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鼎(1633—1721),清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宜城人。他终生不仕,因其学术精湛而颇得清圣祖康熙帝的眷顾。他自幼侍从其父梅世昌及塾师罗王宾学,仰观星象,稍知天象运转之意。后又从师于竹冠道士倪观湖,得其传授麻孟旋所藏台官《交食法》,稍知其立法之故,补其遗缺,著《历学骈枝》二卷,后又增至四卷,得到倪观湖的赞赏。其后,他专以天文历算为业,博览群书,为学甚勤。每遇有难读者,必欲求其说,往往废寝忘食。刘辉祖曾与他同舍馆而居,据他说:“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时也。”其家多藏书,频年游历,手抄杂帙不下数万卷。他平生所著极为宏富,终其一生,所著历算、数学、几何等专著,多达八十余种。他对古代天文历法及几何、数学的学术成果,作有广泛地总结论述,并发展和修证了许多理论,在当时既已成为一代名家。无论朝野官民、中内学者,纷纷折节求访,有所问者,则详告之而无隐。居北京时,裕亲王以礼延致朱邸,称梅先生而不名。宿迁徐用锡、晋江陈万策、景州魏廷珍、河间王之锐、交河王兰生等人,皆因以得与之参校而为荣。清圣祖康熙已未年(1679),设局修《明史》,其中《历志》为钱唐吴任臣分修,曾经嘉禾徐善、北平刘献廷、昆陵杨文言修订,后又属黄宗羲订证,最终又属以梅文鼎。他摘出其中讹误50余处,以算草、通轨补之,著有《明史历志拟稿》一卷。康熙二十八年(1689),至京师,结识李光第,为其子李钟伦师。其间著有《历学疑问》三卷。李光地随从康熙帝南巡,途中康熙帝有旨取其所刻书籍回奏。李光地于匆剧末及携带,遂以所订刻的《历学疑问》为献。康熙帝精善历算,见其书颇为赞赏,并亲笔御批。不久,康熙帝西巡,问隐逸沦没之人,李光地则答以关中李顒、河南张沐及梅文鼎。康熙乙酉(1705)二月,清圣祖南巡,李光地又得随从左右。途中,康熙帝忽想及梅文鼎,而谕李光地,于回程时与梅文鼎一起来见。四月,李光地携梅文鼎伏迎于河边,在康熙帝的坐舟中得到召见。经过三日的召见问对,康熙帝非常叹服其学,曾对李光地说:“历象算法,朕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文鼎,真仅见也。其人亦雅士,惜乎老矣!”其间接连数日,康熙帝赏赐他御书扇及颁赐珍馔。临辞,又特赐其“绩学参微”四个大字。不久,又命其孙梅彀成入内廷学习。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帝亲自主持编成的《律吕正义》,特命梅彀成将此书寄一部给梅文鼎,并非常恳切地要求他提出批评意见。纯如学友一般。从帝王之尊而能至于此,足见康熙帝对梅文鼎学识的亲佩,其恩宠为古所未有。梅文鼎卒于康熙辛丑年(1721),享年八十九岁。康熙帝闻知后特命人为他办理丧事,士论荣之。
六十二卷。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多种,主要成就在天文学、数学方面。是书汇集梅氏所著二十九种,言历者居前,言算者列后。内容大体可分三部分:一是历学理论,如《历学疑问》、《历学问答》等论及古今历学源流、正误及中西二法与回回历之异同,其《历学骈枝》 乃对 《大统历》的解说; 二是历学推步,如《弧三角举要》乃用浑象表弧三角之形式,《平立定三差说》乃推七政赢缩之故,《七政细草》载推步日月五星法及恒星交宫过度之术,《交食蒙求》乃推算交食之法等;三是算学,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和西方算法,如《古算衍略》、《方程论》、《勾股阐微》、《三角法举要》,其《几何补编》四卷,有若干创见。该书有兼济堂雍正本、光绪本,《梅氏丛书辑要》(乾隆本、同治本、光绪石印本) 收录不全。 查看详情>>
一卷。清梅文鼎撰。文字尔表,宣城人。与其兄文鼎皆精研历算。是编将古传隋丹子《步天歌》与利玛窦《经天该》相比较,其星座有无,恒星数目,彼此多有不合。梅氏据南怀仁《仪象志》所载星名,依 《步天歌》之次序,将中西经星之异同,分行详注其下。 查看详情>>
八卷。附录一卷。清梅文鼎撰。元代郭守敬等创制“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法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所定数据全凭实测,精确度很高。明朝沿用不废,改称 “大统历”。施行达三百六十四年之久。崇祯朝徐光启推衍西方天文学方法,始有新法与旧法之分,时有纷争。梅氏此书,专就 “大统历”得失之源流加以解说,分法原、立成、推步三部分。法原包括勾股测量、弧矢割圆、黄赤道差、黄赤道内外、白道交周、日月五星平立定三差、里差漏刻七章;立成包括太阳盈缩、太阳迟疾、昼夜刻分、五星盈缩四章;推步包括气朔、日躔、月离、中食、交食、五星六章。法原用以取数,即实测;立成用以纪数,即实测所得数据;推步用以纪法。是书将郭守敬制历之原理、步算方法一一加以阐明。除 “四库”收录外,别无刊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