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于浙江桐乡。父亲沈永锡,晚清秀才。母亲陈爱珠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1905年茅盾在故乡乌镇入小学。1909年先考入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后转入杭州私立安定中学。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预科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未入本科,经亲戚介绍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先在英文部、后在国文部从事译著和编辑工作,同时开始了他早年的文学活动。
茅盾开始文学活动的时代,正是五四运动前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很注意阅读、研究国外的文艺思潮和流派,选译一些内容和风格都有特点的外国小说。1920年冬,茅盾和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十二人发起成立我国新文学运动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商务印书馆原出版的《小说月报》,是鸳鸯蝴蝶派文人主持的刊物,专门登载文言小说和旧体诗词。五四运动后,商务印书馆决定对《小说月报》进行革新,请茅盾主持“小说新潮栏”的编辑工作,专门介绍外国文学。1920年11月,又决定请他主编《小说月报》。茅盾任主编后,《小说月报》面目一新,成为一个进步文艺刊物。这引起鸳鸯蝴蝶派文人的怨恨和攻击,商务印书馆内部的守旧派也表示反对。在内外夹击之下,1922年10月,茅盾辞主编职,改由郑振铎接任。
1922年到1924年,茅盾和郑振铎等人一道,曾经和文艺界的三个方面展开论战:一是鸳鸯蝴蝶派,二是创造社,三是南京的学衡派。其中,除与创造社的论战是新文学阵营内部的争论外,对其他两派是对旧文学营垒的冲击与批判。
从1920年开始,茅盾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1921年,他在上海先后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各省的党组织陆续建立,茅盾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为中央传送信件,联络来往人员。1923年7月,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成立,茅盾被选为执行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茅盾根据大会的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推动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他积极参加并领导了五卅运动和商务印书馆职工的罢工运动。1925年12月,恽代英和茅盾组织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恽为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长,茅盾为宣传部长。1926年1月,茅盾到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他被留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任秘书,协助代理部长毛泽东工作,编辑《政治周报》。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茅盾回上海,负责国民党上海交通局的工作,主持翻印《政治周报》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所发的各种文件,转寄北方及长江一带;并派观察员去各省考察党务及工农运动情况。
同年冬,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迁往武汉,茅盾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任政治教官。翌年4月初,他主编汉口《民国日报》。这个报社的社长是董必武,这份报纸实际是中共中央的喉舌。在《民国日报》上,他揭露蒋介石的反共和分裂阴谋,大造工农群众运动的声势,每天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社论。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不久汪精卫也逐渐暴露反共面目,武汉的政局十分动荡。6月底,茅盾为应付突然事变,把快要生产的妻子孔德沚先送回上海。7月8日,他写完最后一篇社论《讨蒋与团结革命势力》,就辞掉《民国日报》的工作,转入地下。他在武汉法租界一家栈房里隐蔽了半个月,7月23日,接到中共中央的命令去九江,在九江见到董必武和谭平山,被告知即去南昌。这时他在牯岭得了一场急病,失去了去南昌的机会,遂于8月中旬绕道回上海。
当时上海一片白色恐怖,南京国民政府正在抓人,茅盾亦名列其中。大革命的失败使他痛心,也使他悲观。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感到迷茫,需要时间思考、观察和分析。为了暂避蒋介石的迫害,他隐居了十个月,除了和同住在一条弄堂里的叶圣陶、鲁迅等人有来往,几乎不和外界接触。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有一段自叙:“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了。”1927年9月到1928年6月的十个月中,茅盾用“追忆”的手法写了三个连续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他的意图是写大革命时代青年所经过的三个时期:革命前夕的高昂兴奋和革命遇到挫折后的幻灭;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这三篇小说于1928年用笔名“茅盾”发表在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由于它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也由于它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因此一举成名。同时它也在当时进步文艺界引起某些非议,有人认为不应该去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有人指出小说反映作者悲观失望情绪太浓厚。1929年这三个中篇被合印成一卷,小说题名为《蚀》,由开明书店出版。
1928年7月初,茅盾离开上海去日本。16日,他在日本东京写了散文《从牯岭到东京》借以回答当时上海文艺界某些朋友对他的批评。他表明《幻灭》等三篇只是忠实的时代描写,算不得是革命小说。同时他对有些人把文艺视为狭义的宣传工具,也是不赞成的。在这之后,他和中国共产党失去了组织上的联系。
茅盾在东京住了五个月,写有短篇小说《创造》、《自杀》、《一个女性》。12月,他移住日本京都,又写了一些短篇和散文。1929年写了长篇小说《虹》。除此之外,他在日本期间还写有《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等书。同年底,他写了《关于高尔基》,说真正的普罗文学应该像高尔基那样写有血有肉的作品,而不是革命口号的图解。
1930年4月,茅盾结束亡命日本的生活回到上海。他回国不久,就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头半年,他取材于历史传说写成《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三个短篇小说。1930年9月,李立三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被批判后,左联工作有了新的气象。1931年4月,茅盾开始和鲁迅、冯雪峰合编左联的秘密刊物《前哨》。5月,茅盾担任左联的行政书记,和鲁迅、瞿秋白结成革命的战友,向国民党御用文人展开了英勇斗争。当时,他曾经通过瞿秋白向中共中央要求恢复他的共产党党籍,但是没有得到党中央的回答。这年10月,茅盾为要集中精力写长篇小说《子夜》,辞掉了左联领导职务,但仍坚持左翼文艺的旗帜。1932年到1936年他和鲁迅合作创办了《文学》和《译文》杂志。1934年2月,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提倡尊孔读经,掀起了全国性的复古逆流,茅盾和鲁迅都积极写文章反击。1935年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茅盾和鲁迅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朱德祝贺胜利。
茅盾的代表作《子夜》写成于1932年底,但酝酿与构思则早在1930年冬。1930年夏秋之交,他因为神经衰弱、胃病、目疾并发,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于是他每天访亲问友搜集素材。他在上海的朋友有从事实际工作的革命党人,有自由职业者,也有企业家、银行家、公务员。他又不止一次地到交易所、丝厂、火柴厂去,这很有助于他对社会的观察。
《子夜》中的故事发生在上海,以一个非常精明能干、抱有发展中国民族工业雄心的民族资本家丝厂老板吴荪甫为主角,刻画了复杂的斗争场面。吴荪甫为了自保,一方面加紧对工人的剥削,一方面不得不向封建势力和买办资产阶级投降,最后走上了绝路,从而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子夜》形象地驳斥了当时托派主张中国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言论,也打破了当时某些知识分子希望振兴中国民族工业走欧美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子夜》是我国“五四”以来在艺术上最成功的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中国社会的文学巨著。《子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很快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英、美、苏等国家出版,为世界文坛所重视。
茅盾在创作《子夜》的同时,还写有《林家铺子》。它的主题反映的是在国民党统治之下,小市镇的小商人不论如何会做生意,终归只有破产倒闭这一条路。同期和稍后他又写成《春蚕》、《秋收》和《残冬》三个短篇,刻画了30年代受封建剥削和帝国主义及买办资本家掠夺的江浙蚕农的贫困,和农民开始觉醒、反抗的斗争场面。从1933年到1936年,茅盾还写有许多杂文、散文和随笔。
抗日战争爆发后,茅盾先到汉口,主编生活书店出版的《文艺阵地》。并与郭沫若、老舍等人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被选为理事。不久去上海。11月他偕同妻子离开上海经过香港到长沙,然后到九龙。他在九龙住了九个月,为广州生活书店主编《文艺阵地》,并为香港《立报》主编副刊《言林》。1938年底,他应杜重远的邀约,带领全家去新疆学院教书,于1939年春天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除教书外,并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不久,由于新疆督办兼省长盛世才日趋反动,使他无法工作,他一家只得于1940年4月底离开新疆,回到西安。5月,他随朱德的车队去延安访问,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同年初冬,他把女儿沈霞和儿子沈霜留在延安学习,自己和夫人离开延安到重庆。他写了《风景谈》、《白杨礼赞》等出色的散文,歌颂延安的革命精神。
1941年皖南事变后,茅盾离重庆经桂林去香港,创办《笔谈》。又参加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任编委,在《大众生活》上连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他在这部小说里通过女特务赵惠明被腐蚀和逐步堕落的经过,揭露了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特务的血腥罪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茅盾和叶以群、廖沫沙等人一起在香港度过了一段十分动荡不安的惊险生活。后来,由于东江游击队的帮助,他才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辗转到达桂林,找到一间仅容一床一桌的小屋栖身。他在那里写了描述香港生活片段的《劫后拾遗》和描写民国初年城市士绅生活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
从1943年春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茅盾定居重庆近郊。他追忆东江游击队奉中共中央的命令抢救流亡香港的一千多文化人的经过,写成《归途杂拾》、《过封锁线》等文章。1945年,写成了以揭露黄金舞弊案为主题的剧本《清明前后》,曾在重庆公演。
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茅盾离重庆回上海。是年底,他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访问苏联。回国后写了《杂谈苏联》与《苏联见闻录》。1947年底,他再次去香港,任《小说月刊》编委。这个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锻炼》,在《文汇报》上发表。
1948年底,茅盾和其他民主人士一起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安排下,由香港乘轮船赴大连,旋至沈阳。北平和平解放后,茅盾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1949年7月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上,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文化部部长直到1964年夏。他曾任全国政协第一至第五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艺工作者代表会上,茅盾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中共中央根据他逝世前的请求,于3月31日做出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1936年10月11日《文学》7卷4、5号,署名茅盾。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1980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描述铁路局三等科员陶祖泰与妻阿娥的家庭生活及与朱先生的瓜葛,是时代大潮流中人生的一个方面。作者说“此篇意在画出两张面孔”,20多年后,作者又说对此篇“自己很不满意,又太长,不值得浪费纸张再印”。 查看详情>>
茅盾先生20世纪20年代研究力作,是在解读中国神话领域内一次大胆的探险,可看作是讲中国神话的“开荒”之作。神话反映了现代文明民族在原始时代探求宇宙秘密的野心,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文学与文化的灵感源泉。中国神话之丰富美丽,不亚于希腊、北欧,可惜散逸过半,仅存零星。茅盾先生借鉴西方人类学观点,对中国神话进行了细致精微的分析考证,在分析过程中又以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来比照中国神话,厘清了中国神话系统的诸多基础问题。试图捡拾那些散逸在历史长河中的神话断片,还原一幅华夏文明川流不息的神话长图。书中很多观点具有开创之功,如“蚩尤其实是巨人族”“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就是巨人族与神之战争”“夸父与夸娥合一论”等,至今沿用。近百年过去了,茅盾先生对神话的研究与创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至今读者与研究者无法忽视的里程碑作品。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茅盾著。1933年5月出版。作品以1930年春末夏初蒋冯阎军阀混战、帝国主义转移经济危机、工农革命风起云涌为背景,通过对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有关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命运的真实描写,展示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历史画卷;驳斥了当时托派鼓吹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揭示了旧中国“更加殖民地化”的本质。小说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吴荪甫这一具有鲜明、复杂个性的民族资本家典型。吴荪甫出身封建官僚世家,又曾游历欧美,学得一套近代资产阶级经营企业的本领。他不仅在家乡双桥镇办起了当铺、钱庄、油坊、米厂、电厂,还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大丝厂,而且联合孙吉人、王和甫等民族工业资本家组织益中信托公司,以狠毒果决的手段吞并同业的丝厂、绸厂,还一口气吞下了八家中小工厂,幻想建立起自己的资本主义王国。当他遭到以美国金融资本为后台的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包围并屡受挫折时,便一方面向工人转移危机,加紧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与镇压,另一方面则在公债市场上与赵伯韬斗法,企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势力的控制和压迫,最后甚至把自己的工厂、住宅也抵押出去作背水一战,结果完全失败,只得破产出走。全书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这场争斗为主线,并将吴荪甫同时置于办企业、搞公债投机与镇压工人运动这三条火线上,充分展示了他刚毅果决、精明强干而又暴躁狐疑、软弱空虚的复杂个性;生动、真实地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及其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小说以宏大而缜密的艺术结构表现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人物命运,主线突出,支线纷繁,纵横交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浑然一体,富有立体感和节奏感;尤能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多种手段精细地刻画其心理;同时,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明快、细腻、色彩绚烂。全书以高度的现实主义成就,显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实绩,并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查看详情>>
中篇小说。1935年创作。共13节。1936年刊于《文学》6卷1期,1937年5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现收入《茅盾全集》第4卷。小说以上海附近的小县城为背景,以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1934年年关时节的债务纠纷为线索,来组成复杂的故事。他是华光织绸厂大股东兼董事长,因金融恐慌,产品销路困难,已停工数月,无力支付工人的欠薪;他还是立大当铺三大股东之一,存户前来索款也无钱支付。为了度过年关,他加紧在城里收房租,大铺子拖欠,小铺子又交不起;农村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敲榨和剥削,农民也无力交租。唐子嘉处于欠人债务不能偿还,人欠的帐目又收不回的窘况之中。从中可以看到1934年间城市金融的危机,农村经济的破产,人民生活的贫困。小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追求通俗化。作者善用白描手法,从一连串行动中,以简劲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的特点。布局紧凑而又曲折,作品以唐子嘉的债务纠纷为线索,巧妙穿插儿女情事,形成两重多角关系。语言朴素、明快。 查看详情>>
散文随笔集。《茅盾散文集》毕竟是作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它是散文和杂文的结集。作者说,这些文章是被“逼”着写的,收集起来出版,也是因为书店要稿子,“拿这些来充数”的。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好书,在30年代产生过影响,也奠定了茅盾作为散文家的地位。郁达夫曾说: 茅盾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然而抒情炼句,妙语谈玄,不是他的所长。”到30年代,茅盾真正地按郁达夫的说法,“利用他之所长而遗弃他之所短”,写作了不少速写和随笔,成就了作为散文家的茅盾。待到1935年12月,茅盾编了散文的自选集《速写与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被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种,可见其成绩之斐然了。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写于1942年。全书14章。前9章连载于《文艺阵地》7卷1号至4号。后5章以《秋潦》为题,连载于重庆《时事新报·青光》第1期至第29期,署名茅盾。1943年5月由桂林华华书店出版单行本。茅盾在《〈霜叶红似二月花〉新版后记》中说,小说“本来打算写从‘五·四’到1927年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大变动,想在总的方面指出这时期革命虽遭挫折,反革命虽暂时占了上风,但革命必然取得最后胜利。”但后来发生了变化,未能实现原来的创作意图。已完成的部分,是一部反映从辛亥革命以后到“五·四”运动前夕社会生活的作品。小说以江南一带小县城为背景,以惠利轮船公司经理王伯申为发展航运事业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为主线,展开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小说描写人物心理委婉曲折,并借助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布局摇曳多姿,结构错综变化;文字简洁、典雅,具有民族传统特色。 查看详情>>
三部曲,长篇小说,茅盾作,包括《幻灭》、《动摇》、《追求》 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曾先后于1927年至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1930年5月开明书店以 《蚀》为总名出版单行本。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个三部曲表现了“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 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即到面前时的幻灭; (2) 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 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幻灭》所取的是一种单线结构,故事的背景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它的主人公静女士,是一个“不断的在追求,不断的在幻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动摇》把故事的背景放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时武汉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反映当时复杂剧烈的阶级斗争和五光十色的社会动态。“三等劣绅”胡国光投机钻营,混进革命队伍进行破坏,而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软弱动摇,使得反革命势力有机可乘,小说以这两人为中心形成两条线索,时有交叉; 《追求》则描写了王仲昭、张曼青、章秋柳这三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生活的不同追求。《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三部曲长篇小说,几乎是和历史进程同步问世的,它是大革命时代中国社会风貌、阶级斗争格局的迅速而真实的艺术反映,它真实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的曲折而痛苦的心理历程,同时也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自己的苦闷、彷徨的心境。小说在鲜明而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塑造了一群“时代病”患者,特别是“时代女性”的形象,她们有正义感,极想有为,不愿与旧世界同流合污,但由于自身的狂热性、软弱性、动摇性,最终还是陷入苦闷、迷惘和幻灭。作者那种自觉地追求主题和题材的重大性、史诗性的创作特色,在长篇中有着生动的体现,这些都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开出了新生面。 查看详情>>
短篇小说,茅盾作,最初发表于1932年7月15日《申报》月刊第1卷第1期,后收入开明书店1933年5月版的短篇小说集《春蚕》中。这篇小说与《子夜》、《春蚕》一起,是茅盾计划“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林老板是一个谨慎小心而又精明能干的小商人,“一·二八”事变以后,大批上海难民来到这个江南小镇,林老板独出心裁的“一元货”,使他的商店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但是林老板的生意经,改变不了洋货倾销以及农村经济破产带来的市场萧条的局面,债主坐逼,同业倾轧,苛捐杂税,逼得林老板无路可走,而国民党党部的官老爷黑麻子、卜局长之流更是敲诈勒索,逼林老板的女儿为妾,构陷迫害,无所不用其极,林老板万般无奈,被迫带着女儿破产出走,林家铺子的倒闭,对于朱三阿太、张寡妇这些把自己仅有的积蓄存在铺子里的贫民来说,不啻是致命的打击,小说就在这些不幸者的疯狂惨叫声中结束。作品深刻地写出了旧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真相,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提出了愤怒的抗议。作者用高度凝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林老板这样一个有着两重性格的典型形象,展示了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民族工商业者的艰难处境。作者抓住了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审视,因而他能够通过一家小店铺的倒闭,写出如此深广的社会内容,充分显示了茅盾的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朱自清在论述这篇小说时说,“层层剖剥,不漏一点儿,而又委曲入情,真可算得严密的分析,私意认为这是他的最佳之作。”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茅盾著。初载于1929年6至8月《小说月报》第20卷第6至8号。1930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小说原计划要“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茅盾《〈虹〉跋》),但只写到1925年的“五卅”为止。从已完成部分看来,也能自成一个整体。它在“五四”至“五卅”的时代背景上,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梅行素从封建统治下觉醒、反抗、走向新的生活的历程。梅行素在“五四”新思潮的冲击下开始追求自我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她冲出了包办婚姻组成的家庭而独立走向社会。在黑暗险恶的生活中,她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征服环境和命运,同时用意志的利剑去斩断“过去”在情感上的纠缠。但现实生活里的一切都使她感到苦闷和彷徨。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仅仅基于“自我价值的认识”和“生活意义的追求”而进行个人奋斗的知识青年的共同的苦闷。最后,她离开了固陋的四川来到更广阔的天地上海,认识了许多青年革命家,开始对社会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并奋不顾身地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活动中。本篇通过梅行素的生活和思想发展道路,典型地表现了二十年代中国知识青年推翻封建压迫和寻求光明前途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并为二十年代初中国壮阔的历史留下了鲜明印记。主人公的青春活力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象彩虹一样绚丽,昭示着光明和希望,这一形象的塑造是作者思想从苦闷转向振奋的新起点。作品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生动而有层次地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发展,梅行素的发展道路是合乎生活发展的逻辑的,她的道路是旧中国知识青年逐渐摆脱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道路。表现了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新进展。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全书27章。小说从1948年9月9日至12月29日在香港《文汇报》连载。1979年作者修改时,将发表于1934年《文艺先锋》的《走上岗位》第5、6章修改后,移作《锻炼》的第14、15章。1980年12月和1981年5月分别由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现收入《茅盾全集》第7卷。小说以 “八·一三”战争开始到结束为背景,广泛地展现了抗日战争初期上海各阶层的社会动态。抗战爆发后,上海及其郊区人民同仇敌忾,以各种行动参加、支持战争。国华机器制造厂总工程师周为新、助理技师唐济成、总务蔡永良以及工人群众冒着敌机轰炸,紧张地进行迁厂活动并与妥协动摇的资方开展尖锐的斗争。爱国知识分子陈克明教授、苏子培医生及爱国青年苏辛佳、严洁修积极地投入各种抗日救亡斗争。作品还描写了国华机器厂经理严仲平在迁厂过程中的动摇; 大学教授崔道生和青年罗求知在国民党反动政策压力下的屈服; 国民党当局在推行片面抗战路线中卖国投敌、迫害学生的反动政策,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堕落。全篇采用开放型的结构形式,将多条情节线索交错进行,庞大繁杂而又井然有序,从而展现了特定阶段的时代风云,描绘了众多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笔触摇曳多姿,色彩缤纷,在艺术构思上别具一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