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居仁,号紫微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
  • 出生日期:1084

吕本中(1084- 1145)两宋之际诗人、诗论家。字居仁,号紫微,因祖籍东莱(今山东掖县),故世称东莱先生。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出身于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其高祖吕夷简、曾祖吕公著曾在仁宗、哲宗时相继担任宰相。祖父吕希哲、父吕好问亦任侍从以上的高官。本中以其曾祖遗表恩泽入仕,荫补承务郎。本中与程门弟子杨时游酢等交游甚密,崇奉理学。初仕济阴主簿,调泰州士曹,在绍述期间,本中父好问因党祸坐废,本中也因此罢官。宣和元年(1124),授枢密院编修官靖康元年(1126),调官职方员外郎,旋因避父嫌奉祠。宋室南渡,吕本中举家流离,辗转于今豫、皖、苏、浙、闽、赣、湘、桂、粤等地,备极艰辛,写下不少悲慨时事、抒寄家国之痛的诗篇。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八年,即真,又兼侍讲,旋兼权直学士院。本中任官期间,洁身自好,尽心职事,刚直不阿。因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故学者亦多称其为吕紫微。力主抗金、恢复中原。上书高宗云:“当今之计,必为恢复事业,求人才,恤民隐,审政刑,开言路。然后练兵谋帅,伺彼有隙,一举可克。”(《宋元学案·紫微学案》),其年轻时尝与秦桧同为郎官,但不阿权贵,至杵桧而被罢官奉祠,卒于上饶,谥文清。

本中是两宋之际享有盛名的诗人,又率先提出“江西诗派”这一名称,撰《宗派图》以明衣钵。吕氏虽学江西而不为江西所囿,倡“悟入”和“活法”,堪称善于继承和创新。其作品现实感、时代感很强,自立门户,追求词约意丰、清丽流畅的审美情趣。其诗风雄健深厚,感情气度深灏,表现的思想力度也颇深刻。吕词今存27首,意蕴醇真,珠圆玉润,达到天籁自成的境界。《东莱诗集》传世版本较多,以沈晖点校《东莱诗词集》20卷允称精善,又附《外集》3卷和《东莱词》1卷,为通行足本(黄山书社1991年版)。其生平事略见该书《附录》一、二。

吕本中作品

紫薇诗话 [ 吕本中 ]

一名《东莱诗话》、《东莱紫薇诗话》。宋吕本中著。一卷,八十九则。其论诗美学观点,基本倾向于江西诗派。主张学李商隐,强调学习前人诗,须独专执着于一人,熟读观摹,方能有异于众人。追求独立的审美风格,但又忽视对生活的体察。又推崇黄庭坚,认为在学其诗时,独专学杜甫,也表现其对美学风格多样化的提倡:“不主一家,也不主一格。”有《历代诗话》本。 查看详情>>

官箴 [ 吕本中 ]

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有三十三则。吕本中曾任地方官多年,颇有阅历,书中所载多是他的切身体会。卷首即标明“清、慎、勤”三字,实为任官要旨。此书不载《宋史》本中列传,而见于 《宋史·艺文志》。此书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童蒙训 [ 吕本中 ]

一名《西垣童蒙训》。南宋吕本中撰著,基本上是一本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著作,也包含有成人修已治人之道。吕本中原属北宋故家,元祐遗老,成年后虽与程门游酢、杨时、尹焞交游,但幼时不名一师,多本于家传。《童蒙训》上绍原明(吕希哲,本中的祖父)。下启伯恭(吕祖谦,本中之孙),多录取大儒名言,述根本经训,集师友杂说,书正论格言。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当以儒家《孝经》等经典为本,融通诸子百家。 查看详情>>

童蒙诗训 [ 吕本中 ]

诗话著作。宋吕本中撰。该书原系吕本中所撰家塾课本《童蒙训》中论诗文之语,由于多取法苏轼、黄庭坚,于朱学盛行之后,苏学受到诋毁,乃被删削,遂致散佚。后人复辑为《童蒙诗训》,《菉竹堂书目》卷四、《文渊阁书目》卷一○著录。原书久佚,不知卷数。郭绍虞《宋诗话辑佚》辑得七十五则(其中有数则,一则中又分为二则或三则)。由所辑各则来看,该书为童蒙训课之用,故不录遗闻佚事,而以论学诗为主。其论学诗,一是主张“诗词高深要从学问中来”;二是强调“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倖可得也”;三是要求“不可凿空强作,如小儿就学,俯就课程耳”;四是指出“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至于学习的榜样,则一是杜甫,二是苏、黄,三是江西诗派。他虽然强调学习前人,但并不主张盲从,而认为“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有近质野处,……东坡诗有汗漫处,鲁直诗有太尖新、太巧处,皆不可不知”。同时,又要求能自出新意,指出“近世人学老杜多矣,左规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终成屋下架屋,无所取长”。这些都是吕本中教人学诗的路子,大体不出江西诗派套数,但又较后来的江西诗派宽阔、活泛。吕本中曾说过:“学诗当识活法。”(《夏均父集序》)识“活法”“须令有所悟入”,而“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与曾吉甫论诗第一帖》)。《童蒙诗训》中现辑到的佚文,虽未提及“活法”,但其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宋诗话辑佚》本。 查看详情>>

东莱诗集 [ 吕本中 ]

诗别集。二十卷。宋吕本中撰。《宋史·吕本中传》言其“有诗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东莱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又言其“少学山谷为诗”,则所记吕集,可能即为诗集。《直斋书录解题》则将此《东莱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录入“诗集类下”现存宋刊《东莱集》有二十卷本,乃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沈公雅所编,前有写于乾道二年之曾幾序。序中,谓曾幾与本中同庚,而高宗绍兴元年辛亥(1131年)本中年未五十,诗已独步海内,曾幾亦尝从其学诗云云。此集沈公雅刊之于吴门郡斋。此宋刻流入日本,藏于内阁文库;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影印编入《四部丛刊续编》中。另一宋刻本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黄汝嘉所刊《江西诗派》本,题作《东莱先生诗集》,正集二十卷、《外集》三卷(与宋书录所记《外集》二卷不同)。此本仅存正集十八卷至二十卷与《外集》三卷,正集文字及编次与沈公雅本无大区别,《外集》卷首书名下空四格,题“江西诗派”四字,目后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增刊”一行。乾道本无外集,此外《外集》似黄氏所编。《四库全书》所录系明抄本;此抄本缺第十卷,以《外集》卷一配之,或是该书流通过程中书贾所为。清代刊本则有张金吾精刊本及清文宗咸丰(1851—1861)年间吴镌孙刊本。 查看详情>>

紫微杂说 [ 吕本中 ]

又称《紫微杂记》、《东莱吕紫微杂说》等。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吕本中(1084—1145)撰。是书旧本或题宋吕祖谦撰,或题 《东莱吕紫微杂说》而不著其名。考赵希弁《读书志》载《东莱吕紫微杂说》一卷、《师友杂志》一卷、《诗话》一卷,皆吕本中居仁之说,郑寅刻之庐陵等。据此,《紫微杂说》当为吕本中所撰。吕氏祖孙,当时皆称为东莱先生,故传写是书者,有人未加详考,误以为出自吕祖谦之手。不知吕本中曾官中书,人故称曰:“紫微”,祖谦仅终于著作郎,不得有“紫徽”之称。又书中有自岭外归来之语,而吕本中《东莱集》有避地过岭诗,与书中叙述亦相吻合,其为吕本中所撰无疑。全书分条记事,但不加标题。于六经疑义、诸史事迹等,皆有所辨论,往往醇实可取。如谓经书 “致”字有 “取”之义,又有“纳”之义,先儒但以至极立解为未尽;又谓《檀弓》齐王姬之丧句, “” 当为 “告”; 使必知其反也句,“知”当为“如”等,皆与经训有合。又谓《论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句为荷絛文人自谓,亦颇有所见。其他记述亦平正通达,切中理道,非诸家说部之书所能比拟。其书首论“衡门之下”一条,所云哀时君主无立志者,后为吕祖谦作读诗记所取,亦见家学传授之渊源也。今传本不一,主要有《指海》、《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十万卷楼丛书初编》作《东莱吕紫微杂说》一卷,宛委山堂《说郛》本作吕祖谦撰《紫微杂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作《紫微杂记》不分卷。 查看详情>>

春秋集解 [ 吕本中 ]

三十卷。吕本中(1084-1145)撰。吕本中字居仁,原名吕大中,宋代着名诗人、理学家。吕本中北宋末官至祠部员外郎,南宋初赐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学者称之“东莱先生”。吕本中以诗擅名,其诗颇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诗家多称之“吕紫微”、“东莱”之号稍隐。吕氏着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童蒙训》、《师友渊源录》、《东莱诗集》、《紫微诗话》、《江西诗派宗社图》等书。此书乃自三传而下,集诸儒解经之说而为之。其所集诸儒,主要是陆淳、刘知几、孙复、孙觉、刘敞、苏辙、程颐、襄陵许氏、胡瑗数家。此书虽全无吕氏议论,但采择较精。朱熹曾说:“吕居仁《春秋》亦甚明白,正如某《诗传》相似。此书旧刻题曰吕祖谦撰,误,《四库提要辨之甚详。然吕本中传林之奇,而林之奇则吕祖谦之师,二人亦有渊源。现存有康熙《通志常经解》本,乾隆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