这个法庭不是官方的,不宣布被告的罪状;被告在判决执行以前保持行动的自由。凡属被告皆有罪,既然开始审判,就无以赦免,被告迟早定要判罪。约瑟夫·K认为自己无罪,因此极力抗拒这种强加于他的暴力。他四处奔走, 延请律师,向他所熟悉的法庭侍从女士求情,向法庭画师寻求庇护。他逐渐发现,在法庭一切活动背后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无人对它负责,它也不向任何人负责;它只是不停地运转,专门与人为敌。约瑟夫·K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是这个官僚机构中的一员,参与它对人的迫害。于是他产生了“犯罪”感,因此心甘情愿受到惩处。一年以后的一天夜里,两个黑衣使者来到约瑟夫·K的家,把他押到一个采石场的废墟,执行法庭对他的判决,用刀把他杀死,——他本来可以向左邻右舍呼救,从而轻而易举地逃脱,可是他却束手待毙,不进行丝毫反抗。 查看详情>>

乡村医生 [ 卡夫卡 ]

《乡村医生》(Ein Landarzt)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1920年春天由德国科尔特·沃尔夫出版社(Kurt Wolff Verlag)出版,共收录了卡夫卡的十四则故事。《在法的门前》《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等名篇均收录在册。字里行间皆是奇诡的想象,反讽的语言风格鲜明。本书还收录了短篇小说《在流放地》(In der Strafkolonie),它首次出版于1919年10月。流放地有一台可怖的行刑机器,曾被用来处决犯人,这一行为遭到新任司令官的反对。执行处决的军官极力维护这台机器的价值却失败,最终用机器自杀。 查看详情>>

沉思 [ 卡夫卡 ]

《沉思》(Betrachtung)是卡夫卡首部问世的作品集,1912年由德国莱比锡的恩斯特·罗沃特出版社(Ernst Rowohlt Verlag)出版,收录了作家早期创作的十八篇作品。《柏林日报》评论《沉思》时说:“卡夫卡所说的,仿佛是那些无人疼爱、安静无声的人在悄声低语。”这18篇作品不拘一格,长短不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年的卡夫卡已在写作上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可以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异常细腻的内心世界。 查看详情>>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 [ 卡夫卡 ]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作者卡夫卡。本书收集的既有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经典性短篇小说,如《变形记》《判决》《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也有从他的遗作中选出的《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地洞》《女歌手约瑟芬或鼠众》《单身汉的不幸》《一只狗的研究》等公认的佳作。另有为数不少写得诙谐、幽默而简洁的速记式“小小说”。 查看详情>>

城堡 [ 卡夫卡 ]

奥地利长篇小说。弗·卡夫卡作。写于1922年。德国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1925年出版。本书德文本第1版出版时只有18章,后在作者的遗稿中发现了第18章的续篇和第19、20章,在以后的版本中作为附录收入。中文本23万多字。一位土地测量员K,奉城堡主人伯爵之召前去工作。但他发现,无论怎样努力,即使近在咫尺,他也无法进入城堡。只是通过送信人巴纳巴斯得到城堡里某部长克拉姆的指令。但就是送信人也未见过自己的主人。村里人的敌意和排斥,使K意识到城堡永远是个可望而不可即、却又无时不在发挥影响的神秘所在。他的所有努力都落了空。最后,他的情人,克拉姆以前的情妇弗丽达离他而去。他断绝了和城堡的一切联系。作品没有完成。卡夫卡设想的结局是K收到城堡指令,允许他在村里住下,但不许进入城堡。本书中的城堡,是国家统治机器的象征。它庞大而复杂,深不可测,象一大片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头上,人们只能对它表示敬畏,表现的是国家政治制度对人的异化力量。这部作品最突出地体现了卡夫卡的创作特色,寻找城堡的过程仿佛是神秘的梦幻,细节的真实与荒诞奇异地混合,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显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立、恐惧感。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