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王衡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镇海人
  • 出生日期:1901

鲁彦(1901-1944),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十八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到北平参加蔡元培、李大钊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之一。“五四”时期,他的爱国反帝情绪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他诅咒一切,攻击一切,这种情绪通过他“直率的笔调”、“诗似的美句”表现了出来。他的作品以描写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的生活见长,写当时世态的炎凉、悲惨的现实颇为深刻,但感伤气氛较浓重。鲁迅称他为“乡土文学”作家,说他“对专制不平,但又向自由冷笑。作者往往想以诙谐之笔出之的,但也因为太冷静了,就又往往化为冷话,失掉了人间的诙谐。”(《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1923年担任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世界语助教。同年秋,去湖南长沙,在平民大学、周南女学等校任教。大革命期间,在武汉任《民国日报》编辑,后在上海、福建、陕西等地,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鲁彦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短篇集《柚子》(1926年,北新书局)是他“五四”时期的代表作,揭露了封建军阀的丑恶,表达了他的愤懑和不平,《黄金》(1928年,上海人间书店)是他“五四”以后的代表作,《童年的悲哀及其他》(193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是他大革命以后的代表作,这时的思想是矛盾的,他第四个时期的代表作是《野火》(即《愤怒的乡村》,1937年,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他在《关于我的创作》一文中说:“《柚子》时期,我的热情使我诅咒一切,攻击一切,不愿意接近一切坏的恶的生活,在《黄金》时期这种倾向渐渐淡了,开始对我所厌恶的放松了,而去求另一方面的善的好的,在《童年的悲哀》时期又渐渐改变了,而倾向于体验一切坏的恶的一面”。《野火》暴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狰狞面目,反映了农民反抗力量的成长,得到了进步文坛的好评,是他创作的高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家人过着流亡的生活。1939年到桂林,创办《文艺杂志》。1943年,积劳成疾,不幸逝世。鲁彦一生坚持“文艺为人生”、“文艺为社会”的主张,写了不少较好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有:小说《小小的心》(1933年,天马书店)、《屋顶下》(1934年,现代书局)、《婴儿日记》(与谷兰合著,1935年,生活书店)、《雀鼠集》(1953年,生活书店)、《伤兵旅馆》(1938年,汉口大路书店)、《河边》(1940年,文艺书局),中篇小说《乡下》(1936年,上海文学出版社),散文集《驴子和骡子》(1935年,生活书店)、《旅人的心》(1937年,文化生活)。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鲁彦选集》,1958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鲁彦散文选》。他还翻译了不少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犹太小说集》(1926年,开明书店)、《显克微支小说集》(1928年,北新书局)、波兰的先罗什伐斯基的《苦海》(1929年,亚东图书馆)、俄国的果戈里的《肖象》(1935年,亚东图书馆)、克罗地亚小说《忏悔》(1935年,亚东图书馆)、《失掉了影子的人》(1935年,光华书局)、《在世界的尽头》(1935年,神州国光社)、《世界短篇小说集》(1935年,亚东图书馆)、《花束》(1935年,光华书局)和显克微支的《老仆人》(1943年,文学书店)等。方璧(茅盾)著有《王鲁彦论》(《小说月报》第17卷),对作者论述甚详。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鲁彦选集》。

鲁彦作品

菊英的出嫁 [ 鲁彦 ]

短篇小说。王鲁彦 著。初收于192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版《柚子》。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写乡间的冥婚习俗。主人公菊英七八岁时病死。十年后,她的母亲却又郑重其事地将她嫁给一个早已死去的男孩子。作品着重描写菊英的母亲为女儿找婆家的虔诚、送亲的热闹景象和菊英病死的经过,从而揭示这种迷信风俗的可悲。这种习俗几近儿戏,但农民们做得那样虔诚认真。愈是做得虔诚,愈显得他们迷信和愚昧。作品的特点是外热内冷,表面的热闹不仅反映了作者作为旁观者的冷笑,而且反衬了菊英的母亲失去女儿的凄凉和悲哀。本篇是中国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对于乡俗的具体而生动的描写,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查看详情>>

愤怒的乡村 [ 鲁彦 ]

长篇小说。王鲁彦著。写于1936年。同年6月曾以《野火》为题,连载于巴金和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1948年10月上海中兴出版社初版时改名为《愤怒的乡村》。它是一部以旧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强烈的感情抒发相结合的艺术手段,通过生动感人的斗争场面和富有立体感与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富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农民代表华生;被封建统治压弯了脊梁,认为人生“是命运注定了,没办法的”“弥陀佛”葛生哥;阴险狡猾、善于玩弄权术、具有两面派嘴脸的反动乡长傅青山等等。作品“在当时的《文季》杂志发表后,得到了文艺界的好评,认为这是鲁彦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跃进。”(覃英《愤怒的乡村》后记)小说摒弃了作者过去作品中反抗人物单枪匹马的斗争方式和压死不动手、屈死不呼冤的性格描写,表现了被压迫者群体的觉醒和斗争,表现了忍让者最终的醒悟和呐喊。作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正如周立波在《“鲁彦选集”序》中所言,使“年青的读者可以了解过去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我们是从什么样的状态里,走向幸福的今天的。” 查看详情>>

听潮的故事 [ 鲁彦 ]

鲁彦散文集,收文12篇。发表于1934年《中学生》第47期,收于《鲁彦散文选集》。文章写“我”和妻子到普陀山海岛佛国旅游的一段经历。前半篇写欣赏听潮的感受。作者把沉睡的大海比作“沉吟的诗人”,温柔甜美,令人陶醉;写汹涌的海涛好比被钟声惊醒了的猛士,愤怒地向岩石进攻,形成一场“千军万马的混战”,使人颤栗。后半篇笔锋一转,写僧人为了赚钱,献媚于洋人,竟要“我”将房子让出,甚至变相地下逐客令。“我”在愤怒之余,故意穿起军装,使僧人立刻慌了手脚,奉承拍马,请客送礼,显出一副可鄙的市侩相。作品讴歌大海的美,鞭挞现实的丑,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的感情恰像海潮一来一去,起伏跌宕,启示人们领会生活的哲理。写景多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叙写人事,笔墨冷峻含蓄,令人深思。 查看详情>>

童年的悲哀 [ 鲁彦 ]

现代短篇小说集。鲁彦著。1931年6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内收《童年的悲哀》等短篇小说14篇。其中《童年的悲哀》通过雇工阿成哥帮助一个小孩走进艺术境界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劳动者美丽的灵魂。善良的阿成哥虽是“粗人”,却“多才而又多艺”。他拉得一手好胡琴,将“我”带进了美的音乐的世界中,让“我”感到说不出的幸福。不久,他被疯狗所咬,终于离世而去。“我”也因此觉得“看不见幸福的一丝微光”。作者在《我怎样创作》中指出,“《童年的悲哀》这一集子是继承着《黄金》那一集子的。《柚子》时期的热情到这时几乎完全没有了。它变成了乐观的希望”,同时也“倾向于体验一切坏的恶的一面”。因此,《童年的悲哀》等作品的问世,表明作家已拓展了以前的创作题材的范围。 查看详情>>

宴会 [ 鲁彦 ]

夏天的一个午间,一家狭窄的饭铺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宴会。
那里是十三个互称为同志的革命党人,衣襟上备有相同的蓝色而长方的徽章,操着声调各别的官话,占据了两张方桌合并的座位,低小的房子的空气因着这几个人的来到,骤然变得格外炎热起来。从各人口里喷出来的纸烟的云雾流出低矮的门框,发散在另一间房子里,使那里正在流着汗吃饭的人也感觉到了格外的炎热。 查看详情>>

伤兵旅馆 [ 鲁彦 ]

现代短篇小说集。鲁彦著。汉口大路书局1938年7月初版。列入“大路文艺丛刊”。收《伤兵旅馆》、《菊英的出嫁》等短篇小说18篇。本集小说全是写人民群众和爱国军队的抗日斗争中鱼水之情。《伤兵旅馆》叙写从前线撤下的一批伤兵,住在一家旅馆里,开始,旅馆老板娘对伤兵们的态度很不友好。一次,日本飞机来轰炸,伤兵队长冒着生命危险,从战火中救出老板娘的爱孙,两个伤兵保护了老板娘,为此,老板娘深受感动,将自己的旅馆改称为“伤兵旅馆”。 查看详情>>

阿长贼骨头 [ 鲁彦 ]

《阿长贼骨头》以一个流氓无产者的遭遇反映其故乡农村的社会生活,于世态炎凉中道出小人物的悲剧。 查看详情>>

屋顶下 [ 鲁彦 ]

短篇小说。王鲁彦著。《屋顶下》描写本德婆婆与儿媳之间为如何持家而发生的矛盾冲突。 查看详情>>

一只拖鞋 [ 鲁彦 ]

短篇小说。王鲁彦著。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贫苦农民李国良替堂兄弟送儿子,从偏僻农村来到上海,因为脚上缺少一双比较象样的鞋子,在上海逗留的几天里,历尽种种磨难和艰险。全篇自始至终扣住鞋子一事,以鞋子来穿针弓!线,缀连情节,展开生活画面。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