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文饶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赵郡(河北赵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787

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字文饶。赵郡(河北赵县)人。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之子。少年有大志,苦心力学。不愿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以父荫补校书郎。后因避嫌辞职,长期在方镇幕府供职。元和十四年(819),拜监察御史,次年为翰林学士。与同在翰院的元稹李绅被称为“三俊”。穆宗长庆二年(822),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旋即遭李逢吉、牛僧孺排挤,出任润州刺史。此后数年,在浙西观察使任上。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被召入朝为兵部侍郎,本年又出为义成节度使。次年改西川节度使。大和六年,召拜兵部尚书。次年拜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拜为中书侍郎。后因权臣郑注、李训的怨构诽谤,于大和八年罢相,再次出朝任浙西观察使。大和九年贬为袁州长史。开成元年(836)改任滁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本年,第3次被任为浙西观察使。开成二年迁淮南节度使。开成五年,唐武宗即位,召拜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会昌二年(842),进位司空,次年,加司徒。再次年,拜太尉,封卫国公。李德裕当政6年,颇有政绩,威名独重。会昌六年,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罢相,出朝任荆南节度使,改东都留守。唐宣宗大中元年(847),被宰相白敏中构罪,改为太子少保,公司东都,不久再贬为潮州司马。大中二年,又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次年卒于任所。

李德裕善著书作文,虽位极人臣而读书不辍。他与中、晚唐之际的著名诗人如元稹、李绅、刘禹锡白居易、薛涛、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均有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他的诗文历来被人赞许,如欧阳修说他“文辞甚可爱也”(《集古录跋尾》卷9),王士禛说他的骈体文“雄奇骏伟”(《池北偶谈》卷17)。著有《李文饶文集》(又作《会昌一品集》)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新唐书·艺文志》还著录其《次柳氏旧闻》1卷,《文武两朝献替记》3卷、《会昌伐叛记》1卷、《上党纪叛》1卷。《全唐诗》卷475存诗1卷;《全唐文》卷696至711存文6卷,《唐文拾遗》卷28存文5篇。今人研究著作有傅璇琮《李德裕年谱》

李德裕作品

次柳氏旧闻 [ 李德裕 ]

或称《柳氏旧闻》、《明皇十七事》。笔记。唐李德裕(787—849)撰。一卷。德裕有《李文饶文集》已著录。该书系作者笔录传闻而成。首传自史臣柳芳,曾亲与内侍高力士谈及玄宗及其太子(肃宗)时宫廷旧闻十七事,或撰成书而佚。次传自芳子柳冕,冕讲与李吉甫,后吉甫述与德裕,故名。当成书于太和年间,约四千字。其中如张果饮堇汁、善无畏祈雨云术、吴后梦金甲神操剑刺肋,兴庆池小龙随玄宗奔蜀,皆属神怪故事;至若所载姚崇与魏好古相倾轧,萧嵩与韩休不睦,源乾曜为相,杨国忠请焚左藏库等事,皆信而有征,可资史家参考。此书传本甚多,题名及内容互有出入。《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历代小史》、《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古今说部丛书一集》均题《次柳氏旧闻》,《丛书集成初编》据《顾氏文房》本排印,并附录故事二则。而《稗乘》、《五朝小说》、《学海类编》等均题《明皇十七事》。此中唯《丛书集成》本较为通行。 查看详情>>

会昌一品集 [ 李德裕 ]

文集。一名《李文饶文集》,又名《李卫公文集》。唐李德裕(787—850)撰。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子。以荫补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武宗时,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功兼太尉,封卫国公。任相期间,恰值处理回鹘、黠戛斯等降附、册封等事宜,选用将帅,军中书诏等,莫不独决,其他诸相无预。宣宗时,贬崖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少力学,善为文,虽居显位,手不释卷,平生著述甚多,今存《次柳氏旧闻》及此集。是集成编于唐代,从事郑亚为序,汇诗文于一帙,宋代以蜀本流传。收诗120余首。其文状、表、论、书等360篇,约13万字。语言雅正,说理明晰,其中所收“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白”、“安抚回鹘制”、“赐嗢没斯等诏”、“幽州纪圣功碑”、“异域归忠传序”、“奏回鹘事宜状”、“论讨袭回鹘状”、“赐可汗敕书”、“嗢没斯特勒等状”、“赐黠戛斯可汗书(与纥扢斯可汗书)”、“黠戛斯朝贡图”(王会图)序等等,详细叙述回鹘、黠戛斯等与唐交往及其内部一些状况,是了解唐代回鹘、黠戛斯等族历史的珍贵资料。是集《四部丛刊》影印常熟瞿氏藏明刊本,题《李卫公文集》。重印时又据《全唐文》、《唐文拾遗》、《全唐诗》、《唐书百家全集》诸书订正错简,录补缺文附于后,题为《李文饶文集。》。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